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德年间,那金灿灿的阳光宛如轻柔的薄纱,悠悠地洒落在京城的每一条大街小巷。
武宗皇帝虽钟情于游乐之事,然在一众朝臣的尽心辅佐之下,朝政大体上仍能维持稳定之态。
百姓们的生活日渐安稳,就如同解冻的溪流,缓缓流淌……
商业领域也如春天的花朵,萌发出新的生机。
就在这繁华如锦的京城之中,林羽这名青年才俊,于商业的广袤天地里初露峥嵘。
他身姿挺拔如松,双目炯炯有神。那明亮的眼眸中仿佛藏着璀璨星河,不时闪烁出非凡的智慧之光,举手投足间更透着无畏的勇气。
彼时的京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看似繁华喧嚣,可在这表象之下,商业竞争的暗流却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暗涌不息。
在陈崇那奢华的绸缎庄后堂,烛火摇曳,以绸缎商陈崇和瓷器商钱福为首的保守势力正秘密聚首。
这后堂布置得金碧辉煌,却透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陈崇那肥胖的身躯宛如胀满气的皮球,瘫坐在雕花大椅上。满脸横肉随着他每一次转动的心思而抖动,那对狭小却透着精光的眼睛里,满是精明与狡黠。
“哼!此不知天高地厚之林羽,竟敢于吾等地盘兴风作浪!”
钱福身材短小精悍,站在一旁,那滴溜溜转个不停的眼珠子里,尽是商人的世故与算计。
“陈兄,吾等断不可令此黄口小儿坏吾等之好事!前几日,吾店中之高价瓷器,皆因彼所扶持之新瓷而无人问津。”
陈崇猛地一拍扶手,站起身来,怒喝:
“岂有此理!吾等于这京城苦心经营数载,安能容此小辈如此张狂!”
钱福凑上前去,压低声音:
“陈兄莫躁,吾等须谋一万全之策,好好惩治于彼。”
一日,风和日丽,京城那闻名遐迩的醉月楼前,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林羽与他的挚友、户部侍郎赵然并肩踏入楼中。
他们沿着雕花的楼梯,缓缓走进雅间。
刚一踏入,窗外那熙熙攘攘的车水马龙声便隐隐传来。
林羽眉头紧锁,满面忧色,对着赵然沉重地开口:
“赵兄,汝且观今之商业之状,看似繁花似锦、昌盛繁荣,实则隐患如蚁穴密布。
彼陈崇、钱福之徒暗中囤积货物,肆意哄抬物价,百姓为其所扰,苦不堪言。若长此以往,此所谓之繁荣不过昙花一现,难以长久维系。
此非独关乎百姓之苦乐,更关乎吾大明之根基命脉,断不可任其如此胡为!”
赵然手轻轻抚着茶杯,微微点头,神色肃穆地应道:
“林兄,汝之所言甚是在理。但此事犹如一团乱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切不可鲁莽行事。陛下虽说喜爱游乐,可也是心怀百姓之人,倘若知晓此事,想必会支持吾等为百姓谋取福祉之举。”
林羽陷入沉思,良久之后,他的眼中倏地闪过坚定的光芒,决然说道:
“吾已下定决心,先从瓷器行业入手,打破此僵持之局!”
此后,林羽每日早出晚归,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
他逢人便打听,不论是富贾巨商,还是街边的小商小贩,亦或是各类工匠师傅,皆不放过。
这一日,他在嘈杂的集市中,瞧见一位贩卖杂货的商贩,赶忙凑上前去,抱拳施礼:
“此位兄台,在下林羽,欲向您探询一位技艺精湛之瓷器匠人,不知兄台可曾有所闻?”
