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荆轲在易水河畔饮酒别故人,最终梦碎秦庭。如今荆轲带着自己的助手金步强再一次来到小酒馆,这里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喧喧扰扰,相对于中原地区这里的寒冬似乎更加崩裂。
大雪深夜,睡不着的张良走到楼下看着熙熙两两的客人,也有一种莫名的愚钝。他喊道店主说道:“店家!!给我们来两坛陈酿,顺便上几个热菜。
张良看着金步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虽然在经历这么多之后发现自己距离复仇的梦想越来越近。可是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失落感,这种感觉很重。
能有这种沉思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墨家灵子,是墨家系统培养出来的济世人才。很多道理他是明白的,也可以用上帝视角打开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他知道秦国统一天下的势在必行,也是天命所归。
唯一让他不能够接受的结果就是自己家破人亡,觉得这一切都是秦始皇造成的,如果不是因为秦始皇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遗憾,这是感性世界的理解。
从理性世界理解来看,就是自己家族不自量力,在明知道已经没有办法改变结局的情况下依旧站在了事物的对立面。我们总是以大势所趋,利益所得作为自己的辩词。
无论是任何时代,付出惨重代价的原因终究只有一个,就是以为是对于自己利益最好的选择,往往所做的一切其实是最坏的选择,根本就没有办法扭转乾坤。
此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说故事的人,他在这里绘声绘色的讲起当初荆轲如何在这里与众人一别踏上刺秦道路,最终因为秦舞阳的失误而成为遗憾。
在台下的张良于是就提问说道:“先生!!如果说荆轲真的像是您说的这样的勇士,当初他刺秦的时候就没有什么遗憾吗??或者说他会不会知道自己注定要失败,没有怀疑过其中的利害。”
其实荆轲是怀疑过的,当初他和高渐离在这里就曾经饮酒作乐。我就听荆轲说过,他觉得大势所归的事情,是没有必要这样做的,如果这样做了,带来的结果只会是更加悲凉。
他还说了一句话,弱者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却能够通过自己改变天下的命运。我还听说其实最后荆轲是可以杀死秦始皇嬴政的,只不过他看到了天下,所以他失败了。
当三人坐在一起饮酒作乐的时候,忽然就像是回到了当初那个无忧无虑的岁月,并且在这个时候他们也像是当初的三人一样,开始畅快的谈论着天下轮回。
不一会狗肉上桌,黄酒温热。张良就问道:“如今你们燕国被灭,你们是不是非常憎恨秦国,毕竟亡国之痛是无法释怀的存在,如果这都能忘,何其悲凉。”
作乐者笑着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的分合之事从来不在苍生穷苦,只存在与王权贵族之间,这样的战斗对于他们来说是自己利益的得失荣辱,对于百姓来说是巨大的代价,也是换个主人罢了。
纵观几千年的变化,我们都不过是沧海一粟,真正能够成为人上人的又有几人,百里无一尔。这个世界原本就是权贵之间的斗争,百姓只是他们斗争的牺牲品。
作为牺牲品,我们只要能够守住本分,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或者说活下去就有意义。为什么恨秦人,是因为他们推行了耕战,改变了我们生存的方式。说到底谁统治都是统治,谁奴役都是奴役,好好活着才是真谛。”
说话之间,虽然这个路人没有表现出来什么伤感之情,还是将自己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轻轻地诉说着自己心中的无奈,因为这个世道无论是燕人统治,还是秦人统治对于老百姓来说没有任何变化。
张良不知道为什么眼前之人会如此的麻木,或许在他的心中所有的人都会因为秦国的兼并战争而愁苦,会为了改变自己的国家属性而伤感,事实上大家只是感慨命运的世事无常。
作为贵族,张良就一脸正气的说道:“怎么没有,秦国吞并了我们的国家,夺走了我们的财富,欺辱了百姓。早曾征战连年田地荒芜,不知道多少人都死在了战场之上,这样的家国仇恨我们怎么能够忘记。”
此时的作乐者知道了张良的身份,笑而不语。许久之后才说道:“公子!!!我想你是高高在上忘记了我们都是凡人,无论是为谁而死,都不是自愿而死。是因为权贵的欺压罢了,如果说战争之中死一个贵族,至少有成千个平民无辜蒙难,战争带来了什么,是百姓的疾苦,是统治者对于底层的压迫。
