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西北局势,龙兴之地(2 / 2)

风澜策 鱼不飞 1440 字 2个月前

一门三侯爷,贾氏足以跻身于最旺盛士族行列。

仅就名望而言,贾氏仅次于周李两家。

第五站张掖郡。

到张掖,已经基本远离李氏势力辐射范围。

这里地方不大,世家不多。

只有和氏、袁氏两家。

这两家还都是外来户。前朝中叶,和氏与袁氏先后由关内迁徙至张掖,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两家已是当地唯二的豪强。

和氏善征伐,将星如云。

袁氏善谋略,人才济济

两家经年世交,代代联姻,早已不分彼此。

如今张掖郡守为袁氏家主。

第六站酒泉郡。

酒泉比张掖广博了许多,此地已远离中原腹地,只有两姓望族。

黄氏,祖上乃淮阳人士,前朝开国时期迁徙至此地,深耕三百年,乃酒泉之最,任太守。

小主,

竺氏,祖先本是天竺人,自前朝之前迁徙而来,后归化前朝,自称竺氏。极善经商,乃巨富之家。

第七站西海郡。

西海是个内海,还在酒泉北边。属于大乾边疆,其地理环境比之黑山还要恶劣,多为草原、荒漠,不利于大规模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当地百姓能活着都算是上苍恩赐,压根就形成不了具有强大经济基础和政治影响力的世家大族。

不过,此地是两不管地带。

太穷了大乾不想管,隔着个西海戎狄管不了。

是以,此地盗匪盛行,水贼多如牛虻。无数倒爷在此地扎根,往来中原与北蛮,倒卖人口与盐铁。

第八站敦煌郡。

敦煌在酒泉西边。

原本有个大族索氏。前朝开国时,自巨鹿郡迁徙至此,累世官族。前朝末年因当代宗主犯了天子忌讳,被夷了三族。

对,就是李伯检的老泰山。

现今,敦煌能算望族只有一个张氏,为安定张氏分支。于前朝末年迁徙至此,一来就好勇斗狠,迅速站稳脚跟。其当代家主张虎常自比李斛,称敦煌张氏乃小西凉,也学着建了个小龙宫。

还有一个自大乾开国后刚起势的令狐氏。

这令狐氏原本并不是一家一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因周定旧将令狐茂获封敦煌太守而来。

彼时令狐茂初到敦煌,为了对抗已站稳脚跟的张氏,不得已之下收拢了大量异族,赐姓令狐。

这政策运营了十年,导致如今在敦煌,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姓令狐。影响力是有了,不过其不像家族,更像个帮派。

第九站,也是凉州最西北。

吴老六的大本营。

黑山镇,真正的龙兴之地!

Ps:

这一章有些水,老鱼先躬身抱拳。

‘各位观众老爷,我错了!’

接下来要开大剧情,事关李氏东出和吴翟东进,西北是重中之重,局势不讲清楚老鱼怕大家看着迷糊。

本章有些枯燥,可看可不看。

老爷们可以先打个书签,后面见到有不认识的世家可以回来找根源。

另外求个助...

众所周知,老鱼是个起名废。这么多世家,每家至少要三四个人名,各位老爷有想法的可以踢我。

最后,能看到这的都是自家老爷们,各位老爷有空的话能否帮忙点点评分。

鱼,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