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的相国。”郭开的名声多大啊,放在列国那都是响当当的,虽然并不是什么好名声,但这个问题李旬想也不用想就可以回答。
这个回答赵高显然并不满意,于是继续问:“不,我是问他从前是什么出身。”这回李旬模模糊糊抓到了些关键,于是不确定地说:“先王伴读?”
赵高点点头,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在腿边敲击着,这个动作李旬觉得有些眼熟,因为大王也喜欢这样。只是他还未细想便听赵高说:“他其实讨厌为政,他极力揽权所求的不过是钱与地位。”
“那他为何……”李旬还是有些绕不过来。
赵高向来好耐性,慢条斯理地说:“可是在赵国若无实权,他想要的那些从何而来?”
是了,金和地位往往伴随权利而生。一个小小伴读若不借赵王敛权,又怎么可能得到他想要的?因此他必须往上爬,不断地往上爬。一旦入了局,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爬到所有人之上,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才能有机会享受金钱带来的乐趣。
然而,这谈何容易。那些被他踩在脚下的门阀士族随时都可能成为让他不安稳的因素,失去赵王宠信也可能让他一败涂地,这并不是一条长久的路。且郭开应该很清楚,从现今天下的局势来看,赵国已是强弩之末,他是聪明人,当然要为自己提前找好退路。
秦国许他的正是他最想要的两样,纵然没有实权,他也可因于秦国有恩、于秦王有恩这两条受封上卿,往后自是终身受用不尽,无须为政事烦忧,为朝堂争斗烦忧。他算准了也相信大王会保他,所以他没有理由拒绝这样的条件。
有赵高的提示,李旬很快就想通了这些。他发现赵高其实很擅长引导,他提出的问题看似简单却往往都是关键所在,他不会直接告诉你结果,但是你一定能顺着他的问题找到最终的答案。
长此以往……难怪先王还在的时候,大王时常因思维活络被纲成君称赞,难怪大王的目光总能先一步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地方。远的不说,郑国渠的决策便如是。
想完这些,他再看赵高的目光又多出了几分钦佩。然而正主眼下丢下一句“你自便”,就已经歪在榻上闲散地拿起一卷书看了起来,在阳光的照耀下,他端宁的身影迅速与之融为一色,看起来是那么的不真实。
李旬忍不住多看了他一会儿,又目瞪口呆地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不由地腹诽:要同郭开联络的方式有很多,您老非选“做人男宠”这种方式,是不是就等在这里了?
这话他不敢问,而且他知道,就算问了,他得到的必然也是对方满脸心安理得的神情,外加:哦,被你发现了。认识到这个“残酷”事实的李旬不禁以手扶额,无语望天。
这边赵高在赵国过得滋滋润润,远隔千里之外的赵政却没这么轻松了。他大病初愈,好不容易收拾好心情,就收到密卫传给他的消息,一看差点又气得一病不起。
他要求密卫跟着赵高除了保护安全之外,也有一点自己的私心,倒不是为了监视,只是单纯地想知道他在做什么,若是知道他过得好,自己也会高兴。
赵政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下是确定赵高过得舒坦了,自己却因此满心满肚子火气乱窜,怎么压也压不住。他真恨不得立即领兵杀入邯郸,把人给带回来。
当然,他自己的老师他是舍不得动的,但是郭开,如果可以,就算亲手把人给大卸八块丢到铜鼎里煮了吃,都难消他心头之恨。
早知道他这个老师放得开,人也比较损,甚至在任何时候都损得理所当然,但是……赵政回忆着二人相处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发现还真的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让人恨得牙痒痒,而且让他产生想把人咬上几口解气的冲动。
别人不清楚,但赵政几乎可以肯定,他老师用这样的法子留在郭府,安的绝不是什么大义凛然为家国天下牺牲的心思,多半就只是觉得住着舒服,办事省心。
也是,他原本就是云淡风轻的性子,便是那时候成蛟不知情将他当作男宠,他也只是错愕,误会解开后他根本就没有如何往心里去,有如今这样的举动那就该是意料之中。
赵政突然“悲哀”地发现,一旦喜欢上这个老师,今后的他那将会是完完全全地自找麻烦,更严重的是,即便知道在自找麻烦,偏偏还甘之如饴。
不过,这么下去也不是法子。有这件事的教训,赵政总觉得自己该想点法子早些把人骗到手,以便早日“回本”,毕竟自己这边再怎么苦恼,他那边却无知无觉全然不当回事,怎么想都觉得不甘心啊。
这种事情宜早不宜迟,过程却不可急,徐徐图之方为上策。想通这些,赵政总算觉得好过一些了,但那也只是稍稍好过一点而已。现在的他很……额,按赵高以前告诉他的话来说就是——心塞,他觉得自己现在真的非常心塞。
此时他坐立难安地捏着写有赵高近况的缣帛在寝殿里来回打转,虽然觉得郁闷,却又十分宝贝地把那上面的字看了一遍又一遍,在心里一遍一遍描绘着他做那些事情的样子,这么一来更是越发想念他,心道:要是真有小高说的飞机就好了。 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