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小侄女回来啦!(2 / 2)

红楼御猫 橘猫不是猫 2512 字 2个月前

不一会,小奶娃醒了,哇哇哇哇大哭了起来。

「这孩子嗓门倒挺大,身子骨健康。」

老太太养过的孩子太多了,熟练地抱着小奶娃逗着,片刻后孩子就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王熙凤见老太太很喜欢闺女,心中的忐忑去了三分。她曾经还想着自己第一胎没生个带把的会被嫌弃,不想京里的老太太也好,南疆的公公也罢,都往金陵送去了大量的补品、珍宝。

特别是赦大老爷,不知从哪弄来了一箱箱的珠玉宝石,说是他没办回来,这些都是给孙女的满月礼。

王熙凤陪着老太太说笑,门子来报有一老一小两人前来求见琏二奶奶,那人说他们是王家的族人。

这倒是稀奇了,王家的族人竟然跑来荣国府求见王熙凤,不去县伯府见王大伯爷。

「还真是巧,你刚回来就有人跑来求见,那就去见一见吧。」

老太太起了好奇

心,又是孙子孙媳妇带着曾孙女回府,正高兴着,吩咐王熙凤去看看。

等丫鬟带着那一老一少进了府,王熙凤在自己屋中见到了两人。

等弄清楚这刘姥姥一家不过是与王家连过族谱的远亲,因今年天旱庄稼歉收,没了办法来京城求助,便想给些钱粮打发了事,不想刘姥姥无意间提及了一桩事引起了她的注意。

她让平儿去找贾琮过来,见这祖孙二人还饿着肚子,就吩咐厨房送一桌饭菜过来……

「刘姥姥从王平口来的京城?那岂不是要走上两三天?」

贾琮来后问清了刘姥姥一家的居所,惊讶的看着端着碗猛扒拉米饭的板儿,惊讶的问道。

刘姥姥虽说腹中饥饿,却仍顾忌贵人的观感,放下了筷子:「贵人去过王平口?可不是走了两天,这还是半道遇上了一户好人家,搭了人家的马车。要不然老婆子得带着孙儿走上三四天哩。」

若非即将断粮没有着落,刘姥姥哪会舍得让乖孙受这苦楚。便是昨夜,他们祖孙也是在一间山神庙中借宿,苦苦挨了一个晚上。

刘姥姥没有隐瞒,特意挑了路上的艰难给贾琮说了,若能能让贵人可怜一二,多借些钱粮也是好的。

贾琮的确起了可怜,不过不仅仅是对面前的这对祖孙,而是王平口遭了难的人。

自去年京营大队大队的主动出击,荡平了京畿的匪患后,很少再听说天子脚下会有百姓遭匪灾了。

可土匪这种祸害,往往不一定是拿着刀剑祸害人的。

王平口隶属房山县,今春春旱严重,王平口又是西山脚下,田产本就不高。八月缴纳了今年的秋税后,原本所剩粮食不多,但熬一熬也足够熬到明春了。

不想上月初,包括刘姥姥一家,共计三个村子在内的百姓田产都遭了水灾。

今年北地干旱的厉害,又哪里来的水灾呢?王平口北侧有一条河,名为干河,经年不息。

九月初七,干河突然决堤,淹没了周边大量的土地。刘姥姥一家所在的小王庄就在干河边上,一夜之间房屋被漫出河堤的水给泡了。

像粮食这种不能见水的东西,哪怕捞回来了不少,可早就发了霉不能食用。

王平口的里长老爷「发了善心」,允许里中百姓用田产抵押,借粮度日。

九出十三归,估计等到要还粮的时候,王平口的土地,大半要归里长老爷了。

「老婆子知道这是个活命的办法,可老婆子也知道,没了地,女婿一家怕是要给里长一家当家奴了。」

刘姥姥自家是怎么败的?还不是儿子沾了赌,将家中土地卖了个干净,最后死在了赌场中。

没了地的人,当佃户根本填不饱全家人的肚子。到最后只能把自己一家卖进里长家,当人家的家奴,来换一碗饭。

小主,

可板儿聪慧,她还想着过两年送外孙去学堂,拼上一场呢。

「里长虽也是王家人,可人家是县伯府正经的族人。老婆子曾舍了脸皮去求过里长,可……唉!思来想去,老婆子只能来求二奶奶,当年板儿他爷是跟大老爷连过宗,还请二奶奶看在大老爷的面上,施舍一二,老婆子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板儿被人签了契,丢了祖宗的脸。」

刘姥姥口中的大老爷,乃是王熙凤的亲父,原本王家真正的继承人。

王熙凤见刘姥姥说的老泪纵横,眼看就要挪开椅子给她跪下,忙扶住了说道:「姥姥都说到这儿了,我哪能看着你们饿着肚子卖身为奴?先不说这些了,瞧着孩子都吓得不敢吃饭了,你们祖孙先吃饭,我这就让人去准备些钱粮,到时送你们回去。」

为防刘姥姥祖孙不自在,王熙凤与贾琮去了他处,只留平儿在屋中

用饭。

「琮哥儿,那王平口的里长我有印象,他当年是我爹的亲兵头领。」

王熙凤这么一说,贾琮就明白了叫他来的用意。原以为王熙凤是说决堤的蹊跷,不想是让自己帮她查她爹战死的事情。

贾琮点了点头后,又疑惑的问道:「嫂嫂不跟二哥说这事?」

「这事当然要跟你二哥说的。」

王熙凤熟练地搓了搓贾琮的脑瓜,幽幽说道:「不过咱们不能明着查,王平口干河大堤决口决的蹊跷,青藤先生明察秋毫,不妨请青藤先生查一查此事……」

贾琮对刘姥姥一家还是很有好感的,王熙凤因为其父的关系,嘱咐府中的管事准备了三马车的东西,粮食、布匹、肉食等物足够他们一家安然度过这一次的困境。

「这银子姥姥藏好了,粮食我不敢一次给你太多,要是不够了你就遣人送信,或是直接来府中找我。」

刘姥姥当然知道王熙凤的意思,粮食若是给多了,庄子上的人知道来借粮,她借还是不借?

倒是这二十两银子,哪怕粮食又被大水冲走了,也足够他们一家撑过几日,来京城求援。

贾琮也掏出荷包,将里面十余两的碎银子倒了出来,塞给刘姥姥:「老人家也说了,板儿聪慧,不能耽误了。这银子你拿着,让他去学堂开蒙。对了,十一叔,你去书房取一套四书五经来,再收拾些笔墨纸砚……」

「使不得、使不得,二奶奶给的银子足够了。」

刘姥姥不是贪心之人,见贾琮又是送银子又是送书送笔墨,连连推拒。

贾琮强塞给她,转身就走:「嫂嫂给的是她的,这是小爷赏板儿的,拿着!行了,嫂嫂我先回去跟大姐儿玩,等一会十一叔就会把东西送过来的。」

王熙凤拉住了又要跪下的刘姥姥,笑了笑:「琮哥儿有的是钱,圣人老爷与陛下见天赐下金银,他花都花不完,他给你你就受着。」

刘姥姥看着「横行霸道」迈着腿儿往府中走的贾琮,感激的叹道:「贵人的名号老婆子就是在乡里都听到过,人们都说御猫大人将来是要当宰相的,到时候我们这些老百姓就有福了!」

老太太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