我看您的身份,即便是落魄还能够豪掷千金,享受美酒美食,可是你知道有多少人因为战争支离破碎,背井离乡他们甚至是不知道命运的何去何从。
如果您说这些都是他们的宿命,我觉得贵族的起起落落也不值得同情。更有甚者,就应该让他们先死而已。我知道您一定想做和当初荆卿的事情,我奉劝您一句,万般疾苦,俱往矣。”
说话之间这个朋友就起身离开,在茫茫的雪夜之中消失。留下来的只有张良子房无尽的深思和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这条路到底是对还是错误,只是他有了思考的起点。
傍晚感受着来之不易的生活,周围陪伴的才子佳人。张良第一次感受到生活原来是这么的美好,有些事情越是到了最后结局的时候,越会发现其中的意味和选择。
相对于荆轲,此时的张良并没有什么负担,他只是心里负担,而荆轲当时是整个现实的负担。两者不同的境遇就注定两人的命运是不一样的,只是做一些遥不可及的事情往往是答非所问。
就这样张良在短暂的休整之后,继续开启自己的旅程,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回到故地去做最后的谋划,只有回到故地才能够整理资源,这件事的成功率才会最大。
五年前荆轲在易水河畔饮酒别故人,最终梦碎秦庭。如今荆轲带着自己的助手金步强再一次来到小酒馆,这里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喧喧扰扰,相对于中原地区这里的寒冬似乎更加崩裂。
大雪深夜,睡不着的张良走到楼下看着熙熙两两的客人,也有一种莫名的愚钝。他喊道店主说道:“店家!!给我们来两坛陈酿,顺便上几个热菜。
张良看着金步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虽然在经历这么多之后发现自己距离复仇的梦想越来越近。可是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失落感,这种感觉很重。
能有这种沉思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墨家灵子,是墨家系统培养出来的济世人才。很多道理他是明白的,也可以用上帝视角打开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他知道秦国统一天下的势在必行,也是天命所归。
唯一让他不能够接受的结果就是自己家破人亡,觉得这一切都是秦始皇造成的,如果不是因为秦始皇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遗憾,这是感性世界的理解。
从理性世界理解来看,就是自己家族不自量力,在明知道已经没有办法改变结局的情况下依旧站在了事物的对立面。我们总是以大势所趋,利益所得作为自己的辩词。
无论是任何时代,付出惨重代价的原因终究只有一个,就是以为是对于自己利益最好的选择,往往所做的一切其实是最坏的选择,根本就没有办法扭转乾坤。
此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说故事的人,他在这里绘声绘色的讲起当初荆轲如何在这里与众人一别踏上刺秦道路,最终因为秦舞阳的失误而成为遗憾。
在台下的张良于是就提问说道:“先生!!如果说荆轲真的像是您说的这样的勇士,当初他刺秦的时候就没有什么遗憾吗??或者说他会不会知道自己注定要失败,没有怀疑过其中的利害。”
其实荆轲是怀疑过的,当初他和高渐离在这里就曾经饮酒作乐。我就听荆轲说过,他觉得大势所归的事情,是没有必要这样做的,如果这样做了,带来的结果只会是更加悲凉。
他还说了一句话,弱者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却能够通过自己改变天下的命运。我还听说其实最后荆轲是可以杀死秦始皇嬴政的,只不过他看到了天下,所以他失败了。
当三人坐在一起饮酒作乐的时候,忽然就像是回到了当初那个无忧无虑的岁月,并且在这个时候他们也像是当初的三人一样,开始畅快的谈论着天下轮回。
不一会狗肉上桌,黄酒温热。张良就问道:“如今你们燕国被灭,你们是不是非常憎恨秦国,毕竟亡国之痛是无法释怀的存在,如果这都能忘,何其悲凉。”
作乐者笑着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的分合之事从来不在苍生穷苦,只存在与王权贵族之间,这样的战斗对于他们来说是自己利益的得失荣辱,对于百姓来说是巨大的代价,也是换个主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