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又有一波人来取货,同时顺便捎带一些其他物品。张强准备的都是适合摆摊的商品,主打夜市,接下来他打算进军更广泛的市场。晚上李芳去夜市继续发放名片,张强和老王守店。
一天结束,张强发现已经赚了不少。次日一早他请两人吃了早茶,并打听如何注册商标。老王帮着他找到中介很快解决了问题。下午便成功注册了商标名——爱琴海。
晚上李芳提议在家吃饭,张强大显身手一番,之后李芳主动要求帮忙打扫厨房。三人围坐聊天,提到工作的事。老王觉得辛苦,表示想辞职到张强这儿来。经过短暂考虑,三人决定次日就让她办理辞职手续,以专注看店。
夜晚,夜市依旧生意火爆,卖出70多块手表,三人收摊时,李芳兴奋地说:“走!我请你们喝汽水!”
陈威栋又请了夜宵,烧烤结束后回到家时,陈威栋摆出了一些工具,把一块手表上原有的品牌标记换成了“爱琴海”,几经尝试后才成功将“爱琴海”的商标粘贴正确。
自此,陈威栋有了自己的手表情怀品牌,他非常满意这一创新,开始着手制作仿制品,以纸箱包装成品,每大箱包含五百块手表,再分为五个小盒方便发货和统计数量。
阿珍辞去了她的零工,白天全职经营商铺。自打有阿珍加入,店铺的批发业务迅速扩展,每天发出成百上千块的手表,销售额显着增长。
一个夏夜晚餐后,三人正围坐在一起观看一台老旧的十四英寸黑白电视机。西瓜皮丢到一旁,陈威栋说:"我觉得你们这么忙应该找个新助手吧?"
阿珍担忧地问:“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不行?”
陈威栋澄清说:“你们很快就得回去上学了,提前招聘新人来实习会更好,另外你们每天都累成这样也需要帮助分担一下。”
思索片刻后,阿珍建议道:“隔壁有一位叫柳姐的非常适合这份工作。”
阿慧好奇问道: "柳姐?就是那个在工业大厦上班的桃李姐吗?”
阿珍回答:“她今年不到三十岁,是管理出身,现在在家待业中还有小孩要抚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她怎么愿意来我们这里做销售?” 陈威栋不解询问。
阿珍解释说:“港城土地有限,很多工厂搬迁或缩小规模,在这里办公的是所谓'工业大厦', 零售商业空间与之不同。因此,有些管理人员失业转而找工作。” 接着补充:“像柳姐这种人才若没有机会的话也可能考虑其他选择,譬如楼姐之类的职位。”
晚上交流间提到了“**”,陈威栋最初误以为有什么不当含义后来才得知这只是孩子的名字而已——叫做**的孩子,陈威栋便理解了许多,当下拍板明日见面详谈并录用。
第二天喝早茶途中,阿珍顺便通知了柳姐下午面谈。这位看起来比实际年轻的女士很快适应了角色,在店内的工作效率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尤其在阿珍、阿慧尚在校学生的情况下,柳姐无疑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天忙碌后见到如此出色的员工表现时,阿珍不禁笑着向大家炫耀自己的介绍能力,并邀请对方及她的女儿前来享用老板亲自烹调的小餐食。
尽管初次面对新环境还有点局促不安,但很快这家人被温馨氛围融化开来。从厨房出来的阿威哥不仅让母女俩倍感亲切,也通过美食赢得了好感,孩子直率地说:“阿伟哥真是好厨艺啊!我以后都要来蹭饭了”。
然而平静的日子不久之后便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几个纹身壮男闯入商铺寻求所谓的生意协商,并威胁要将年轻的店主带走。
陈威栋冷静下来判断情况危急且复杂。经过思考权衡之后他说服领头的那个年轻男子相信自己会配合前往,只是希望允许他先行布置妥当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