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心猿妒木母与魔主计吞禅(1 / 2)

七律赞《<西游记>第 85回的周易哲学解析:心猿妒木母与魔主计吞禅》

《七律·赞<西游记>第 85 回解析》

西游妙谛此回详,周易哲思蕴华章。

心妒木母情堪叹,魔吞禅机计未央。

乾坤万象书中隐,离坎诸般意内藏。

深度剖析明至理,奇文共赏韵悠长。

诠释:

这首诗是对《〈西游记〉第 85 回的周易哲学解析:心猿妒木母与魔主计吞禅》的赞美。

诗中说在这一回的详细解析中,蕴含着丰富的周易哲学思想。“心妒木母情堪叹”描述了孙悟空嫉妒猪八戒的情节,让人感叹其中的情感纠葛;“魔吞禅机计未央”则指出了妖怪设计谋害唐僧师徒的计谋,展现出其无穷的智慧和手段。“乾坤万象书中隐,离坎诸般意内藏”表示在书中隐藏着天地间的各种现象,以及离卦、坎卦等所包含的诸多含义。最后,“深度剖析明至理,奇文共赏韵悠长”强调了这种深度解析能够让人明白其中深刻的道理,这篇奇文值得大家共同欣赏,其韵味悠长深远。

一、《<西游记>第 85回的周易哲学解析:心猿妒木母与魔主计吞禅》

《西游记》第 85 回“心猿妒木母,魔主计吞禅”,是一个充满了奇幻与哲理的篇章。通过周易哲学的视角来深度解析这一回,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宇宙规律。

在这一回中,我们看到了唐僧师徒与灭法国国王之间的纠葛。灭法国国王因一时嗔怒,许下杀一万和尚的恶愿,这反映了人性中嗔怒的一面,而嗔怒往往是导致人们陷入困境和错误决策的根源。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看,嗔怒对应着“离卦”中的“火”性,火性猛烈而易失控,如同国王的怒火一般。

而唐僧师徒的到来,如同一场对国王心性的考验。孙悟空的机智与果敢,体现了“乾卦”中刚健有为的精神。他以巧妙的方法应对国王的刁难,展现了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力量。猪八戒的贪婪与好争,则体现了“坎卦”中险陷的特性,他在面对财宝和权力时的表现,反映了人性中容易被欲望所左右的弱点。

同时,这一回中还出现了妖怪偷走唐僧师徒行李的情节。这可以看作是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如同“巽卦”中的“风”,无形而又无处不在,随时可能扰乱人们的心神。然而,唐僧师徒始终坚守正道,不为外界所动摇,这体现了他们内心的坚定与执着,符合“坤卦”中柔顺宽厚的品质。

心猿妒木母的情节,更是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情感。孙悟空对猪八戒的嫉妒,反映了人性中存在的攀比和争胜之心。这种心理在人际关系中时常出现,而周易哲学告诉我们,要学会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成就,避免因嫉妒而产生的内耗和矛盾。

魔主计吞禅的情节,则展现了邪恶势力的狡诈与阴险。魔主的计策如同“艮卦”中的“山”,看似坚固不可破,但孙悟空等人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最终战胜了魔主。这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被表象所迷惑,勇往直前。

从整体上看,《西游记》第 85 回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人物,展现了周易哲学中阴阳相生、刚柔相济、动静有常等核心观念。它告诉我们,人生如同一场修行,我们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此外,这一回还提醒我们要警惕嗔怒、欲望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培养内心的坚定与平和。同时,要善于应对外界的干扰和挑战,不被困难所吓倒,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这一回中汲取许多启示。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要像孙悟空一样勇敢地面对,不退缩、不放弃;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成功时,要学会欣赏和祝福,而不是嫉妒和怨恨;当我们面对外界的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总之,用周易哲学来深度解析《西游记》第 85 回,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这一回的内涵和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角度和人生智慧。它让我们明白,无论在小说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心,以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

二、《西游记》第85回的部分原文与白话文:

原文

话说那国王早朝,文武多官俱执表章启奏道:“主公,望赦臣等失仪之罪。”国王道:“众卿礼貌如常,有何失仪?”众卿道:“主公阿,不知何故,臣等一夜把头发都没了。”国王执了这没头发之表,下龙床对群臣道:“果然不知何故,朕宫中大小人等,一夜也尽没了头发 。”君臣们都各汪汪滴泪道:“从此后,再不敢杀戮和尚也。”王复上龙位,官各立本班。王又道:“有事出班来奏,无事卷帘散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话文

话说灭法国国王早朝时,文武百官都呈上奏表,请求国王赦免他们失仪之罪。国王说他们礼貌跟往常一样,并无失仪之处。众臣说不知为何,一夜之间头发都没了。国王拿着奏表,走下龙床对群臣说,宫中众人的头发也都没了。君臣们都流泪,表示以后再也不敢杀和尚了。国王重新回到龙位,官员们各归其位,国王又说有事就奏报,无事就退朝.

