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得很香,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在施粥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灾民前来领取粥。
管家和家丁们始终保持着耐心和热情,他们知道,这一碗粥对于灾民们来说,是生存的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粥棚前的队伍逐渐变短。
温父看着灾民们吃饱喝足,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孟知韵和楚修铭、温慧彤以及石逸风一同走出温府,他们要去查看施粥的情况。
观察片刻之后,孟知韵皱着眉头说道:“这一两日的善举,只能暂时填饱肚子,那他们之后要如何安身立命呢?”
楚修铭回身看着孟知韵,缓缓地开口说:“无妨,军营会在此地征兵,官府也会安置一些,再有的就是到当地商铺,酒家或者富商家中寻找生计。女人们也可以给别人家浆洗衣服为生!”
“恩,如此便好!”孟知韵听着楚修铭的阐述,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她的目光温和而坚定,仿佛对楚修铭充满了信任。
“韵儿,石兄,我们过几日伤好之后就要回去了,出来的时日也不短了。日子久了怕家中长辈担心!”
楚修铭看着几人叮嘱着。
“修铭哥哥,母亲说这次她和我们一起回去,刚好也快过年了,早些过去,帮着姑母一起采买,浆洗岂不更好?”温慧彤兴高采烈的描述着。
楚修铭点点头,“那好啊,如此一来家中就更加热闹了,那我们明日再去街上重新置办一些物品。”
“好啊,韵妹妹我们明日一同前去吧,我也想买些新奇的玩意,带回去给老夫人。”
“好的,我们到时候一起去吧。”孟知韵也想出去采买些纸,原先从家里带出来的已经快用完了,需要及时补充些。
第二日,几人上街准备去采买物品。
“韵儿,你陪我一起去给老夫人买些新奇的礼物吧”温慧彤拉着孟知韵说着。
“她老人家可喜爱年轻人玩的物件了!之前我从你家那边带过来的好些有趣的玩意,她老人家拿去了大半呢?”温慧歪着脑袋说。
“真的吗?老夫人这么可爱的吗?年少时,我经常去外婆家玩,她也是个非常可爱的老人家。我的剪纸技艺好多都是她教的呢!”
“是吗?那之后有时间带你回外婆家,可好?”楚修铭目光灼灼的看着孟知韵。
“恩!”孟知韵轻轻的点点头。
几人说话间,听到马车外一阵嘈杂的声音传来。
此时的街上还是有不少灾民四处流窜,看这样子他们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安置。
见此情景,孟知韵便从随行的马车里拿出一些吃食分给周围的灾民。
然而,食物有限,灾民众多,这一举动很快就引起了大批人的争抢。
场面一度十分混乱,甚至有人为了抢夺食物而大打出手。这使得马车也无法前行,只能停靠在路边。
楚修铭和石逸风连忙上前制止众人,可是丝毫没有起到作用,反而他们的这一举动引来了许多灾民的不满和怨恨。
慌忙间,楚修铭给石逸风使了一个眼色。
接到眼神的暗示后,两人迅速地打开了马车的门,然后一把将里面的孟知韵和温慧彤都拉了出来。
四人一路奔跑,总算甩开了那些人。
此时几人来到了一户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前,楚修铭上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个老者。
看着眼前突然出现的陌生人,老者有些警惕地问:“你们是谁?”
楚修铭连忙解释道:“老人家,我们是路过这里的人,想要在这里暂避一下,可以行个方便吗?”
老者看了看他们,在看到楚修铭等人的穿戴和样貌,猜想几人不可能是流窜在外的盗匪或者灾民,犹豫了一下后还是让开了身子,说道:“进来吧。”
小主,
楚修铭感激地笑了笑,带着众人走进了院子里。
宅中居住的是一对老年夫妇,二人热情地邀请招待着众人,并给他们准备了简单的饭菜。
饭后,孟知韵和温慧彤在房间里休息,楚修铭和石逸风则与农户聊起了天。
通过交谈,他们得知这里也受到了水灾的影响,庄稼被毁,生活十分艰难。
楚修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帮助这些百姓。
于是他回到房间,拿出纸笔,开始给父亲写信。
他将这里的情况一一描述,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楚修铭写完信之后,将它仔细地折好装进信封里,然后小心翼翼地用胶水封住封口。
接着,他抬起头来,目光落在了一旁等待的石逸风身上。
他慢慢地走向石逸风,手中紧握着那封信。
走到石逸风面前时,他停住脚步,将信递给了对方,并叮嘱道:“石兄,麻烦你将这封信速速寄出。”
石逸风接过信,郑重地点点头。
过了一段时间后,石逸风将信件寄了出去,然后他再次回到了之前的农户家里。
他缓缓地走到了楚修铭身旁,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关切,轻声问道:“你现在有什么计划吗?”
石逸风的声音带着几分焦急和担忧,似乎对楚修铭接下来的行动充满了期待。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城中大多是年轻力壮的男人,如果把这些人汇集起来,或让他们参军,或介绍到各处谋事,都是不错的去处。”
“刚才回来的时候想我让温伯父给我们牵来了两匹马,还是回府在做商议吧!”石逸风建议着。
“恩,有理!”他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的目光深邃而专注。
于是,四人拜别了农户,骑上马回到了温府中。
一路上,他们都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