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不光是风陵帝想要投降。
其实南方的军队也很想投降。
尤其是在风陵关守将武延昭率领四万风陵关守军投降以后。
以至于在江北道的大军还没有开始起兵的时候,韦睿他们就收到了好几份投降书。
这弄得韦睿他们都有点一脸懵逼,他们最近是打算起兵,可这不还没起兵嘛。
难道军中出了叛徒?
韦睿他们也就是想想而已,
在大乾国力蒸蒸日上的情况下,大乾律又能真正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的情况下,
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大乾百姓才是正确且明智的选择,这种选择题正常人都会做。
那就只剩下两个答案,对面的守军是真的想投降,又或者是诈降。
对面究竟是不是诈降?
这个问题还真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风陵又不是东吴,整天有将领想要投降,你都分不清他究竟是真投降还是诈降。
曹操也是这么被黄盖给骗了的。
想了想,韦睿他们决定给这些送来投降书的守将回信,表示愿意接受他们的投降。
他们要做的,只要在大军抵达的时候,开城门投降即可。
时间很快来到三月一日。
江北道、西玄道和栖云道三道共同出兵,征讨千灵王朝和风陵王朝的日子到了。
江北道派出了李晟、李光弼和李牧为指挥的三路大军,配以李存孝、高宠、宇文成都、杨业。
高顺的陷阵营、麴义的先登营、王舜臣的逐日营、张辽率领的狼骑也参与此次作战。
陷阵营和先登营即便是面对骑兵队伍也能发挥出巨大作用。
逐日营则是在掩护士兵攻城之时也会让防守的士兵畏首畏尾。
如果他们想要防守,迎接他们的将会是逐日营以神臂弓、逐日弓射出的箭。
张辽率领的五千狼骑还有他的五千骑兵就不用说了,平原上开冲就完了。
张辽当初在白狼山上第一次以外姓将领率领虎豹骑,带着虎豹骑给蹋顿给冲了。
只要能带着骑兵队伍冲起来,张辽不惧怕任何人。
只要别遇到麴义这种怪东西就好了。
麴义在战场上主打一手无所不用其极,绊马索这些都是常规操作了,扬灰、厉声怪叫都是惯用手段。
因为信息传递过慢,且每次他们打的都是灭国战,对手不了解麴义,总是能给他找到机会。
麴义很有名,但是相比登上潜龙榜的杨业、赵云等人,
还有坐镇后方指挥的韦睿等人,
麴义总是习惯性地被人忽视。
但麴义自己乐在其中,能用就行了。
江北道大都督荀彧坐镇后方统筹调配,奉国大将军韦睿则坐镇风陵关再度分配。
栖云道派出的是战船,顺流而下。
卫青、霍去病、班超和杨素等将乘船顺流向东直达风陵江中段,随后往南。
郭子仪则是留守栖云道,统筹调配。
西玄道那边则是王忠嗣、吴起、韦孝宽带着大军北上,与栖云道的大军前后夹击千灵王朝军队。
只留下赵充国留守西玄道,
李嗣业、高仙芝、明云溪和徐荣均率领自己的军队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