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时间一晃而过,百步县城外张贴了新的政令。
县衙只中午发放一碗赈灾粥,若想多吃,那就凭自己的双手来挣。
无论是去修建码头,还是疏通道路,只要达到标准,都可以换一碗粥,而且比赈灾粥更稠一些。
懒汉自然叫苦连天,但大多都是勤快人,一个个将报名的地方,挤得满满当当。
响水村王族长反应很快,立马响应政策。
村里修路掏渠都要人手,就算这些活计人招满了,还可以去村子周围开荒呀。
反正就是,只要你干活,就有饭吃。
难民们开始忙忙碌碌起来,比以前能吃得饱些,一个个反而不抱怨了,还有些感动。
老张家也找了二十几个年轻汉子,都是金氏推荐,人品过关的。
老张家准备起房子了,但是村里人忙着上山挖草药,一天能赚一百多甚至两百个铜钱,谁还看得上建房那又苦又累的活啊?一天才给三十个铜钱。
但难民就不一样了,完全是廉价劳动力,一天管两顿饭,外加十文钱,这群人争着抢着干。
又让金氏推荐了两个相熟的妇人,跟着她一起做饭,一天管两顿饭外加五文钱。
张知路过的时候,还听到那两个妇人对金氏千恩万谢呢。
因为难民得到了管理,学堂开学了,大娃二娃又开始每天早早的上学堂。
张老头就坐在院子里等人来卖药材和鸭蛋,空闲的时候帮老王氏一起整理菜地。
因为张知说要多种一些萝卜,冬天的时候能赚钱,老王氏格外上心些,只留了二分地种白菜,剩下的将近一亩地全部种上了萝卜。
张信山三兄弟整天在百合地里带着,这是下半年地里唯一的收成,他们格外上心些。
李氏出了月子,家里的活计一把抓。
小李氏怀孕两个多月,孕吐得厉害,整天捧着酸豆角吃,张知给做了些药茶,但也只能减轻一些反应。
小王氏估摸着还有十来天就要生了,老王氏看得紧,一刻也不让离开大家的视线。
总之,老张家的生活慢慢恢复了正常。
张知将前院地上摆的药材翻了一遍,“爷爷,这批药材可以了,我打算明天带去县城送到回春堂,顺便把我前几天做的秋梨膏拿去卖。”
“行,让你爹他们三个跟你一起去,免得被难民抢了。”张老头点点头。
这段时间收药材都是预支的铜钱,虽然知道肯定能赚回来,但家中银钱一日比一日少,还是让张老头很心疼。
因为黄大郎一家还是没有消息,今天还是架着牛车去。
车上满满当当装的全是药材,秋梨膏就带了十一坛。
张信山驾车,张知坐在他旁边,张信水坐在车中间,张信粮坐在车尾,手里都拿着小皮鞭,防止难民来抢。
还好,年轻的难民都去干活了,老人、妇人、孩子见着车上坐三个壮汉,都不敢上前。
顺利进到县城,一路到回春堂后门,卸下药材,胡莲心带着几个小伙计检查并过称。
“知了妹妹,你这草药处理得真好。”胡莲心捏起一颗麦冬扔进嘴里嚼了嚼,忍不住夸道。
张知问道:“那我家送来的药材,你们医馆会一直收不?”
“可以呀,只要是这样的品质,我们医馆都收。”胡莲心满口答应,在心里暗搓搓地想,这价格比药商还便宜些呢。
张知也忍不住在心里想,正好可以带着全村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