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富城的大哥在张家长大(十五)下(1 / 2)

张胜见拉来的木头晒得差不多了,找来了几个瓦匠,按照每天二十个铜板算工钱,他和自己的几个弟弟当小工,先把房子垒起来,四间房子盖的宽宽大大,上梁这一天,张胜让二妮儿在家做饭,二妮儿买了几斤肉回来,做了几个菜,把爹娘和保长也叫来,连干活的一起吃了上梁饭。

二妮儿不敢耽误集市卖土豆和鸡蛋的生意,那是他们俩生活的来源,也是盖房子所用之需,第二天又去集市了。这些天二妮儿也很辛苦,除了每天卖土豆,还要去收,收回来再去卖,鸡蛋是捎带着收回来卖的,生意也算不错。

三个瓦匠加张胜哥四个,用了四天时间全部垒起来了,上梁后上了椽子和破开的板材,上面又上了厚厚的房泥,房泥上面盖了瓦。村里的乡亲们看张胜盖新房都来观看,见张胜的房子盖的气派,院墙高大。

都羡慕的很道:“你看人家张胜家的房子盖的那叫一个气派,恐怕全村就此一家了。”“人家做生意赚了钱,才盖的起这么好的房子。”“啥时候咱们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算是烧了高香了。”同村的周氏往常见二妮儿回来待答不理,看二妮儿盖了新房,老远就和二妮儿打招呼道:“张家侄媳妇啊,回来啦,今天的生意不错吧,卖了多少钱,跟俺说说,赶明俺们也去卖土豆行不?”

二妮儿说:“土豆不值钱,卖不了几个钱。”“那你们咋把房子都盖起来了?”周氏道。那是前些年在外边干伙计积攒的一点钱,这回都花完了,还借了些钱,要不是二弟要娶媳妇也不会这么急的盖房子。

周氏撇嘴道:“花完了再挣嘛,你是怕我借你钱咋地,不带这么小气的。”二妮儿不搭腔回了自己家。

把牛车卸下来喂上牛就回屋做饭,等张胜哥几个回来,张胜回屋对二妮儿说:“房子盖完了,里外的墙泥也抹完了,今天就可以结工钱,我手里没钱,差不多要八十个铜板吧?”

二妮儿道:“这些天卖的钱差不多能够,主要还买了些东西,要不应该还有富余。”张胜两人吃完了饭,二妮儿收拾停当,两人把钱袋子倒出来数了数,还真是刚够付瓦工的工钱。

张胜道:“明天我去找柳木匠做门窗,一个窗户是四十个铜板,一个门是五十铜板,院子的大门要一百个铜板,这几天卖的钱都攒着,后面还要打几件家具。”

张胜家的房子除了没安门窗,基本就绪,张胜就等柳木匠把门窗做好装上,再粉刷一下就大功告成了。刚盖好的新房子里面墙壁都是湿的,要晾几天,等干了再粉刷白墙,这些天张胜把院子里的地翻了翻,浇上水,种了些菜。

盖了房子除掉猪圈和院子还有一亩多地,张胜只能因时种点大白菜、大葱和萝卜等小菜。光那片地张胜和哥几个整整忙了七八天才种完。柳木匠做的门窗已经安装完毕,买玻璃也是很贵的,张胜决定只把主屋和堂屋装上玻璃其它屋子都用纸糊。在当地只有镇上大地主家才舍得用玻璃做窗户,一般人家都是用纸糊窗户。玻璃可是稀罕物,张胜在地主家帮佣时见过,知道玻璃对屋里光线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想给自己家安上玻璃。他到镇上去了几次也没见有卖的,于是,找到原来帮佣的管家问了在哪里能买到玻璃,管家说是东家托人在城里带来的,他知道当时买玻璃是量好窗户上每个框的尺寸的,所以,也量好了要买玻璃窗户的尺寸,一一记下来。张胜赶着牛车装了一车土豆拉到城里,卖了个合适的价钱,找到玻璃铺,把玻璃剌好一层一层的垫好,小心奕奕的赶回村,自己把玻璃装上,把玻璃店给的腻子刮在窗户上,没有油漆刷窗户框,为了保护窗户,张胜用桐油刷窗户框。村里人都来看张胜的家和新房子,参观他家明亮的屋子,有的看了道:“哎呦!张胜你这新家赶上地主家了。”“张胜,你换了新家也该换老婆了吧。”“张胜你这屋里明晃晃的,你跟媳妇在屋里睡觉的时候都看得真真儿的,那不臊得慌?”有人听了哄堂大笑道:“张胜,你不如糊上纸的好嘞。”大家七嘴八舌品评着张胜的新房。

