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美军攻陷平壤。
南朝鲜部队负责东线的进攻。麦克阿瑟指示西线的美军第10军从仁川登船,从海上绕到朝鲜东海岸的元山登陆,出现在东线北朝鲜军队的后方,配合在东线的南朝鲜部队攻克元山。当美军抵达时,元山早已被南朝鲜军队攻下。
这样,美军在几乎没有任何有效抵抗的情况下,全线逼向鸭绿江。
根据麦克阿瑟的最新命令,原计划中第8集团军从平壤一线北进、第10军在元山登陆后东西对进合围的方案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各部队分散行动,沿不同路线向北推进,穿越朝鲜北部山区,剿灭沿途的北朝鲜残余部队,最终抵达鸭绿江即为胜利。
换句话说,任务的目标就是到达鸭绿江。
10月19日,平壤沦陷的当天夜晚,38军、39军、40军、42军共四个军,及配属的炮兵、高炮、运输和后勤部队,总计26万余人,分别从三个不同的地段跨越鸭绿江。
此时正值深秋,东北大地寒风刺骨,初雪漫天飘舞。中朝边境的鸭绿江上,成千上万的士兵与战马汇聚成一道汹涌的洪流,源源不断地涌向前线。
所有援朝部队白天隐蔽,夜间出发,过江行动每天从黄昏开始,至拂晓结束。
战士们头上戴着用树枝和树叶编织的防空圈,手臂上绑着一条白毛巾,以便相互识别。凡是带有中国字样的标志,一律不得佩戴,甚至连帽徽也要摘除。而如今广为流传的那张志愿军渡江的照片,其实并不是第一批跨越鸭绿江的志愿军。
部队过江进入朝鲜后,立即潜入山林,在夜色掩护下,按照命令进行隐蔽行动,白天休息夜晚行军,走山林险路,隐秘地向前推进,直奔向鸭绿江疯狂推进的美李军而去。
后来,西方对中国军队的隐秘性和突袭能力深感震惊:
“三个师从鸭绿江边的安东出发,差不多18天的时间,昼伏夜出,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从晚上7点一直走到凌晨3点,凌晨5点,他们要挖掩体,伪装所有的武器装备,然后吃饭。
平均每天行军23公里,共行军430公里,到达了北朝鲜东部的集合地点;
在白天,只有侦察部队外出行动,去寻找第二天的宿营地。主力部队都静止不动加以伪装;以航空照片和空中观察是无法看到的。”
为防止被发现并遭到空袭,当时部队制定了铁的纪律——白天只要有敌机临空,所有官兵必须原地不动,以个人的牺牲换取全体的安全,即便炸弹落在头顶也不得移动半步,以避免暴露目标导致更大的损失!
为了防止过早同敌军接触,便于我军歼敌,还要求已过江的部队避开定州、博川、军隅里一线及其以北20公里不走,让敌进至上述地区将其歼灭。
志愿军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成功避开了敌军的空中和地面侦察。当数十万志愿军深入朝鲜北部的崇山峻岭时,“联合国军”竟然毫无察觉。志愿军要充分利用这一突然性,给予骄傲自负的麦克阿瑟致命一击。
麦克阿瑟,此时依然乐观的以为:中国介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志愿军过江时,朝鲜北部邻近鸭绿江的地段,已经是一片战火。
10月19日至22日,志愿军第38军、第39军、第40军和第42军全部进入朝鲜。与此同时,第50军和第66军作为战役预备队于10月底也相继入朝。
到11月初,志愿军共派遣6个军,包含18个步兵师和3个炮兵师,总兵力共30万人。
当时,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总人数达到了42万(包括韩国军队在内),然而参与向北推进的前线部队仅有13万,其中包括美军4个师、英军1个旅以及韩军6个师。
每当夜幕降临,志愿军在秘密行军中,总会遇到一批批溃退的北朝鲜军队。志愿军中不少是来自东北的士兵,通晓朝鲜语,双方沟通并不算困难。
这些溃退的士兵神情恍惚,毫无战斗意志。当他们看到志愿军手中的武器甚至还不如自己的装备时,纷纷摇头叹息。有些人拉住志愿军,焦急地询问:“有飞机吗?有坦克吗?”当得知没有时,沮丧地转身离去。
10月21日凌晨四点,温井西北约30公里处的一个废弃金矿——大榆洞,两军统帅终于会面。
先向金日成通报,志愿军已开始行动。首批入朝参战的部队包括四个军、十二个步兵师和三个炮兵师,人数约为26万。此外,作为预备队的两个军,大约8万人也将在近日入朝。
为防止突发情况,中国还计划抽调二十多个师,作为第二、第三批部队入朝,总兵力投入将达到60多万人。
随后,又对金日成讲述了拟定的作战方案。志愿军打算在平壤、元山线以北至德川、宁远线以南打防御战,争取保住一块根据地,半年内敌军来攻则依托阵地将进犯之敌分割歼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敌不攻则我不动,半年后利用苏联运来的新型武器换装部队,空中和地面均具有压倒优势后再打出去。
但这个计划能否实现让人担心,因为美李军前进速度太快,希望人民军能尽可能迟滞敌军前进,为志愿军进入阵地构筑工事争取时间。
人民军主力被隔断在敌后,都在忙着撤退,连联络都困难无比,送信得靠人提着脑袋越过战线用腿跑,出去的人连一个都没有回来,全部消失在残酷的战争旋涡里了,谈何迟滞!
