承天宫,朝阳初升,金光透过窗棂洒进大殿,整个大殿仿佛镀上了一层神圣的金辉。武则天站在大殿中央,目光深沉地望着地图。边疆传来的战报,再次引发了她的思考——吐蕃大军在边境蠢蠢欲动,边防形势日趋紧张,而朝中的动荡尚未彻底平息,内忧外患交织在一起,迫使她必须做出果断的决策。
她轻声唤道:“婉儿,召张嘉贞、狄仁杰、李君羡速来议事。”
上官婉儿匆匆领命而去,不久,几位重臣鱼贯而入。张嘉贞的神色如常,稳重中带着一丝担忧;狄仁杰眼中带着精光,显然已经预见到边疆局势的棘手;而李君羡则是身着戎装,显得精神抖擞,随时准备奔赴沙场。
武则天开门见山,手指轻轻敲打着地图上的吐蕃边境,说道:“边疆的战事已经无法避免,吐蕃军队频繁挑衅,显然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长安虽已平稳,但内忧尚未完全解除,如何才能两面兼顾,不失大唐的尊严?”
张嘉贞率先出列,躬身说道:“娘娘,臣以为,边疆当前最重要的是稳固防线,而非主动进攻。吐蕃意在扰乱我大唐边境,企图引我们出击,从而暴露内地的防守薄弱之处。现今,边疆驻防军需保持谨慎,固守为主,同时应当加强边境各地的防务联动。”
李君羡闻言,眉头微皱,拱手说道:“娘娘,张大人所言固然有理,但吐蕃人的侵扰若不及时回击,边疆的百姓必将生活于恐慌之中。末将以为,防守之外,更需择机予以狠狠反击,方能震慑敌军,让他们知难而退。”
武则天点了点头,目光在两位重臣之间来回游移,随后看向狄仁杰:“狄卿,你怎么看?”
狄仁杰思忖片刻,缓缓说道:“娘娘,臣以为,边疆防务固然重要,但吐蕃军队的行动看似混乱,背后实则隐藏着某种意图。他们可能不仅仅是试探,而是想通过边境战事,迫使朝廷内部的某些势力有所行动。因此,边疆与朝中的问题应当并行解决。建议一方面加强边防,一方面加紧肃清朝中潜在的反叛者,以免被敌军有机可乘。”
武则天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将目光投向李君羡:“李将军,朕决定授予你全权指挥边疆军务,你率军先稳固防线,但必要时,朕会给你权力主动反击,务必要以大唐的威名震慑敌军。”
李君羡双手抱拳,躬身应道:“末将领命,必不负娘娘所托!”
武则天又看向张嘉贞和狄仁杰:“张卿,负责调度粮草,务必要让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狄卿,你继续查访朝中的异动,任何风吹草动,立即向朕汇报。”
两人齐声应道:“臣等必当竭尽全力!”
承天宫内,武则天的目光如炬,望着几位重臣,神色不容置疑。她深知,此次的边疆决策,不仅关乎大唐的边境安危,更是对她统治权威的又一次严峻考验。她必须展现出足够的果敢与决断,才能让朝中上下、边疆内外都对她充满信心。
散朝之后,李君羡即刻动身,前往边疆督战。他一路疾行,沿途只在驿站稍作休息,便马不停蹄地赶往边防前线。边关的风沙席卷,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李君羡站在边关城墙上,远望吐蕃军队的营帐,心中暗暗决心,定要用这场战斗换回大唐的安宁。
李君羡到达边疆之后,立刻召集各级将领,共同商讨防守与反击的策略。他站在地图前,指着敌军的布防位置,冷静地分析道:“敌军看似杂乱无章,但实际背后有其隐秘的策略。我们不能轻敌,但也不能因此而一味守势。现阶段,我们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试探行动,查明敌军虚实,再进行下一步的布防与打击。”
一名年轻的将领出列说道:“将军,末将请战,愿率领一支精锐小队,夜袭敌军营地,扰乱其阵脚,并试图侦察敌军的布防情况。”
李君羡目光审视着这位将领,见他神情坚定,便点头同意:“好!你带领三十名精锐骑兵,务必要隐蔽行事,不可冒进,一旦发现敌军异常动向,立刻回报。”
与此同时,张嘉贞也在紧锣密鼓地协调各地的粮草调拨。边疆战事在即,后方的供给尤为关键,他亲自监督各郡府的粮草运输,确保粮草在最短时间内运抵前线。大唐的后勤网络迅速运作起来,一车车粮草在官道上络绎不绝地运往边疆,将士们士气高昂,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张嘉贞亲自前往各地巡视,确保物资供应无误。他站在一处驿站,看到粮车整齐排列,粮袋堆积如山,工匠和农民们正忙碌地加固车轮,修整道路,以确保运输畅通。他对众人说道:“各位,边疆将士正在与外敌奋勇作战,他们需要我们的全力支持,粮草供应一刻不可延误,务必要以最快的速度送达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