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淮粤四派(2 / 2)

卧室里,王卫国一手握着钢笔,在纸上专注地书写新的菜谱。

实际上,自他穿越以来,除了在丰满园签订合同时那一次外,几乎很少用手书写。

这次书写却意外激发了他的另一个技能:书法艺术。

王卫国伏在桌前笔耕的场景引起了旁边整理衣物后的陈雪茹的注意,她走过来,想要一探究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卫国啊,你的字可不怎么样哦。”

陈雪茹笑着说,看着丈夫歪斜凌乱的字体,仿佛一只蚂蚁在爬行般好笑。

对她而言,男人一直都是全能的存在:厨艺精湛,武艺非凡,枪法独步,心智聪慧,甚至身体条件更是超乎常人。

这样的形象在陈雪茹心里犹如完美的神仙眷侣,无比坚挺可靠。

然而此刻,丈夫拙劣的字迹让她感到惊讶,毕竟世间再完美的人,也有不足之处嘛。

“是我太长时间没动笔了,笔也不太顺手。”

王卫国听了妻子的玩笑也略微羞涩。

事实上,穿越到现代后,大部分工作都依赖电脑,他确实许久未曾亲自动手书写了。

长时间不用,自然生疏了不少;而且在校学习时期,王卫国的字体就不尽如人意。

“不然就让我帮你写好了。”

看着罕见困扰的模样,陈雪茹心底暗暗觉得好笑,同时更增添了疼爱的感觉。

如果王卫四建议让别人写,她会更有信心接手。

“不,这样反而麻烦,菜品做法是我内心所感,描述出来很难保持原样。”

王卫国摇头婉拒,因为菜谱并非一成不变的文本,它是他在脑海中的灵感结晶,菜品烹调顺序是自然生成,需要精心编排整理。

听到丈夫要撰写菜谱,陈雪茹愈发好奇心涌动。

她靠向王卫国,双手环绕在他肩头,兴致盎然地探身一瞧,看见那的确是一张菜谱。

“你是想要收 ** 吗?”

她试探地问道,既然菜谱的目的是教授,无疑表明王卫国有传承厨艺的意向。

“又不是打算终身以厨为业,收徒做什么呢?”

他笑着否定了,感受着背后的柔软和身侧飘来的香味,令他的思绪稍稍游离。

于是,他顺势抱住陈雪茹的腰,让她舒适地坐在他膝上。

拥着温柔的女人和暖洋洋的温度,王卫国再次沉下心意开始书写菜谱。

而陈雪茹则乖巧地倚靠在他的怀中,一边轻轻环抱,一边调整姿态,略带俏皮地追问:“你写这菜谱又是为什么呀?”

王卫国解释说:“这是为了卢学堂的老掌柜,他近期打算去海外创业,希望我帮他整理些餐厅食谱,所以我答应了下来。”

王爱国轻描淡写地说着,手里却没停歇,不断记录着菜单。

栾学堂所需的一应菜品总数并不是太多,总共只有49道菜肴。

这些都是些传统大餐和各个餐饮派系的代表性佳肴,似乎经由精心筛选。

显然,栾学堂在挑选菜品上花了番心思,确保每个都是具有特色的。

在王爱国看来,这些并不成问题,哪怕栾学堂需要数百种菜肴的配方,对他而言也是易如反掌之事。

“老掌柜要去海外么?”

陈雪茹略感诧异,但她认为这种情况倒也不是太出奇。

近年来,许多富豪都前往香江或更远的海外市场。

毕竟在新社会,政策并不对他们友好。

再说,不少富翁本身就有些不明底细的资金来源。

即便那些权势熏天的人物已经遭遇严惩,还是有人担忧自己的秘密曝光,因而选择了离开。

而栾学堂经营饭店,得益于一些大股东的支持,他的丰泽园得以顺利开张。

相比之下,并无旧社会那种压榨性质,但栾学堂终究是个大家族的幕后支持者。

他出于自身考量出外谋发展,在陈雪茹看来,这很正常。

“还要继续在国外开设一家丰泽园?”

“还不定会叫丰泽园,可能会换个其他名称。”

“据说他的目标是打造全球一流的餐馆,让世人领略到华夏料理的魅力。”

王爱国说到这里不禁笑了笑。

“你觉得老掌柜办不到吗?”

看到王爱国的笑容,陈雪茹的好奇心起问道。

虽然在食业界,栾学堂并非大名鼎鼎,但在四九城的商界可是赫赫有名人物。

毕竟他出身于街头的孤儿,最后成为一名伙计,接着创办丰泽园,使之名声在外,成为举城皆知的大饭馆。

这样的传奇人生令人赞叹。

即使年事已高,仍然想再次创业,在海外将中华美食推广全球,反映出近期百年以来民族弱弱的局面所激起的决心,以及人们对自我证明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