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进军东北后,任黑龙江军区司令员、纵队司令员、军长、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
1950年参与指挥海南岛登陆战役和解放万山群岛之战,10月参加抗美援朝。原曾考虑让他做军事指挥工作,最初是主管志愿军司令部各项工作,最后,志司将志愿军后勤的重担,压到了洪学智的肩上。
洪学智接受如此重要的任务后,在成川香枫山“志后”司令部,组织起来反“绞杀战”的复杂工作。
这是志愿军的后方铁道部队、工程部队、运输部队、公安部队、高射炮兵、航空兵和兵站仓库、医院诸兵种联合作战,与敌人针锋相对地打的一场大规模的后方反“空中封锁”战役,是一场大规模的空袭与反空袭战争,一场现代立体战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现代战争的后勤工作非常复杂,志愿军面临的主要敌人,是具有空中优势、掌握制空权的美军,反空袭的斗争,是保障我军运输不中断的重心。
当时志愿军防空作战能力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突破敌人空中封锁、保障物资弹药及时运往前线,就成为决战是否取胜的焦点。
关键的交通枢纽、渡口、敌机封锁地带,哪里是关键,洪学智就出现在哪里。他经常到“三角地区”(清川江至大同江之间的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元山敌机封锁线、物开里、沙里院等敌军重点空中封锁点去现场督战,指挥部队防空、抢运和抢修关键设施。
其他志愿军后勤系统的首长也都在现场指挥,组织运输和指挥抢修铁路桥梁。铁道兵第1师第1桥梁团抢修满浦线东清川江大桥3号桥墩时,铁道兵副司令员李寿轩,就亲自在现场指挥。
全国解放时,中国军队仅有8个高炮团,这些高炮团全都是在战场上缴获的陈旧炮械。当志愿军渡过鸭绿江时,只有一个高炮团配备了36门日制七五高炮,随军入朝作战,不得不留出12门高炮来保护鸭绿江渡口。
初期入朝的六个军队,每个军队仅配备了18挺高射机枪用于防空。在这种情况下,几十万志愿军只能依靠这24门老旧的高炮和一百多挺高射机枪来对抗上千架美军战机,惨状可想而知。
在严峻的形势下,中国的地面防空部队迅速扩充壮大。
1951年春,志愿军拥有4个高炮师,每个军和每个地面炮兵也编有一个高炮营。后来,国内空军所属的部分高炮部队也入朝参战。由后勤司令部直接指挥的高射炮兵部队,包括4个团和25个营,主要负责保护铁路桥梁和仓库区域。
为了确保夜间行车的安全,志愿军还对后方运输线的防空哨所进行了调整和加强。在32条共2500多公里的公路上,部署了名兵力,设置了1300个对空监视哨,有效保障了汽车部队的安全运输,使得汽车损坏率在1952年第一季度降至2.3%,第二季度进一步降至1.7%。
于是,志愿军高炮部队与美军飞机之间的激烈战斗展开了。新成立的中国高炮部队装备简陋,人员不足,且战士们缺乏实战经验,许多人在仅有的20多天训练后便被派往朝鲜战场。
美国飞行员们很快意识到,朝鲜的天空不再是他们可以随意驰骋的地方,四处弥漫着高射炮弹爆炸时飞散的致命碎片,和腾起的灰黑色烟团。
高射炮炮位上的座椅全是铁制的,坐上去感觉像坐在冰冷的铁块上,没过多久,屁股就被冻得麻木不已。然而,战士们却片刻不能离开,因为敌机随时会窜来,战士们一旦离开,敌机来了就来不及还击。
时间久了,大家的脚都长了冻疮,肿得像馒头,连布鞋都穿不进去。有一名一炮手,脚底板溃烂,流着黄水,无法踩下底盘,导致二炮手无法发射。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找来一根木棍绑在腿上,把棍子的下端顶在底盘上,开炮时一边用脚向下踩,一边用手握住木棍向下压。这样双管齐下,底盘就能踩下去,让二炮手顺利发射炮弹。
高炮部队的条件实在是太苦了,但他们一心想狠狠打击入侵的豺狼,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与敌偕亡的狠劲,打得飞行时间平均超过1000小时,作战经验丰富的美军飞行员鼻青脸肿,找不着北。
高炮部队的作战绝对超出了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因为敌机可以随时移动,向高炮阵地发起凶狠突击,而高炮一旦部署好了就无法移动,成了活靶子。
战斗机的机炮射速极快,一片弹片便足以将人拦腰斩断。汽油弹投下后,爆炸瞬间血肉四散,甚至连完整的尸体都难以找到。
面对如雨点般射来的机炮炮火,战友们在身旁接连倒下,血浆飞溅,几乎无人能不心生恐惧、呼喊逃命。然而,志愿军战士却毫无畏惧,镇定自若地操纵着沉重的苏制37式高射炮,与呼啸而至的美军战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到1952年,中国高炮部队每个月平均击落60架美军飞机。夜间防空部队则用无数探照灯的光束交错照射天空,强烈的灯光常常让美军飞行员感到头晕目眩,甚至产生错觉。有四架B-29重型轰炸机虽然没有被击落,却在这种光照下失控坠落了!
