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洪义说道:“带兵的是梁嵩,他是梁国大将之后,梁国灭亡之后,便没有了消息,不曾想是逃去了魏国,如今梁嵩带兵,很显然,魏国不会承认是他们发起的战争,梁嵩定然会打着复国的名号,道德层面咱们也无法谴责。”
梁国,夹杂在魏国与周国之间的一个小国,其国都便是高阳,末代梁王好大喜功,经常在国内大兴土木,修建宫室,搞得百姓怨声载道,痛苦不堪,五年前被大周灭国。
梁嵩与大周之间是世仇,如今梁嵩复国,诸国之间便不会多说什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回去。
何洪义的话语让朝堂上的气氛更加凝重,梁嵩的身份和背景,使得这次突袭事件变得复杂且敏感,大周灭梁国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但梁嵩的复仇之心显然未曾熄灭,他如今以复国为号,带领魏国的军队进攻大周,这无疑是对大周的公然挑战。
何洪义继续说道:“情报紧急,消息只是大概,但是以两日拿下两城的战绩来看,此次梁嵩的兵力恐怕不少于三万人马。”
三万人马,已经是一股非常恐怖的兵力了,足以在战场上掀起一场风暴,这样的军队规模,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都说说看怎么办吧,打是一定要打回来的。”皇帝态度坚决的说道。
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容忍领土在自己的统治下丢失,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统治者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他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户部尚书孙文良站出来说道:“如今国库充盈,支持一场持续数月的大规模战争还是毫无压力的。”
皇帝把目光转向何洪义,何洪义再次开口道:“事发突然,我们并不知道梁嵩在魏国,所以魏国与大周的体量不会发生这种偷袭的事件,而多年来也相安无事,所以高阳,梁山两地驻兵并不多,而且还是在毫无防备之下,所以高阳、梁山两地这次会迅速失守。”
他略一停顿,接着分析道:“现在梁嵩已经占据了城池,他肯定会加强防御。因此,在这次攻击中,我们是攻城方,考虑到魏国可能会作为他的后盾,甚至可能会增援他,我们出战的兵力绝不能少于三万。”
皇帝沉思片刻,询问道:“目前大周境内部署的兵马数量是多少?”
何洪义迅速且清晰地回答道:“陛下,中央军有常备兵力五万人,晋阳王和南阳王各自手握两万兵马,冀州王麾下有五万人马,而幽州王的兵力最为雄厚,至少有二十万大军。”
皇帝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清楚,虽然大周境内总体兵力不少,但各地兵力分布不均,且大部分兵力都掌握在各位藩王手中,要调动这些兵力,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与各藩王进行细致的沟通与协商。
何洪义进一步建议道:“陛下,中央守军乃京都之屏障,绝不能轻易调动,晋阳王与南阳王手中的兵马也远远不够,而且数量分散,如今来看若是不在全国范围内紧急征兵,冀州王的兵力倒是正合适,而且其距离也是最接近高阳之地的。”
丞相赵斯果断地站出来反驳道:“冀州的兵力同样不能轻易调动,我们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征兵,要么让幽州出兵。”
赵斯虽然没有解释为什么不能调用冀州的兵力,不过现在恐怕众人也反应过来了。
何洪义迅速认识到自己的建议存在疏漏,于是立刻补充道:“陛下,是臣考虑不周,还是丞相的方法更为稳妥。”
确实,冀州的兵力若是征调一万两万还算可行,但若是全军调动,那么幽州和洛阳之间便没了屏障,姬武若有异心,便可长驱直入直抵洛阳。
这时候太子也站出来说道:“如今秋收在即,现在征兵恐怕会令百姓元气大伤,也会动摇大周的根基,如此来看还是让冀州出兵更为稳妥。”
皇帝听着大臣们的讨论,心中也在权衡着各种利弊,良久后皇帝说道:“传令给姬武,让他调动五万精兵,务必拿下梁嵩。”
“是。”众人齐声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