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金城之南终局战(1) 全面攻占一举削平(2 / 2)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我军仅一人轻伤。

战后,侦察班立集体特等功;杨育才立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白虎团”团部被捣毁后,其部队很快发生溃乱。士兵丢弃武器弹药,四散奔逃。穿插支队在夜暗的掩护下乘机将位于该团部附近的美军第555榴弹炮兵营大部歼灭,并将来援的韩伪首都师机甲团第2营大部歼灭,击毙机甲团团长,于14日3时占领梨实洞、北亭岭以北诸高地。

首都师是韩军一支劲旅,师长宋尧赞,人称“石头将军”,作风剽悍。穿插支队在3个多小时时间内穿插前进9公里,进行大小战斗11次, 捣毁了“白虎团”团部,打破了韩伪首都师第1团的防御体系,为西集团军顺利完成第一步作战任务,立下第一功。

我们再回到西集团军的正面战场。

西集团军的突破重点,集中在灰古介以西公路两侧以及直木洞地区,主要目标为552.8高地和562.1高地。

这一目标的选择极具战略眼光,不仅抓住了敌军的弱点,还将主要力量集中在了能够迅速切断敌防御体系、夺占关键阵地、为后续纵深作战打开通道的要害位置。

从炮火运用的角度看,集中火力于灰古介以西的公路两侧,既方便军、师两级炮兵群进行集火射击,也充分发挥了坦克炮的直射威力。

攻击开始后,第203师迅速在右翼展开攻击,仅用了12分钟便突破了敌人的防御前沿。

23时49分,他们向562.1高地主阵地发起了进攻。突击部队紧跟着延伸射击的炮火弹幕前进,仅用3分钟便攻占高地,且无一人伤亡。到13日23时52分,203师成功占领了562.1高地及其北部的多个高地,并全歼守敌一个营。

第20兵团称此战为“步炮协同的最好战例”。

遗憾的是,由于缺乏使用坦克的经验,配属203师的8辆坦克在未得到必要工程保障的条件下勉强发起攻击,一出待机位置,先头第一辆坦克就陷到泥里,第二辆又被地雷炸坏,堵塞了道路,不仅使后面的坦克无法前进,而且影响到炮兵部队跟进,致使攻击部队头两天失去了炮火支援。

随后,203师主力向芳通里方向展开推进。与此同时,203师穿插分队(第609团第2营及配属的第607团侦察班),沿着562.1高地以东的公路向南挺进,直抵上枫洞和下枫洞。

至14日6时,第203师全部占领下榛岘、北亭岭、梨实洞、杨谷一线以北地区, 1个小时45分钟即全部突破当面之敌主阵地,9个小时58分钟全部打到指定位置,圆满完成了第一步作战任务。

第68军战后总结时赞扬第203师在战斗中表现最好。

第204师在左路发起攻击,分5个箭头直指敌主阵地552.8高地,于14日3时40分占领该高地。

尔后,乘势向南猛插,在追击过程,擒获韩伪首都师的副师长林益淳,这是金城战役俘虏韩军职务最高的军官,这对伪首都师士气打击非常大。4时40分,第204师进至月峰山一线,但第601团因指挥失误在山下停顿了8个小时,受到军里的批评。

至17时40分,月峰山及其以南诸高地均被第204师占领。

参加西集团第一步作战的还有第54军第130师第388团(该师另两个团为西集团预备队),其任务是突破后向烽火山方向发展进攻。

由于该团推进途中走错了路,直到14日10时才进至烽火山地区,而该地守敌已在5小时前撤逃。按战前部署,第204师有配合支援第130师夺取烽火山的任务,但实际作战中没有很好执行,这也是造成烽火山之敌逃脱的原因之一。

至此,西集团各部均完成第一步战役任务,占领了芳通里、梨实洞、北亭岭、间榛砚、豆栗洞一线以北阵地,给韩伪首都师以歼灭性打击。全歼其1个团又1个营和2个连及2个炮兵连,另歼灭配属该团的美军第555炮兵营和1个坦克连大部。

总的来看,西集团第一步作战打得不错。

邓华评价说,在金城战役中,第68军在“次攻方向起到主要作用”。

中央集团军方面,以第67军、第54军第135师、第68军第202师两个团为主攻击力量,支援部队包括炮兵、坦克、工兵等。主攻方向是西起金城东至松室里9公里的地段,攻击韩伪6师、伪8师,然后协同其他部队歼敌,确保金城正面安全。

