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老朋友来访(2 / 2)

“不至于,不至于的。你要知道我们的外交部门在建国初期迟迟打不开局面,到了六十年代,我们和苏联闹掰了之后,我们外交部几乎没几个外交大使了。我们只能靠着无偿援助,才打开了一点缺口,领导也说了,现在我们是回馈这些抬我们进联合国的兄弟的时候,暂时的付出终将获得回报的。小李啊,你太心急了!咱们内地的建设一直没有停过,你别忘了咱们国家这么多人口,每年消耗的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当领导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即使偶尔有些瑕疵,改过来不就是好同志了么?你说对不对?”老姬语重心长的说道。

“老姬,如果是为我自己,我大可不去操心,一心为家族挣钱不好么?家里十几二十个孩子,我去关心他们是不是更好呢?我的技术国家可以派人去学,但是技术资料是我的,只有真正把学问学到肚子里的人才能真正去创造。我们内地的教育太薄弱了,超过一半的人都被挡了回来,不是我的团队不教,而是他们听不懂基础语言,我为什么重视教育,还不就是希望为国家培养人才么?国外的教科书拿回来了,有印刷的纸张么?宣传部忙着印各种宝书,哪有功夫管课本的事!老姬这不正常,阶级斗争抓了这么多年,还没抓干净么?那为什么不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呢?如果自己做得好,做得对,有一两个反对或者是不同意见的算什么?给执政党提提建议难道不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吗?老姬,全国如果只能听见一种声音,那才是悲哀!你想想,这么多人难道都不思考了吗?难道就真的没有不同的声音吗?每个人终将老去,这是规律,老姬,帮我劝劝领导,让他休生养息,国家需要积累,财富我可以赚,物资的丰富还是要靠政策啊,您请他放开农民的束缚,别再个资本主义的尾巴了,你看看我买的菜,一个月的肉我一天就能吃完,剩下的二十九天我怎么办?孔子都以三月不知肉味而不开心,我也想尝尝牛羊肉的味道啊。”

老姬走了,走的时候很开心,仿佛吃了蜜蜂屎一样。

在家又待了三天,李旭东家里来了客人,在鞍钢时期的老朋友老部下过来看他来了。

“老李啊,你小子除了衣服老气了一点,人咋还是那样年轻?你是不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啊?”黄新民捶着李旭东的肩膀说道。

“拉倒吧,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我的白头发都被我拔了而已。”李旭东挨个拥抱了一下自己的老朋友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领导们怕你想不开,特意把我们几个找回来,过来陪陪你。我们是托你的福,全家团聚了,谢谢,谢谢老李啊,你要是在内地,最好天天不出门,咱们就不用出差了。”黄进心直口快地说道。

“呵呵,我们也没想着瞒你,而且我们这么多人来,不说你小子也一定能猜的出来。最近怎么样?我们可是听说你老婆又换了,你小子到底几个老婆啊?”黄斌不怀好意的问道。

“其实我还行,就是孩子多点儿,快二十个了,要是老婆们聚会,一桌麻将肯定还得好几个站着的。我在想,既然我都这么多个老婆了,是不是该凑个整,干脆来个十全十美算了。”李旭东大言不惭的说道。

“哈哈,你这小体格吃得消?本来就不胖,你别把自己抽干了!”陈浩撇着嘴说道。

“其实都是合法夫妻,这不,老婆刚走没几天你们就来了,都说说,最近怎么样?收入还行不?”李旭东开门见山的问道。

“收入还是蛮不错的,孩子们都当兵去了,就黄进的孩子插队去了。”黄斌说道。

“进哥,孩子去了哪?几年了?”李旭东关心的问道。

“那小子去了滇省,在西双版纳呢,去了四年多,快五年了。”

“叫什么名字?给我当个跟屁虫怎么样?舍得不?”李旭东问的也很干脆。

“我草,进哥,你得请客,赶紧的,烤鸭走起!”几个人都叫嚣着让黄进请客,这特么的他家小子因祸得福了。

“嘁,到了我家让他请客,怎么看不起我啊?咱先喝完这泡茶,一会儿就去,不醉不归怎么样?”李旭东心里闪过几个念头,也明白了是怎么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