那商贩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摇摇头:
“未曾听闻,公子您还是去别处问问吧。”
林羽谢过之后,又继续寻觅。
时而,他在幽静的小巷里,偶遇一位隐世的行家。
林羽恭恭敬敬地作揖,虚心请教:
“前辈,晚辈林羽,正在寻找一位瓷器匠人,还望前辈指点一二。”
行家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
“吾倒是略知一二,不过……”
林羽连忙道:“前辈但说无妨,若能得您相助,晚辈感激不尽。”
行家这才道出些许线索。
如此这般,林羽不辞辛劳,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一个偏僻的胡同深处,林羽碰到一位正在修补器物的老工匠。
林羽上前说明来意,老工匠抬眼打量着他,沉默片刻后说道:
“观汝心诚,老夫便告知于汝。于西街之破落小院中,有一李姓老师傅,其手艺甚精,然久被埋没。”
林羽大喜过望,连连道谢,赶忙朝着西街奔去,终是寻得了那位手艺精湛却被埋没的瓷器匠人李老师傅。
林羽亲自登门,言辞恳切:
“李师傅,吾林羽深知您之手艺堪称绝妙,然为那奸商钱福所困。吾此番前来,乃欲助您重振瓷器之业。
您仅需依吾之法改良工艺,削减成本,吾担保您之瓷器销路无忧。
此非独为您之生计,更为使吾大明之瓷器于商潮中立足,重现往昔之辉煌!”
李老师傅听后,眼中燃起希望的火花,激动得双手颤抖,声音哽咽:
小主,
“林大人,若果真能如此,老朽定当拼了此把老身骨,竭尽所能!想吾大明之瓷器,本就应令天下人皆可享用,却为那奸商所困。而今有大人相助,实乃瓷器业之幸事,百姓之福泽啊!”
在林羽的全力扶持下,李师傅日夜埋首于窑炉之间,苦心钻研,不断改进瓷器烧制的方法。
每一次尝试,都怀着满满的期待;
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深深的沮丧。
然而,他们从未言弃。
李师傅常常对林羽说道:“林大人,此法子恐怕是不行,可吾等不能放弃啊!”
林羽总是鼓励他:“李师傅,莫急,再想想,定能成功。”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无数次的失败,终于,在一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窑厂时,他们迎来了成功。
新品瓷器出窑,质地细腻如脂,色泽温润如玉,宛如天工造物。且价格亲民,百姓皆能承受。
林羽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商路人脉,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地。
他对各路商家推介:“诸位,此新出瓷器,品质绝佳,价格公道,定会大卖。”
商家们纷纷响应。
这些精美的瓷器被推向市场,一时间,京城内外,百姓们口口相传。
有人说:“此新瓷真是好看又实惠,速速去买!”
还有人说:“可不,比那钱福之高价瓷强多矣!”
于是,众人争相购买。
而钱福的店铺里,高价瓷器无人问津。大量的高价瓷器积压在库房,滞销堆积如山。
钱福得知此事,暴跳如雷,脸涨得通红:“此林羽,竟敢坏吾好事!”
他赶忙联合陈崇,在商会中对林羽发难。
商会大堂内,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陈崇满脸怒容,双目圆瞪,指着林羽厉声喝道:
“林羽,汝此举坏了商会之规!如此低价倾销,究竟是何居心?吾等于这商海沉浮数载,历经风雨,岂容汝这黄口小儿肆意搅扰!”
林羽毫无惧色,昂首挺胸,声音洪亮:
“二位,吾之所为不过是使商业归正途,令百姓得实惠。何来坏规之说?倒是汝等,囤积居奇,中饱私囊,坑害百姓,方为真正之不仁不义!
吾大明以仁孝治天下,陛下亦常训导吾等当以百姓为本,汝等如此作为,岂是忠臣良商之所为?”
双方言辞激烈,互不相让。
商会众人有的低头不语,有的交头接耳,一时难以决断。
就在这时,海外贸易的局势风云突变,陷入了重重危机之中。
一直以来,大明与伽罗国在瓷器、茶叶等方面保持着频繁且密切的贸易往来。
然而,伽罗国内突发政治动荡,新上台的权臣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为了扩充自己的财富,伽罗国那新上台的权臣全然不顾两国情谊,贪婪地对来自大明的货物强行征收高额重税,致使双方的贸易几近停滞。
在伽罗国的港口,负责征税的官员趾高气昂地喊道:“都给吾加重税,狠狠收!”
大明的商人们苦苦哀求:“大人,此税太重矣,吾等实在承受不起啊!”
官员却毫不留情:“此乃是上头之命令,谁也别想违抗!”
众多大明商人因此遭受重创,他们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瞬间化为泡影,血本无归。
一位商人瘫坐在地上,绝望地哭喊:“吾多年之心血啊,全完矣!这可让吾怎么活!”
另一位商人愤怒地跺脚:“此简直是断了吾等之活路!”
大家聚在一起,愁眉苦脸地议论着。
“此可如何是好?吾等货物卖不出去,都砸手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