原文

只见那武班中闪出巡城总兵官,文班中走出东城兵马使,当阶叩头道:“臣蒙圣旨巡城,夜来获得贼赃一柜,白马一匹。微臣不敢擅专,请旨定夺。”国王大喜道:“连柜取来。”二臣即退至本衙,点起齐整军士,将柜抬出。三藏在内,魂不附体道:“徒弟们,这一到国王前,如何理说?”行者笑道:“莫嚷,我已打点停当了。开柜时,他就拜我们为师哩。只教八戒不要争竞长短 。”

白话文

这时,武班中走出巡城总兵官,文班中走出东城兵马使,在台阶下叩头说,昨夜巡城查获一柜贼赃和一匹白马,不敢擅自处置,请国王定夺。国王大喜,让他们把柜子抬来。柜子里的唐僧吓得魂不附体,问徒弟们到国王面前该如何解释。孙悟空笑着说别嚷,他已安排好,开柜时国王会拜他们为师,只是让八戒别争。

原文

八戒见总兵官牵着马,走上前咄的一声道:“马是我的,拿过来!”吓得那官儿翻筋斗跌倒在地。四众俱立在阶中。那国王看见是四个和尚,忙下龙床,宣召三宫妃后,下金銮宝殿,同群臣拜问道:“长老何来?”三藏道:“是东土大唐驾下,差往西方天竺国大雷音寺,拜活佛取真经的。”国王道:“老师远来,为何在这柜里安歇?”三藏道:“贫僧知陛下有愿心杀和尚,不敢明投上国,扮俗人,夜至宝方饭店里借宿。因怕人识破原身,故此在柜中安歇。不幸被贼偷出,被总兵捉获抬来。今得见陛下龙颜,所谓拨云见日。望陛下赦放贫僧,海深恩便也.”

白话文

八戒看到总兵官牵着马,上前大喝一声说马是他的。吓得那官员跌倒在地。师徒四人站在台阶上,国王见是四个和尚,忙下龙床,召集三宫妃后,下殿同群臣一起询问长老从何而来。唐僧说他们从东土大唐来,要去天竺国大雷音寺取真经。国王又问为何在柜中歇息,唐僧说知道国王要杀和尚,不敢明着来,扮成俗人在饭店借宿,怕被识破所以躲在柜中,结果被贼偷出,被总兵抬来,希望国王赦免.

原文

国王道:“老师是天朝上国高僧,朕失迎迓。朕常年有愿杀僧者,曾因僧谤了朕,朕许天愿,要杀一万和尚做圆满。不期今夜归依,教朕等为僧。如今君臣后妃发都没了,望老师勿吝高贤,愿为门下。”八戒听言,呵呵大笑道:“既要拜为门徒,有何贽见之礼?”国王道:“师若肯从,愿将国中财宝献上。”行者道:“莫说财宝。我和尚是有道之僧,你只把关文倒换了,送我们出城,保你皇图永固,福寿长臻。”那国王听说,即着光禄寺大排筵宴,君臣同拜为师,即时倒换关文,求三藏改换国号.

白话文

国王说自己有眼无珠,曾因和尚谤他而许愿杀一万和尚,没想到如今归依佛门,愿拜唐僧为师。八戒问有何拜师礼,国王说愿献国中财宝。孙悟空说不要财宝,只要倒换关文,送他们出城,就能保国王江山永固。国王听后,让光禄寺大摆筵席,君臣一同拜唐僧为师,倒换关文,并请唐僧改换国号.

三、用周易哲学从几个方面深度解析《〈西游记〉第 85 回》:

阴阳平衡

在这一回中,心猿(孙悟空)与木母(猪八戒)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阴阳的体现。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体现了阴阳平衡的理念。

《〈西游记〉第 85 回中的心猿与木母:周易哲学视角下的阴阳关系解析》

在《西游记》第 85 回中,心猿(孙悟空)与木母(猪八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微妙的变化与互动。而从周易哲学的深度来剖析,这种关系可以被视为阴阳的生动体现。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完美地诠释了阴阳平衡的深刻理念。

心猿,即孙悟空,代表着阳刚、勇猛和智慧。他拥有通天彻地的本领,是取经队伍中的核心力量。他的存在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充满了活力与激情。而木母,也就是猪八戒,则象征着阴柔、慵懒和贪食。他性格中的这些特点,与孙悟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