第199师突破后的首要攻击目标为轿岩山。

轿岩山由西、中、东3个毗连的山峰组成,海拔 700多米,瞰制金城川以北、北汉江以西的大片地方,是南朝鲜军在该地区的核心阵地。控制了轿岩山,即可瞰制金城川以北、北汉江以西大块区域,从根本上动摇韩军在金城突出部的防御体系。

小主,

因此,韩军极为重视该点守备,两个较强的韩军师——伪6师、伪8师各以1个团兵力据守,在山上构筑了坚固工事,组成交叉密集的火力网。阵前设置的障碍物多达16层,长300余米,加之山势陡峻,路窄难行,易守难攻。

第20兵团战后总结时反思,认为当初将轿岩山作为中央集团主攻方向是有问题的。

轿岩山战斗打响前,第54军第135师一名侦察参谋失踪,当时被判定为叛逃投敌。由于此人参过第67军第200师侦察会议,了解攻击轿岩山的计划,他的叛逃,肯定造成作战意图的泄露。

再有,中央集团为预先占领有利的进攻出发位置,于战役发起前3天(7月10日)先行攻占了轿岩北山脚4个无名高地。这行动又客观上向敌方印证了叛逃者的泄密。12日,韩军调整部署,将轿岩山主峰守备兵力由1个营增加到1个团(第6师第2团),并将第8师第10团3个营全部展开于中峰、东峰,致使该地防守兵力密度大增。

韩军还特别加强了对轿岩山前沿的炮火封锁,每天19时至24时,即在志愿军可能发起攻击的这个时间段内,封锁炮火尤为绵密。第199师攻击部队在接敌运动时伤亡特别大,12日晚第595团集结地域开进即伤亡133人。

第67军战后总结这一教训时指出:作战意图的传达不要过早,传达时要控制在最小范围;并且,战前力争保持战场平静,对守敌前沿支撑点必须要打的应早打(发起攻击10日之前),迟了宁可不打,否则很难取得攻击的突然性。

7月13日23时,火力急袭后,志愿军第199师5个营向轿岩山发起冲锋。

冲击前的炮火准备持续28分钟,是金城战役各方向炮火准备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但因直射火力少,炮火密度不大,夜间射击精度较差,对工事的破坏程度只有10%~15%;加之组织计划不够细致,步兵未能按时到达集结位置,步、炮行动脱节,部队运动时,遭敌炮火杀伤严重。

攻击西峰的部队仅有9人打进第一道、第二道堑壕,后在与守敌拼杀中全部战死;打上中峰、东峰的也仅有37人,力量薄弱,后续不继,不能最后解决战斗。

第199师攻击受阻,最大的威胁来自敌方炮兵。当晚该师主要突击力量被敌炮火杀伤者几近二分之一,损失之大,实在令人震惊。

第199师首轮攻击受阻以后,遂将二梯队由轿岩山东侧690.1高地方向投入战斗,于14日零时44分攻上中峰、东峰。后又陆续投入第597团和第201师第603团,至14日10时攻占主峰,全部占领轿岩山阵地。

随后,以第199师1个团和第201师2个营向敌纵深猛插,歼灭逃敌。

至14日16时,进至商山里、585.2高地一线,并继续向南发展。在攻击轿岩山主峰的战斗中,当部队冲击距主峰约200米时,突然遭敌机枪火力点封锁。

第199师第595团1连战士李家发,主动担当起爆破敌火力点的任务。

李家发,1934年生,安徽省南陵县人。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入朝后,李家发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199师595团1营1连2排6班当战士。在一次敌机空袭中,他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朝鲜群众抢救衣物和粮食。他在战地练兵和修筑工事中成绩突出,荣立2次三等功。

1952年冬,李家发任二排通信联络员,主要任务是传递战斗命令,常常要在敌人的炮火中穿梭。从部队所在庆坡岘的山腰到玉女峰的前沿,要通过一片200多米的开阔地,美军飞机每天都要在这块土地上倾泻成吨的弹药,通过时极其危险。

