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因华夏的海岸线实在是漫长,跨度又十分巨大,需要巡护的海疆很是辽阔,而小型巡洋舰则是担此任务的最佳选择。
同时,与英、法等国家大量装备的用于巡视殖民地的巡洋舰不同,华夏的小型巡洋舰还要在战时执行高强度的作战,以及保交破交任务,设计的立足点,首先放在与敌方舰只进行海战上。
以“北京”级为例,其虽然出于成本上的考虑,未继续沿用“沈阳”级的强悍火力,而是恢复到沿舰体中线安放五门单装1905年型50倍径152毫米炮的主炮配置。
但“北京”级为了提升战斗性能,在机动性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进。
动力系统采用驱动双轴的两套齿轮减速式蒸汽轮机,配以八座最新型专烧重油的水管锅炉,总输出功率65,000马力,设计航速33.1节,以15节航速可续航5,000海里。
“北京”级在外观上采用飞剪型舰艏,高干舷长艏楼船型,拥有前后两座三脚桅,和纵列双烟囱的舱面布局。
舰体全长151.2米,宽13.7米,吃水4.5米,排水量4,470吨,舰上编制为388名官兵。
在防护方面,穹甲式装甲甲板的最大厚度为40毫米,侧舷装甲带的装甲最厚处为85毫米,水线以下部分则最大厚55毫米,横向主舱壁的装甲最大厚度为60毫米。
指挥塔装甲的最厚处为100毫米,主炮塔的装甲最大厚度为85毫米。
舰体水下部分采用了双层底,和优化水密隔舱的设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座主炮塔的摆放方式与“成都”级无异,此外“北京”级另装有两门1914年型50倍径76毫米高射炮。
还装有1909年型50倍径76毫米炮,和1904年型50倍径57毫米炮各四门,两舷分别有一座三联装1911年型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因战争导致全球物价的整体上扬,“北京”级二等巡洋舰的建造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单舰平均造价超过了235.2万华元。
接下来,从1916年3月起,到1918年8月止,华夏海军又建设了六艘潜艇,编号从“S31”号至“S36”号。
这六艇同属“S31”级,由海军的大连和钦州两厂各承建两艘,雷州和胶州两厂各建造了一艘,单艇造价约87.7万华元。
“S31”级潜艇的设计,是在“S19”级的基础上开展的,除了完全符合远洋作战的要求,还为了提高性能,进一步的大型化。
全长为82.3米,宽7.6米,水面状态下吃水4.5米,排水量1,230吨,水下状态时则将近1,600吨,艇上编有官兵57人。
艇上武器包括六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艏四具艇艉两具,共备有十二枚鱼雷,以及前甲板上的一门1904年型45倍径100毫米甲板炮。
“S31”级采用双轴推进,水面航行时使用两台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和进行充电,总功率3,200匹马力,设计航速15.7节,以10节航速可最大续航8,500海里。
水下状态的“S31”级,依赖两台电动机推进,总功率1,500马力,最高航速10节,低速最多可连续航行65海里,最大潜深约7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