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魏渊的话,宇文腾启摆了摆手道:
“大人此话差矣。您刚刚弱冠之年便献策奇袭玛瑙山,大败张献忠立下奇功一件。今日又生擒了贼首罗汝才,不到二十岁的年龄便做到了许多将领一辈子都难以完成的伟业。而与此同时杨嗣昌又在做些什么呢?他被张献忠拖得在巴蜀之地的崇山峻岭中疲于奔命,损兵折将。对于他拙劣的表现,皇帝早就不满意了。如今只是苦于无良将可用,因此这才对他一再的迁就。恰逢这个契机,大人您取得的战果会令杨嗣昌吞下如何的苦果呢?如果大人您是杨嗣昌又会作何感想呢?”
魏渊万万没想到宇文腾启能将时局与政局分析透彻到如此的程度,沉默片刻之后他看了看城下整军列阵的军士语气肃杀的说:
“…那依公子之言,我与杨阁老势必会因生擒罗汝才一事而反目成仇了?”
宇文腾启并没有用言语来回答,而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如何处置罗汝才,还望公子指教我一二。”
“主意在下倒是有,只是此计一出,大人您与那杨嗣昌之间的关系,便就再无退路了。”
魏渊自现代社会而来,对于杨嗣昌的最终结局他还是很清楚的。这位东阁大学士的寿命仅仅只剩下一年了,即便是在此时真的反目成仇,往长了说魏渊只需坚持一年便可。
想想几年之后天崩地裂的巨变,魏渊意识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狠了狠心道:
“争端既然已经无可避免,那我魏渊就绝不会做任人宰割的羔羊。公子有什么方法尽管讲来便是,这次我决定要先发制人!”
“好!”
宇文腾启等的就是魏渊这句话,他单手拍在武平城墙那凹凸不平的垛口上,顾不上掌心的疼痛继续道:
“在下的方法就是使用密疏!”
“密疏?就是密折之类的东西吧。”
密折多为清朝时的称呼,明朝更习惯于用密疏。魏渊印象中在一些清宫戏里看到过。宇文腾启口中的密疏是明代一种臣子上呈天子的秘密文书。密疏可以绕过六部官员与秉笔太监之手,直接传递到龙书案头由皇帝亲自拆开批阅。但密疏多用于揭发其他官员的不端行径,用于奏报战局倒是没有先例的。
“不错,就是使用密疏。大人可言南直隶流贼作乱,局势不稳。罗汝才为贼首,为确保万无一失这才使用密疏上奏。”
“这…使用密疏与直接上奏皇帝有何不同吗?”
魏渊实在是想不出仅仅改变奏疏的方式对于解决罗汝才问题有何帮助。
“大人您想,如果采取一般的奏疏方式。生擒罗汝才的战报第一时间应该上报给督师杨嗣昌,再由杨嗣昌转报朝廷。在这期间如果这位杨阁老动了歪心思,那大人您这份大功的含金量便会大大的减弱了。使用密疏则可以确保皇帝看到的是我们想让他看到的事实。如此一来,等到杨嗣昌知道了这个消息之时,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他在想动什么歪心思已经是没有机会了。而且…”
其实宇文腾启还有更深一层的目的。他见魏渊对自己的话听得很是认真便接着说道:
“而且大人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皇帝的心中搏得一个好印象。”
“搏得一个好印象?”
这点魏渊还真是从没有考虑过。
“当今天子生性多疑又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又性情急躁。他需要的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平定乱世的将相之材。大人您正好可以利用皇帝这种焦躁急迫的心情,靠着生擒罗汝才之功打开天子对您的信任之门。一旦得到了天子的支持,那朝堂之上就再难有人能够撼动大人您了。”
“利用天子?”
魏渊吃惊的看着眼前的宇文腾启,这位自命不凡的读书人果真是个天之鬼才。在那个崇尚儒教理学的时代,宇文腾启的想法可以说是十足的大逆不道。
“不错!待到大人您羽翼渐丰之时,便可拥甲士上万,观天下时局之变了。”
宇文腾启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朝将要面临的万劫不复之境了。
正当魏渊吃惊于宇文腾启这番构思与预测之时,身披重甲的武安国佩剑登上了城墙。
“启禀大人!军队已经整装完毕,还请大人下达下一步指示!”
武安国洪钟般的声响在清晨的城墙上回荡着,魏渊俯身朝着城下望了望。五百精锐骑兵已经列阵完毕,战马不时发出阵阵嘶鸣。五百骑兵之后则是三千腰佩朴刀,背背火铳的步兵。在步兵之后是近三十辆用马拉着的战车,那就是魏渊的“秘密武器”。
看着严整的军容,魏渊满意的点了点头。大踏步的迈步下了城墙之后,魏渊翻身上马来到了队伍的最前列,他将手中的马鞭高高扬起,指向亳州府的方向高声的下达了进军命令:
“目标亳州,全军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