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葛亮之所以否决了魏延的子午谷之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子午谷这种道路太难走了,而且地形太险要。
而且就算是魏延能通过士兵自身携带干粮顺利通过子午谷,他下一个要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要在短时间内攻克长安城才可以,但是长安乃是大城,很难攻打的。
而且子午谷道路崎岖难行,最多只能容许1到2万人行军,这是极限,光靠士兵徒步行军是很难携带太多补给的,一刀两万人去打长安,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这还是建立在魏延可以顺利通过子午谷的情况下,如果半路上遇到敌军的防守或者埋伏,那简直就是去送死。
相比之下诸葛亮的进军路线就稳妥多了,沿着大路推进,这样的话哪怕最后战况不好,也可以退兵回汉中,等待时机。
这种方式可以进退自如,风险小很多。
兵法上虽然有出奇制胜的说法, 但还是以正合,以奇胜这句话就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堂堂正正才是正确的方式,古代的战争更多的还是双方硬实力的对拼。
秦赵长平之战是这样,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失败也是这样,计策什么的只能算辅助,赵王换掉廉颇真的是听信谗言吗?
更多的是廉颇和秦军对峙消耗的粮草太多,赵国国力不行,消耗不过秦国了,在没有足够粮草的情况下,再加上 大量青壮打仗生产能力下降,导致粮食产量不足。
所以在消耗不起的情况下,只能派赵括去主动出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三国诸葛亮北伐失败真的是后主刘禅的原因吗?
北伐失败的本质原因是蜀汉和魏国整体实力差距太大,任凭诸葛亮计策再高明,司马懿和曹真只需要坚守不出,就可以消耗蜀汉的粮草,蜀汉根本消耗不起。
如今白起对李闯的围歼战也是这个形式,李闯被相城的陌刀军以及白起大军两路合围,给困在了官道上,程平的计策就是部队轻装行军转进,抛弃粮草辎重,争取从小道跑路,能跑多少就跑出去多少,保存实力。
不过程平的计划有个漏洞,那就是白起,白起这种人怎么可能让煮熟的鸭子飞了呢?
此时白起正在大帐内召集所有的参谋和各位将军开会,“各位将军,如今我军已经成功将敌军围困在这一段道路之中,此战我军必胜已经是定局,今夜将你们请来就是为了思考敌军接下来可能会做出的决策!”
在沙盘下,敌我双方形势一目了然, 可以说一切情况都在掌握之中。
很快参谋就和那些将军们进行了沙盘兵棋推演,白起扮演的是敌军统帅李闯,推演完了之后,结果让大家所有人都很意外,白起居然成功的带着一部分人跑了!
那些将军都大眼瞪小眼,白起看着沙盘的形势后笑了,“本将已经知道敌军接下来的反应了。”
“还请大帅示下!”
白起捋着胡子笑道,“敌军目前的形势绝对是很恶劣了,敌军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要么选择死守营寨等待援兵支援。”
“要么敌军就会选择逃跑,抛弃所有的粮草辎重,将所有的粮食制成行军干粮,随后抛弃马匹辎重等,在夜色的掩护下轻装行军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