金日成手上只有不到四个师的兵力,还有一个工人团。一个坦克团在长津附近,一个师驻守在德川、宁远以北,一个师在肃川,另一个师在博川。
而且,这些部队都是刚刚组建的新编队,不仅武器匮乏,人员不足,兵员也几乎没有经过任何训练,完全没有战斗力。
在听取了朝鲜战况后,再根据敌军迅速推进、以及我军难以占领预定防御阵地的战场实际,先前“先行防御、再行反攻”的战略计划,已无法实现。原有部署必须调整,要放弃以防御为主的方针,主动寻找战机,在机动中歼灭敌军。
由于之前异常顺利的进军,美军的第8集团军、第10军和韩军队都在分头冒进,完全不顾军队的阵型,部分军队为了早点到达鸭绿江,完成麦克阿瑟的任务,甚至出现以营、连为单位狂飙突进的现象。兵力纵向十分分散,这已经犯了兵家大忌。
10月21日凌晨至上午8点,电波在大榆洞和北京之间不停穿梭。
中央接连三次指示:“现在不是考虑防守反击的时候,不是等待部队集结后再打击敌人的时候,而是要抓住战机,力争在几天内对敌人展开打击。志愿军应立即投入战斗,通过运动和穿插将敌人分割包围。”
10月21日中午12点,13兵团司令员邓华和副司令员洪学智赶到大榆洞,与大将军会面,传达了中央的指示。
10月24日,韩先楚、解方以及第十三兵团的指挥机关抵达大榆洞,各军和师的联络迅速打通。当晚,在大榆洞一个简陋的工具棚内,召开了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
会上建议将第13兵团领导机关改为志愿军领导机关,同时原13兵团的指挥人员也将升任为志愿军的指挥人员。
这相当于让第13兵团全体指战员整体提升了一个级别,后续入朝的其他兵团也将由他们进行指挥。
在抗美援朝期间,共有六个志愿军兵团入朝作战,分别是由邓华指挥的第13兵团、宋时轮率领的第9兵团、陈赓和王近山的第3兵团、杨得志的第19兵团、杨成武的第20兵团以及董其武的第23兵团。
这六个兵团在战场上均取得了显着的战绩,然而从整体战果来看,第13兵团的表现尤为突出。
第13兵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野的第13兵团,最初编有第38军、第47军和第49军。随着国内局势逐渐稳定,该番号曾于1950年4月短暂撤销。然而,随着朝鲜半岛局势的迅速恶化,1950年7月,13兵团再次组建,下辖第38军、第39军、第40军和第42军四个军。
这支部队源自四野,与其他野战军相比,四野各军的规模和装备优势明显。四野刚出关时,每个纵队的人数至少有五万,最多可达七万,规模远超第一野战军的一个兵团。
第四野战军的武器装备也十分精良。在解放东北的战斗中,四野击溃了数十个装备美式武器的部队和半美式装备的师团,其中包括国军五大主力中的新1军和新6军。这些国民党军队不仅火力强大,装备先进,其被缴获的装备极大地增强了四野各部队的战斗力。
此外,四野非常重视战术研究,提出了许多战术思想,例如“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四快一慢”、“四组一队”等,这些战术在基层部队中广泛传播。
另外还经常举办训练班,对基层指挥员进行系统培训。虽然四野部队的单兵素质未必比其他野战军更强,但其基层指挥员的战术水平却无疑非常高。
在志愿军第13兵团入朝之前,军委对13兵团和15兵团的领导进行了职务互换,将13兵团司令员黄永胜与15兵团司令员邓华的职务调换,使两个兵团的指挥员全部更换。
由此,邓华担任13兵团司令员,洪学智和韩先楚分别担任13兵团副司令,12兵团参谋长解方则调任13兵团担任参谋长。这一调整显着优化了志愿军13兵团的领导班子。
志愿军第13兵团下辖的四个军中,有三支堪称四野顶尖的王牌劲旅,分别是第38军、第39军和第40军。再加上四野的第42军及炮兵第1师、第2师、第8师等部队,共同组建了东北边防军。
当时,东北边防军的设立主要是出于未雨绸缪的考虑,因为美军与联合国军已在釜山地区配合南朝鲜军队进行防御。中央最初判断,只要美军不过38线,这支部队的任务便仅限于边境防御,而不会直接介入朝鲜战场。
小主,
随着1950年9月美国成功发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陷入困境,战况逐渐恶化,朝鲜军队节节败退,中国的立场也随之发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