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拉拢(2 / 2)

与忻城伯那高大宏伟、气势不凡的府邸截然不同,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所居住之处不过是一个普通寻常的小院。

弘光帝得以登上皇位,韩赞周作为南京守备太监,在其中有着定策之功。然而,弘光帝即位之后,却全然不顾朝政,整日沉溺于酒色之中,尽情享乐。韩赞周秉持忠诚勤慎的品德,自然无法容忍弘光帝的这般行径,多次对其进行直言劝谏。可弘光帝哪里肯听从他的忠言,反而借故寻了个由头,将韩赞周打发出去,并用卢九德取而代之。

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与庇护,韩赞周的境遇一落千丈。他不仅只能屈居于这狭小普通的小院之中,而且在官场之上,昔日的门庭若市早已不复存在,如今竟是无人与他往来,可谓是受尽了冷落与孤寂。

崇祯的亲笔书信送至韩赞周手中时,他不禁感动得老泪纵横,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簌簌落下,哽咽着说道:“皇爷竟然还记得老奴,老奴愧对皇爷啊!”

“大伴,此非你之过。”朱戈见状,赶忙笑着上前安慰他道,“陛下对我说,韩大伴忠诚勤慎,当为群臣之楷模!”

“老奴愧不敢当!”韩赞周连忙谦逊地说道,心中却因崇祯的赞誉而倍感温暖与欣慰。

“此次皇位之争,不知大伴意下如何?”说了几句寒暄宽慰的闲话之后,朱戈神色一正,严肃地问道。

“老奴本就是皇爷简拔之人,自然是心向皇爷。”韩赞周毫不犹豫,神色庄重地说道,“更何况那弘光整日里纵情酒色,根本不理朝政,这大明朝若是交给他,迟早要亡国!只是……”

“只是什么?”朱戈追问道,目光中透着关切与疑惑。

“只是老奴希望皇爷能少做杀戮之事。”韩赞周犹豫了片刻,缓缓说道,“我大明如今只剩半壁江山,实在禁不起折腾啦……”

“大伴,此时陛下早已经考虑到了,否则也不会派我来此。”朱戈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安抚之意。

“皇爷已经想到啦?”韩赞周惊喜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那朱大人这次来可是有用得上我的地方?”

“正是!”朱戈说道。

“快快讲来!”韩赞周急切而兴奋地说道。

“韩大伴,你只需如此如此……”

——

此时的南京城内,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流涌动。钱谦益手持书信,眉头紧皱,看着面前的学生,心中满是纠结与忧愁。

来人自然是侯方域,而这封信乃是史可法的亲笔信。信中的内容清晰明了,乃是让他速速反正,积极联络城中文武大臣,迎接崇祯帝归位。

听侯方域之言,这可是崇祯为他特意争取来的难得机会。倘若他能成功联络百官,营造出浩大的声势,即便不能亲手打开城门迎接崇祯进城,但只要能在崇祯入城之时造出声势,亦可算是立下一功。如此一来,便为下一步东林党东山再起创造了有利契机。

可钱谦益此刻却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内心充满了恐惧与担忧,不敢轻易出手。一来,他这个礼部尚书之位乃是通过上书给马士英歌功颂德而获得的,此等行为实乃气节有亏,也正因如此,他在东林党中已然失去了众多支持与拥护;二来,他深知暗中联络百官乃是极为危险之举,一旦被弘光帝察觉,必定会招来杀身之祸。

这便是钱谦益的本性,此人虽在文学领域地位崇高,否则也难以成为东林党党魁。然而,在私德方面,他却人品低下,毫无原则立场。此前毫无底线地歌颂马士英已然是失了节气,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后来降清之举更是成为其一生都无法抹去的污点。

“老师,督师之言,你考虑得怎么样了?”侯方域见钱谦益看完书信后,久久陷入沉思,神情有些发愣,忍不住开口问道。

“容我再考虑考虑,如何?”钱谦益眉头皱得更紧,面露难色,说道,“朝宗,你一路奔波,必然也十分疲倦了,且先去休息休息吧……”

钱谦益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做个缩头乌龟,暂且按兵不动,只等着事情有个明确的结果之后再做打算。毕竟如今东林党人,如姜曰广、高宏图、刘宗周、张慎言等人,或被闲置,或遭贬官流放,或已致仕归乡,而且这些人对自己亦颇有微词,他实在是无计可施,不知该如何是好。

“老师,学生这次回来本想与好友相聚一番,今日就不打扰您了。”见钱谦益如此,侯方域心中失望至极,只能暗自叹息,无奈说道。

“那阮大铖对你怀恨在心,在这里你还是小心为好……”钱谦益不忘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