但他英勇机智,每次都能及时完成任务,被誉为“铁腿通信员”。

李家发机智地炸毁了主地堡外围3个火力点,他自己也身负重伤,但仍然忍着剧痛艰难地向前爬进,在用最后一颗手雷摧毁了敌人的主地堡后,体力不支昏迷过去。

反击部队迅速发起冲锋,然而敌人的另一个暗堡又响起了枪声,火力封锁再次拦住了部队前进的脚步。突击排新的爆破组几次尝试爆破都因敌人火力太猛而无法接近。离天明只剩4个多小时,天亮之前如果拿不下轿岩山,部队只有撤出战斗。

正在紧急关头,敌人暗堡的机枪声突然静了下来。原来,昏迷的李家发不知什么时候醒了过来,以惊人的毅力悄悄爬近敌人暗堡,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暗堡的机枪射孔。为掩护部队冲锋,取得战斗胜利,李家发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

这又是一个黄继光一般的英雄战士。

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给李家发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小主,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轿岩山地区人民将李家发牺牲地附近的一条街命名为“家发街”。安徽省南陵县人民政府将他的家乡泉塘乡改名为“家发乡”,并建立李家发烈士纪念碑,以示纪念。

对轿岩山的攻击发起后,中央集团将部分炮兵转向高代里方向,对第200师的行动提供炮火支援。这是中集团为解决整个攻击正面炮兵数量不足而采取的一项措施,目的是在无法建立全面炮火优势的条件下,通过炮火机动来争取局部的、暂时的优势。

按计划,战役开始时,先集中炮火打轿岩山,规定时间一到,无论第199师在轿岩山是否得手,都要将火力转移到第200师的官岱里方向。

实战证明,这一决定是正确的。

虽然炮火转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射击精度,但效果要比两面同时打好得多,因为它保证了炮火的集中使用,既能确保打开官岱里的口子,又能从侧后对轿岩山形成威胁,对第199师第二日再攻轿岩山提供有力的支援。

在轿岩山以西,金城川由西北向东南流过,与轿岩山之间形成了一段较为开阔的谷地。鉴于韩伪6师7团被隔在了金城川西岸,这里便成为志愿军中集团右翼第67军第200师实施突破的绝佳地段。

在此防守的是韩伪6师第19团一线两个营。

13日23时37分,第200师第598团对官岱里西南高地发起攻击。

中集团以168门火炮,支援第200师第598团在1.5千米的地段上实施突破。由于集中了绝对的兵力火力,突破口很快打开,一举将敌第2营歼灭。敌19团团长金汉柱急调预备队第3营增援。不料此时,第200师第600团(附第599团1个营)沿鸡岩、陵洞公路打开缺口,进入敌纵深作战,第599团随即投入战斗,将正在运动之中的敌第3营围歼。

14日凌晨5时,第600团打到东山里,将韩伪6师防区分割成东、西两块,烽火山和轿岩山两处守敌,均因侧后完全暴露在志愿军攻击拳头之下而全盘动摇。第200师进攻方向的守敌除少数逃散外,大部被歼。

当日8时,第200师2个团南渡金城川,向梨船洞方向突进。15时,全部占领梨船洞以西及西北地区。

轿岩山及其以西阵地被突破,使南朝鲜军在金城川以北的防御发生根本动摇。东集团军以第60军为主,在北汉江以西,轿岩山东南,竹洞、陵洞以东地区实施攻击。

战役发起前,为掩护和保证金城战役的准备,牵制韩军兵力火力不能西调,第60军于6月26日晚,以第179师6个连,攻占北汉江以东、鱼隐山西南一线韩军伪7、伪5师2个营阵地,然后又在此顽强坚守7天,打退敌8个营大小反扑150余次,坚守938.2高地的第536团伤亡高达1080人。第60军为保持战役后备力量完整,以利于下一步进至北汉江以西作战,始终未将第536团替换下来。

第536团的这场恶仗,从时间上说,是在金城战役正式发起之前打的,但在第60军战史上,仍被记为60军夏季战役第三阶段作战的起点。

7月上旬,第60军将北汉江以东防务全部交给第21军,随即转进至北汉江西岸,与第21军2个师,以及第33师、第202师第605团,组成东集团,参加金城以南反击作战。由于战前跨江进行部署调整,东集团各部战役准备时间只有7~10天,比东集团和中央集团要短得多。