1951年6月9日,25岁的高射炮兵刘四在美军空袭黄江大桥时,面对全班战友全部牺牲或受伤的惨烈局面,他毅然奋勇作战,独自操控高射炮。在1000米内,他精准点射,成功击落一架美军战机,因而荣立一等功。
志愿军高炮独立31营3连,刘四所在的部队,后来荣获了“一等功臣连”的称号。在为期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仅刘四所在的3班那门高炮便击落了12架敌机,击伤16架。全连72名战士中,有35人负伤或牺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1952年5月8日,洪学智来到楠亭里仓库视察时,正好赶上敌机对楠亭里库区发动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空袭。美军派出上百架飞机,对志愿军的楠亭里仓库展开猛烈轰炸。
负责守卫仓库的志愿军高炮独立24营,依靠装备的12门高炮和16挺高射机枪,与数量如蝗虫般密集的敌机展开了长达13个小时的激烈对抗。
即使是久经沙场的洪学智,在山坡上的隐蔽棚内目睹这一场景时,也感到血脉贲张。他全程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战斗,看到英勇的高炮战士在敌机如蝗群般的轰炸下,顽强奋战,奋勇还击。
美国的重磅炸弹一批批尖啸着,掀起了高炮阵地周围冲天的烟柱;一排排高射炮弹怒吼着,在美军飞机周围炸开,形成密集的火网。高机连的四挺机枪也不甘示弱,清脆的啸叫声不停回响,喷出的致命火舌凶狠地扑向俯冲而来的敌机。正在观战的朝鲜百姓不仅欢呼雀跃,激动得跳了起来,还冒着生命危险,不断地奔上山为高炮营运送炮弹!
这是一场极为悬殊的战斗,即使算上所有高炮和机枪,每门高炮或机枪也要同时应对四架敌机,而敌机只需一发机炮就能摧毁一门高射炮。
在战斗中,第24营的战士们面对如雨点般密集的炮火与炸弹,表现出无比的冷静与坚定,无畏牺牲。在全营伤亡67人、战损超过30%的情况下,他们顽强地抵御住了美军多达400架次飞机的猛烈轰炸,成功击落敌机7架,击伤18架。
楠亭里的仓库得以保全,数万志愿军的弹药、粮食和被服也得以保存。然而,一批批中国高炮战士倒在了炮位上,一批批朝鲜百姓在运送炮弹的路途中也相继牺牲。
敌机接连在空中被炸成粉碎,更多的敌机带着浓烟火光拼命向南逃窜。那些侥幸跳伞逃生的美国飞行员,在空中摇摇晃晃,随着风势飘荡……
经过连续十二小时的激烈战斗,美国远东空军终于不堪重负,被迫撤离战场。而一个中国高炮营,竟然与他们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互有攻防!
这是中国高炮部队在朝鲜战场上打得最为出色、最为英勇的一次战斗,而这支英雄部队的番号正是高炮24营。
提到防空作战,其实并不只是简单地用炮打飞机,其中蕴含了许多技巧和诀窍。
例如:当时美军由于缺乏有效的夜视设备,为了提升轰炸的精准度,他们常常选择在月圆之夜进行大规模出击;并且为了保证任务结束后能得到足够的休息,他们通常会在夜晚的22:00到24:00之间抵达战场。
志愿军的高炮部队察觉到这一规律,便在该时段全员待命,集中火力打击敌机。
再比如,除了对重点目标进行重点防护外,志愿军高炮部队还采取了伏击战术。他们在美军飞机经常飞越的区域埋伏,并且每次攻击后迅速转移阵地,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式也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同时,志愿军还发动朝鲜广大群众开展打飞机运动,怎样运用现有装备以劣胜优,想出来各种办法。比如设置假目标,引诱敌机低飞进入我军轻武器射程内,同样能打掉敌机。有一个汽车司机就用4发步枪子弹,打掉了一架飞机。
在新幕附近,志愿军一个连队开军事民主会,大家出主意研究怎样打飞机。一位老炊事员提出一个办法,叫“兔子蹬鹰”。即有意识的设置假目标,使敌机真假难辨,诱敌机上当。
战士们在山谷中的公路上用木头、树枝做成假大炮、汽车,上面盖上树叶,看上去似乎是伪装,沿公路一排排立着。敌机果然以为是志愿军向前机动的炮兵部队,一架接着一架俯冲下来,超低空飞行扫射。
这个时候,志愿军埋伏在山顶上的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当即打落一架敌机。战士们都高兴地说,这是防空作战中“诱敌深入”的战法。
物开里是重要交通枢纽,敌人的“绞杀战”开始后,敌机天天到这里轰炸。志愿军掌握了敌机的活动规律情况后,在夜晚秘密把一个高炮营调了过去,有12门高炮和4挺高射机枪。
一天,敌军4架F-86战斗机R来轰炸了,敌机向低空俯冲下来。高炮营高射炮突然一起开火,当场将4架敌机全部击落,并在物开里西侧唐仁里南山坡抓到一名美军飞机驾驶员。
志愿军高炮部队采取各种战术打击敌机,特别是设假目标做诱饵引敌机进入埋伏圈集中火力打击战术,非常有效。
这个时期,志愿军高炮部队每月击落的敌机提高到60架左右,其中多为游击炮所击落。在固定阵地上击落一架飞机平均要消耗2000多发炮弹,游动作战击落一架敌机则平均只消耗300发炮弹。
绞杀战期间,志愿军后方高射炮部队共击落敌机236架,击伤847架,探照灯部队还照落敌机4架,其战绩远远超过了同期志愿军空军的成果。
志愿军高炮部队的积极作战,在保卫后方交通线、粉碎敌军“绞杀战”中立了大功。
美空军对志愿军实施的“绞杀战”,既没有使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后方运输线瘫痪,也未能迫使中朝方面在停战谈判中屈服。
1952年5月31日,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在汉城记者会上亲口承认:“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共产党的供应,然而共产党仍然以难以令人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送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美国远东空军在对他们的“绞杀战”所作的最后分析报告中也承认:“由于共产党后勤系统的灵活,绞杀作战未获成就”。
30年后,美国一位学者发表文章,说他希望有机会见一见志愿军指挥反“绞杀战”创造世界军事史奇迹的将军洪学智。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勤,引起了美国军事学术界的极大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