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一下子变得很冷,上夜班的时候,半夜里凉风一吹,保暖裤直接挡不住,好在提前买好了老年款的棉裤,第二天就蹬上了。别说,穿上是真好用,除了厚的有点走不动路。
不过这样穿也有个坏处,就是最好别赶上干力气活的时候,不然穿这么厚,里面出一身汗,外边又这么冷,还不敢脱,过会儿汗就凉下来了,粘在衣服里面,别提多难受了。
这样的生活确实无趣,我这不爱出门折腾的性子,一年四季能随时观赏的景色也只是头顶那一片天空。
而冬夜,正是星空最好看的时候。
譬如昨晚,月牙弯弯,许多星星无比清晰地闪耀着,让人回忆起童年的感觉,之前也写过《星空3》,抒发过这种感觉。
“晦暗的眼不再相信现在的星空,其实还是如当初那样清澈,但一个人低头走到现在,也渐渐成了颗孤独闪烁的星。”
这段话不难理解,青年对当下生活充满了逃避,常常怀念过去,但忽然某一天看着星空,发觉和记忆中的画面渐渐重合,于是恍然感叹,风景还是风景,人不再是曾经,但一个人默默熬到现在,也渐渐有能力帮助别人,发出自己的声音,信念虽然微弱,只要存在,也就像闪烁而孤独的群星。其实,我们并不孤单,只是星空太大,相似的灵魂距离隔了太远。
还有黎明,因为这两年一直倒班,也看见过许多次漂亮的黎明(不是晨曦,晨曦是太阳刚出来一点,黎明是天快要亮那会儿),但是那种瞬间很短暂,可能也就十几分钟,天色从微亮到半亮这个过程最是迷人,但也非常短,可以说过个一两分钟色调就变了模样。
那种感觉,是一种所有等待终于迎来新生,但又不希望天亮的太快,因为我还是喜欢阴暗些的色调,有神秘感,有想象空间,色调有一种非常丰富的渐变推进感,非常符合色彩美学。
又因为黎明,我写了《粉色黎明》,和天空有关的诗还有很多,如今年春天写的《天空的尽头》,算是我作品里为数不多的比较纯爱唯美的那种类型。
上个月没更诗歌,所以这个月更了两章,《游戏人间》是一直在慢慢存稿,最后加快了下进度赶出来的,我觉得完成度还是差点,但暂时想不出好的灵感来修改,后面紧接着又花了十天,赶出了《小诗:万物季节》。
之所以加“小诗”这个前缀,也是想特别强调一下,顺便提醒自己,要克制篇幅,珍惜文字,并不是写的越长越好,事实上一首诗写个一百到三百字、十几行最多二十来行,三到六七个段落,这样的篇幅就刚刚好了,不长不短,刚好符合人的阅读习惯,自己写起来也会舒服很多。
对别人来说,十几行的诗大概就是一首正常诗的长度,甚至可能还长了,对我来说,这种确实属于小诗,因为看过我前面写的章节的话,你就会了解到,写二三十行的诗对我来说是常规操作。
但我觉得现在自己确实需要重新写一写简单容易上手的小诗,可以不用赋予那么多情感和思想,随性而来适可而止就好,写诗嘛,就该潇洒一些。
所以就有了“小诗:万物季节”,这一章其实性质上和之前的“秘境”和“纯粹”差不多,和“秘境”相似的是都带些乡土情节,和“纯粹”相似的是都用了比较慵懒的写法。
这一章同样是十首,不知为啥我现在写诗每一章必须要在十首左右,凑不够数就不好意思发出去,可能是听歌多了,像专辑十首歌就是标配,我也有样学样了。
不过,一章十首诗目前也确实比较符合我的能力,差不多一半诗用差不多手法和主题来烘托主题,剩下几首用其他手法来丰富不足,缝缝补补差不多十首刚刚好,再多了就超出我的精力能照顾的范围了,那样我就做不到把每首诗都用心完成了。
现在回想起来,写第二卷的时候,自己是真的敷衍,很多流水账写出来凑数就直接发出去了,搞得现在需要花大量时间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