7月13日晚,东集团军按统一号令,分路向当面韩伪3师和第5、第8师各一部阵地发起攻击。

东集团攻击正面相对狭窄,又是横越山脊进攻,一线展开兵力有限,也不便于穿插,加之攻击部队不同建制单位过多(先头2个团又2个营分别来自3个军、2个师),指挥、协同、保障均有困难。

当炮火准备完毕时,各攻击部队都还没有到达冲击出发位置;攻击发起后,担任主要攻击任务的部队又走错了路,在敌炮火拦阻下伤亡较大,致使13日当夜未能解决战斗。

14日4时,东集团军分别占领龙虎洞西南山梁、登大里、广大洞,与中集团军一部在梨船洞东北会合;至18时,肃清金城川以北残敌,并以部分兵力向南渡过金城川,攻占金城川与北汉江汇合处的461.9高地。

至此,东集团也完成了第一步作战任务。

志愿军立即转入全线追击。

第20兵团各集团,以师、团,甚至以营、连为单位,猛烈扩张战果。

各部歼敌和缴获数字不断上报。

为了切断敌退路,阻敌南逃北援,杨勇命令各集团纵深穿插部队迅速抢占要点,不给敌喘息和组织防御的机会。

至14日18时,志愿军第20兵团已占领了西起新木洞,向东经芳通里、梨实洞、间榛岘、豆栗洞、巨室里、沿金城川至461.9高地一线以北地区,拉直了金城以南战线。在21个小时的战斗中,第20兵团向南最远推进9.5千米,共歼敌1.4万余名,达成了战役的第一步任务。

小主,

当第20兵团在金城以南地区全面展开攻势的同时,第9兵团所属第24军按志司命令配合作战。13日21时,该军以第72、第74师,在221门火炮的支援下,向以注子洞南山为中心的当面韩军发起攻击。

攻击发起前3天,第72师第215团突击连一名班长叛逃投敌,暴露了该部攻击意图,韩军迅速调整部署,前调第9师第28团1个营增强守备。

第24军仍按预定计划实施攻击,突击部队动作迅猛,很快冲入阵内与守敌短兵相接,经3小时激战,全部占领注子洞南山、杏亭西山等阵地。

至14日9时,残敌除少数逃脱外,大部被歼。当日午后,第24军部队占领杨谷、芦洞以北诸高地,控制了金化之敌向东增援的去路,达成了保证第20兵团右翼安全的任务。

金城反击战役发起仅一昼夜,志愿军全部攻占当面韩军主阵地,推进到西起新木洞(金化东北约5公里),东至金城川与北汉江礼合点之线,向南最远推进了近10公里,突破了当面韩军第一防御地带,一举削平了金城以南“联合国军”防线的突出部。

当面韩军被迫全线后撤,韩伪首都师、伪3师和伪6师均被打残,不得不退出一线进行整补。韩军战前制订的防御作战计划,有态势不利时组织部队撤退的预案。

因此,韩军在主阵地被攻破时的后撤,总的来看是按计划进行的,动作比较快,这在金城川以北尤为明显。

志愿军发起攻击翌日拂晓,当面韩军主力就撤到金城川南岸。

后撤时,留有少数步兵、工兵、坦克作掩护,其中,步兵依托要点,边打边退;坦克抢占要道、路口,阻击追兵;工兵于沿途设置铁丝网、地雷等障碍物,破坏桥梁渡口;同时以航空兵轰炸志愿军纵深,拦阻其后续梯队前进。

起初,韩军部队还能按预案有组织地行动,但由于志愿军攻势迅猛,冲乱了韩军的阵脚,有组织的撤退很快就变成了狼狈不堪的溃逃。

美国记者对韩军撤退时的乱象有如下报道:

士兵们有的坐在卡车和吉普车上,有的攀爬在坦克上,有的跪骑在大炮的炮身上,还有成千上万的士兵靠穿着帆布胶底鞋且起了水泡的双脚向南步行。这些人一拐一拐地向前走,精疲力竭时就在路旁泥地里倒头就睡,顾不得倾盆大雨。

在退却的韩军中间还夹杂着一些美军的大炮和坦克,他们也被迫向南转移,因为韩军步兵的撤退使他们暴露在敌军的炮火下。很多美国兵撤退时没有携带装备,在撤退前也没有顾得上对丢弃的装备采取任何破坏措施。

至此,金城战役第一步任务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