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停战谈判陷入僵局,“联合国军”在东线对人民军发起夏季攻势。
在此形势下,中央接受了邓华关于“尽可能作战术的反击,收复些地方,推前接触线”的建议,要求志司“计划一下,九月份能否进行此种战术反击”。
志司的意见是“九月不举行大的战役进攻时,可选择伪军突出部队举行局部进攻”;攻击对象,可选择临津江西岸韩军第1师第11团,和北汉江西岸韩伪6师19团,理由是“其他美军布防尚未发现其弱点”。
8月23日,由于美方在开城中立区制造挑衅事件,停战谈判被迫暂时中断。
中央指示:我军应在军事上加紧备战,以应对敌人可能发起的进攻。
志司当天即电令前线各军,在进行第六次战役其他准备工作的同时,挑选敌军阵地中较为突出的连、排据点展开反击,既可摸清敌军阵地状况,也能配合人民军在东线的作战行动。
截至9月上旬,志愿军一线的5个军总体上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
各部队以精锐兵力针对敌军阵地薄弱、兵力较少且孤立突出的前哨据点展开攻击,取得了一定的战果,推动了敌我接触线的前移。
9月中旬过后,志愿军防线前方,尤其是刚刚接防的第67军所面对的敌军,出现了异常动向。
9月21日,美韩军队在金化以东,第67军200师599团的防御区域内,发动了一次代号为“拍击”的试探性攻击行动。美军战史将这一行动定义为“航空兵、坦克兵、步兵和炮兵的综合攻击作战试验”,而在中国战史中,这一行动则被称为“特种混合支队作战试验”。
参与此次攻击的部队包括美军三个营(第25师的一个营和第7师的两个营)以及韩军五个营(伪2师的三个营和第6师的两个营)。此外,参战力量还包括十余架飞机、七十多辆坦克以及一百多门105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
此次行动的目的,除了试验利用先进技术装备进行空地联合作战外,还意在吸引中朝军队的注意力,以隐蔽其在西线发动进攻的意图。
志司对这次作战高度重视,于22日21时致电第20兵团并第67军、第26军:“面对敌人的试探性进攻,我们绝不能示弱。第67军和第26军的阵地务必坚决巩固,加强炮火组织,必要时不惜动用喀秋莎火箭炮,坚决阻击敌人,绝不轻易放弃阵地,并借此机会大量杀伤敌军。”
关于这次战斗的情况,第200师作出了以下报告:
21日,敌军在空中力量、坦克和炮火的掩护下,以5个营的兵力,向我方正面发起全面进攻。敌军第一线投入54辆坦克,敌机轮番进行了54次轰炸扫射,炮火发射超过两万发。在一天内,我军共击退敌人29次冲锋,摧毁坦克18辆,坚守住了阵地。
,主要原因是:
(1)坚固的工事已经建成,这是确保此次战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之一。部队接防后,对前线工事进行了广泛的加固与扩建,尤其是增加了单人掩体的数量(目前仍在持续修建中)。这些措施极大增强了部队坚守阵地、阻击敌人的信心。
(2)9月12日部队与敌方坦克交战后,部队总结了作战经验,进一步强化了反坦克组织。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心部署和对地形的改造,充分展现了打击敌方战车的威力。
(3)精心策划并实施了隐蔽而突然的炮火攻击(包括92步兵炮、82迫击炮、60炮等),对敌方造成了重大伤亡。同时,注重步兵团、营与炮兵的协调配合,有效实现了大量歼灭敌人的目标。
但是我方的通信联络在战斗中暴露出很多缺点,主要是营以下通信联络未得到解决。如当日四时敌炮火开始袭击后,我连、营及观察所线路全部被打断,有的断到数里内找不到线,且前接后断,有的单位终日不通。
步行机、报话机数量少,技术不熟练,损失也大(被敌炮及飞机击毁),班、排、连大部联络中断,给指挥造成了极大困难。
我们需要迅速找到一个解决方案,来扭转当前的局面。
志司将第200师的报告转发至各兵团和各军,并要求他们认真加以研究。
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对此次战斗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认为,美韩军这次的“实验”实际上是现代化武器装备下立体战争的一个缩影。面对美韩军队空中力量、炮火支援、步兵和坦克的联合进攻,第67军在前沿阵地仅损失了4个班,却成功歼灭了敌军上千人。
这场战斗带来的战役战术指导启示是:
坚定执行不轻易放弃阵地的原则,积极进行防御,大量歼灭敌军。通过运用阵地阻击、坚守阵地、前线出击、阵内反击、伏击、夜间小部队袭扰敌后以及炮火游击等多种战术手段,完全有能力阻止敌人的进攻。
9月29日,志司向前线各志愿军部队发出指示电,要求各级指挥员深入研究地形,掌握敌军行动规律,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应对预案,从而牢牢掌握作战主动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针对9月中旬以来部分前沿阵地失守且无法收复的情况,该电文特别强调:“对我方已设防的坚固阵地,绝不可轻易放弃。”
这一天,美军西线第1军向铁原以西,由第47军防守的天德山至大马里一线阵地,展开了攻击。中国战史将这一天标记为“联合国军”秋季攻势的起点,而美军的战史则认为秋季攻势开始于10月3日,即范佛里特确定的“突击队”行动发起日。
秋季攻势是停战谈判开启后,“联合国军”在全战线发动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进攻战役。志愿军从抵御这场秋季攻势开始,全面进入阵地战阶段。
