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柠说,您回程那日带几株棉花回去,种在园子里头,让圣人日日能瞧见。”
吴大监心喜,一想又有些担忧,“这路途遥远,又颠簸,这东西可挨得住啊?”
这一问,几人都看向青柠。
青柠道:“大翁,挨得住的。我会用陶盆装好,你们回去的路上只需看顾些便好,这东西倒是没那么娇气。”
“好好好~那敢情好,你安排妥贴,倒时奴一定仔细看顾着,定不让它有闪失。”
“好了,您这一趟也不容易,年纪一大把了也没安排底下的孩子来,还非要亲自跑一趟。”
于老爷子看着他有些无奈。
“唉哟,可不敢如此,我这哪里辛苦了就。”
“行了,你这老货。即来了,就在此处好好歇歇。明日我再领你四处看看,这地方真真是好极,将来你若退了,也可来此定居。”
吴大监连连应是。
晚上,村里特地请了食珍阁的几位大师傅过来掌勺,将这两年的新鲜菜样都做了一遍。
村里人高兴,又自发的买了烟花,还请了戏班子,将那出名的新戏演了一回。
“吾今日可真是拖了圣人的洪福了,这吃的喝的看的玩的,我也算是领教了。”
吴大监如何不高兴,这村民们爱戴陛下,如此郑重!
对他们也是恭敬,他这回还真是来值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住 在村里头的几日,于老爷子带着他瞧了学堂,看了孩子们每日如何上课、习做。
又带着他瞧了这路修得如何,村里头做些什么规划建设。
镇上、县城的风土人情,薛竟堂还将县城的规划县志等等,也细说给他听。
吴大监都仔细记下,这些他可以回去说给圣人听的,还让薛镜堂将这规划图纸等又临摹了一份,让他带回。
在这处待了几日,他虽忙倒也是难得的轻松惬意。
回程那日,瞧见装了满满三马车的东西,他都有些惊讶了。
“怎么这么多的物件?”
村长躬身上前,笑道:“这些都是乡民们自家的一些东西不值钱,还请大监万不要嫌弃。”
“这也太多了,如今日子虽好了些,可也不能如此破费才是。”
他哪里愿意收他们的东西,他倒不是那眼皮子浅的人。
村长一时无措,打眼看着于老爷子等人。
于老爷子开口道:“收下吧,村民们的一片心意。难不成你是嫌弃这些上不得台面?”
“哪里话来,于公您这话可是折煞老奴了。”
“这里前两车是给陛下与皇后的,那最后一车是村民们单给你们的,都是些小玩意儿跟吃食,就算陛下问起来也无伤其类。”
吴大监心里感动,对着众人连连道谢。
青柠安排人特制了几个陶盆,挖了十株棉花,又交待了如何养护,这才小心装进马车。
吴大监特安排了个小内监日日看着。
临去前,青稞又往吴大监的马车里装了十来盒点心吃食,这些都是耐放的让他们留着路上吃。
一行人来时匆匆,归去时虽也匆匆,但却是多了些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