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对于苍王是不利状况,人口的大量南迁,只会让他的后勤更加不堪重负。
苍王征集的民兵很多都已经逃跑了,
局势是对于苍王越来越不利。
这迫使苍王不得不赶快做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苍王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等到突破第二道防线以后,他决定放弃所有后勤和辎重,一路杀向京都千灵城。
所以,苍王下了一道死命令,
不顾一切地攻城。
苍王的大军是人数更多的一方,
人数的更多的一方攻城绝对是有优势的,即便是他们占据着防守的优势。
城池没事,但是人坚持不住。
苍王的大军可以轮番上阵,
但是守城的军队只能全天候作战。
而且苍王的攻势可以说是变得十分迅速,他之前的攻势是猛,但是没有猛到这种地步。
可是苍王现在下的死命令是疯狂攻城,退者斩。
苍王大军攻势的突然变奏,让守城的士兵没有反应过来。
加上之前苍王大军的全天候进攻,守军一直绷紧着一根弦,可苍王大军的突然变奏,让他们这根弦崩了。
第二道防线的其中一座城池,还真给他们硬啃下来了,苍王的旗帜插上了城池。
第二道防线并非完全沦陷,但是已经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但苍王的大军面临着左右围攻的境况, 在这时候,苍王按照之前的规划,
当所有民夫和大部分辎重放在了这座城,只带着铁骑,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苍王决定带着铁骑绕开第三道防线,星夜奔袭,直取千灵城。
苍王的战马是整个千灵王朝最好的。
骑兵也是千灵王朝最强的,毕竟他们要在北方抵御来自至少两方面的压力。
北莽王朝不谈之前,千灵王朝跟风陵王朝是处于战争状态的。
同样的还有北方的拓苍皇朝。
风陵王朝和拓苍皇朝哪个都不是好惹的,所以北方的军队,尤其是边境的军队,肯定是千灵皇朝的精锐。
这也算是给自己埋下了苦果。
......
风陵帝则还是处于纠结阶段。
虽然他是皇帝,但奈何他两位老祖不愿意投降,他这个皇帝还真没什么办法。
场面就是风陵帝不断发起投降...
但结果永远都是只有他这个发起人同意投降,另外四票都是不同意。
风陵帝感觉自己脑子里一直回荡着一句话:“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风陵帝的局面比原北莽帝庞盛差多了,哪里都是不同意他投降的声音。
而且这个还不止不同意他投降拓苍皇朝,连投降大乾皇朝都不同意。
由于投降拓苍皇朝的阻力太大,风陵帝试让他的自己人试试看提出投降大乾皇朝。
这只是试探而已,即便他们同意风陵帝自己也不会同意。
原本风陵帝以为他们只是不想投降有大仇的拓苍皇朝罢了。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先是投降大乾,他们也不愿意。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大乾同样夺走了南方的风陵关,不能说没仇。
风陵帝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借助外力,来达到自己投降想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