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臣子们判断出,哪个是真心实意的支持,哪个又是在借机维护自身利益,后者可以直接剔除。
沈玉卿觉得,当皇帝就是这样。
什么都得当回事,也什么都不能当回事。
臣子也好,儒家也罢,都是用来行使皇权的工具,没了也就没了,但就怕工具会反过来伤及皇权与天下。
议事的效果非常明显,该露头的全部露头。
沈玉卿事先说了,此场议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有些人就是觉得,把儒家逼得北迁,对朝廷没好处,还把大量资源白白送到了沈玉泽手中。
实际上的意图是在于不愿意放弃南方的基本盘。
辽东州马上就要进入酷寒季节。
那帮读书人,又怎么受得了呢。
沈玉卿默默看着群臣的论战,接过太监端过来的温茶。
对于资源流失,他是半点不担心。
北迁总得有个过程,密旨已经到了除辽东州外其余的十三州,内容就是让皇亲们在这帮北迁世家们身上狠狠割肉。
想北迁,朝廷不拦着,但总得留下点买路财。
就算能够安然到了辽东州,他们也被榨的剩不了几滴油。
在论战结束后,沈玉卿记住了吕绩在内八个人的名字。
既不罢官,也不责怪。
而是让三法司冠上了“反对国策”的罪名,夷三族。
统一战线靠言语可不行,得见刀子。
当初推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时,还不是死了不少人。
而现在沈玉卿在没有废除这条国策的前提下,又建立了一条新的国策,取自沈玉泽提出的四个字——重武杀文。
两者有着很极端的矛盾,但却必须要同时推行下去。
要不然,丧失基本盘的就不是儒家,而是大云皇朝。
朝中所有大臣都意识到。
沈家三兄弟,没有一个是个善茬。
昏庸和愚蠢,这些字眼,跟他们完全沾不到边。
沈玉卿作为皇帝的能力毋庸置疑。
沈玉泽在伐妖之战中,一战成名。
沈玉尘百战守辽东,战功卓着,无需多言。
他们仨这一次,也是少有的达成了默契合作。
你一刀,我一刀,该吃肉吃肉,该喝血喝血。
总的来说。
亏的是儒家,不是皇家,更不是天下。
面对飞升者们的种种威胁。
几千年来,人族第一次进行了有效抗争,这也得益于大云皇朝历代先帝的铺垫。
有着不可撼动的武力在为皇权背书。
经过此事过后,身在北凉的沈玉泽,对“重文抑武”的国策,有着更加深层次的认知。
以前只是单纯觉得为天下百姓计。
沈玉卿在镐京里嘎嘎乱杀,自己也在嘎嘎乱杀,沈玉尘守着辽东山海关也是嘎嘎乱杀。
究其根本。
是有诸多武道力量在为他们三个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