10月1日,范佛里特正式发布秋季攻势的作战命令。在此之前,美军第1军已于9月29日率先发起攻击。该军在前线部署了4个师,从西向东依次为:韩伪1师、英联邦第1师(由英军第28旅、第29旅与加拿大第25旅组成)、美军第3师、第1骑兵师及其配属的1个泰国团和1个菲律宾营。
西线志愿军的防线由第19兵团指挥的三个军负责,防区西起礼成江口,东至铁原西北的驿谷川南岸,正面宽度大约为80公里。
第65军负责的防线正面宽度约为40公里,占据了整个防线的一半,其主要任务是保障开城地区的安全。
在敌军的秋季攻势中,开城方向并未发生大规模战斗,西线战场的主要战事集中在第64军和第47军的防区内。尤其是第47军负责的临津江东岸高作洞至铁原西北大马里约30公里的正面,成为整个西线战斗最为激烈的区域。
第47军的前身是四野第十纵队,这支在辽沈战役中的黑山阻击战中声名远扬的劲旅,由军长曹里怀、政委李人林率领。47军于4月入朝,最初作为志愿军的战略预备队,驻扎在平壤附近,负责支援前线作战并防备敌军在侧后方登陆,同时还承担了抢修顺川等四个机场的任务。
6月,志愿军总部决定将第47军划归杨得志指挥的第19兵团,先派第140师(师长黎原,政委赵平)接替第65军的防务,负责在临津江东岸执行防御任务。
该师正面对的美军为第1骑兵师,部署在桥洞、夜月山、天德山一带。双方阵地之间形成了一片宽约5至15公里的缓冲区。美军在白天占领夜月山、天德山等重要位置,夜间则撤退,仅留少量兵力负责警戒。
刚抵达前线的47军140师师长黎原,在未向高层请示的情况下,利用美军换防的空档,迅速下达了进攻命令。他指挥的部队接连攻克了美军骑兵第1师所占据的夜月山、天德山等关键高地。特别是位于33号公路西侧的487高地,其位置紧邻公路,志愿军在此高地的火力压制,迫使美军的补给线中断。
487高地,也就是夜月山。
这是夜月山的首次战斗。在这场战斗中,47军以压倒性的优势轻松取得了胜利,并成功占领了这一战略要地。
在师长黎原的指挥下,部队成功将阵地向前推进了15公里,这不仅显着提升了临津江东部的防御能力,还使得美军在涟川至铁原的交通要道处于我军的俯瞰之下。但这一作战行动在当时却遭到了军中部分领导的批评:“上级并未命令你发起进攻,你为何擅自行动?要是部队因此遭受了重大损失,你还能继续担任师长吗?”
第47军的领导层对此次作战行动存在一些质疑,但志司这边,却予以全军通报表扬。
33号公路作为美军运输线路上的关键动脉,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当志愿军成功占领了俯瞰这条公路的487高地时,指挥部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但对于美军而言,这一情况是他们所无法接受的。
美军第1骑兵师被赋予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在西线对487高地发起反攻,以夺回失地。然而,尽管他们全力以赴,最终却未能取得胜利。
47军140师419团8连3班因其英勇表现被授予“英雄班”的荣誉称号。
在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8班级荣幸地成为了一百面荣誉旗帜的代表之一。
这是夜月山第二次战斗。
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第9军军长霍格以及第1军军长奥丹尼尔共同商定,将骑兵第1师的北部防区转交给美军第3师。根据这一决定,第3师将归属于第1军的指挥之下,并承担起攻占487高地群的任务。
美军决心派出一支超级加强团,以确保取得胜利。
此时,驻守在487高地的是志愿军47军140师419团的9连。
在9月17日的黎明时分,他们迎来了换防的时刻,与141师423团6连进行了交接。然而,那天清晨,浓雾笼罩,视线受到极大限制。恰恰在这个时候,美军选择了对487高地发起攻击,他们的进攻时机把握得非常精准。
在志愿军的阵地上,战士们正忙于换防,而美军却对一个不起眼的小高地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担任警戒任务的2班战士温奇友,心中突然生出一个念头:“昨天美军对我们的阵地进行了侦察,现在又是这么大的雾,他们会不会趁机偷袭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迅速找到了副排长潘光仔,并向他汇报了自己的计划。潘光仔在听完后认为这个想法很合理。尽管141师423团6连6班已经接管了阵地,他还是下令1班和2班立刻占领阵地,以防范美军可能的偷袭。同时,141师423团6连6班也主动参与了战斗,与140师的战友们并肩作战,共同抵抗敌人。
刚刚进入阵地的140师419团9连的1班和2班,以及141师423团6连的6班,不久便听到了众多人攀爬山坡的声音。原来是美军第65团3营的K连和L连,他们距离我方阵地仅约20米。
在关键时刻,志愿军识破了美军的偷袭行动。
要不是温奇友的机智应对,487高地很可能在瞬间被攻陷,正在换防的两个连,也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厄运。
战士们迅速拿起武器,三个班的火力全开,美军K连和L连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突如其来的手榴弹和弹雨打得措手不及。然而,他们并没有将偷袭转变为强攻,而是直接逃离了山头。
正当志愿军严阵以待时,一个前出的反坦克小组立下了奇功。
在浓雾的掩护下,美军企图发动偷袭,然而9连的反坦克小组,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一自然条件。美军坦克先是将一辆被击毁的坦克推到路边,然后机枪手对周围进行了一阵疯狂的扫射。可是反坦克小组早已经迅速的转移了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