张胜也不多话,任人品评,自己该干啥还干啥。房子收拾好了,张胜让张神仙给选了个好日子,这天一大早,张胜把自己家的东西都装上了牛车,拉到新家,一进院门放了一卦鞭炮,几个弟妹帮着把东西搬进了屋子。本身也没多少东西,一牛车都没拉满,就是张胜两人自己买的两床被褥,一口大锅,一口中锅。两个碗两双筷子一个盛饭勺子,一个菜刀,一个擀面杖,一个泥瓦盆,一个面板。屋里没有任何家具,张胜打算请柳木匠给打几件家具。

张胜把锯下来的好木料拿到柳木匠家做家具,不好的自己留着做几个小板凳和小吃饭桌子,钉个猪食槽和鸡食槽。柳木匠也不负众望,给张胜打了一个炕柜,两口箱子,一个八仙桌,四把椅子。还剩了些木料,张胜抵了工钱,又给了柳木匠一块大洋。正常情况木匠都是在主家做木匠活,主家管饭。在本村做就为了方便在自家做,主家不管饭多给点工钱或粮食,张胜没有粮食只好多给些钱。炕柜装被褥和衣服,箱子装粮食不招老鼠。

小主,

张正把张胜原来住的老房子重新粉刷了白石灰,借着张胜让柳木匠打家具时,顺便给张正打了一个炕柜一个八仙桌四个板凳,张胜没要钱算是给张正的结婚礼。张正让大哥帮着锯了不少树说:“给三弟和四弟把木料提前准备好,等结婚时好用。等树晒干,老三和老四没事自己把树破成板材,留着将来好用。”

张正结婚的日子快到了,张母给两人准备了两床被褥,其他什么也没有给,因三妮儿是寡妇再嫁张家什么财礼也没给,三妮儿娘给陪送了两个大樟木箱子,结婚这天本来张母不打算办席面,张正不干,张母只好叫了保长和几个亲戚来吃了顿饭,算是请客了。三妮儿曾经嫁给朱山豹时留下了一些金银首饰和钱,三妮儿都自己收着,嫁到张家后带到了张家自己藏着没叫张家人知道,结婚半年三妮儿让张正买地自己盖房,张正不想出去,三妮儿非要搬出去,张正拗不过只好去找保长划了一块地,大概一亩多地离着张胜家不太远。

三妮儿很高兴,张正盖房子可不像张胜那么辛苦,人家从打井到盖房完全是请工来干,而且盖完了房子,三妮儿又买了四十亩地。每年收租金,三妮儿家里还顾着两个长工和一个佣人,不像二妮儿俩人那么辛苦,起早贪黑的早出晚归挣点辛苦钱。三妮儿和张正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干,光租金都吃不完,只需要张正每天盯着人干活就成。三妮儿还想在镇上买个铺面租出去,手里有闲钱不怕没地儿花。张母见三妮儿这么有钱紧着巴结,今天送几个鸡蛋,明天送碗肉,后天送碗凉粉。三妮儿心里有数知道婆婆的用意,只是不说穿,还哭起穷来道:“钱都花光了,买菜都没钱了,连件像样的衣裳都穿不上。”

张母见在二媳妇这沾不着便宜,把脸一翻跑到三妮儿家道:“我现在身体不舒服,要去找先生瞧病,你们都要拿钱。”三妮儿左翻翻,右翻翻,翻出几个铜板道,就这些了,你都拿去吧。张母见在二儿子家讨不着便宜,便到大儿子家去闹,二妮儿看婆婆过来又哭又闹的要钱看病便从兜里拿出一百个铜板给婆婆,张母见大媳妇好说话,便老跑到大儿子家来哭穷,每次总能要到好处。见二媳妇是个铁公鸡,二儿子也不替自己说话,很生气对着二儿子道:“养你这么些年,白疼你了,你过得那么滋润,手指头缝漏一点都够我们吃的了,你却丁点不漏,一对铁公鸡。”张正很无奈的看着娘道:“那都是人家自己带来的,又不是我的,我说了不算。”

过了一夜,第二天,天刚亮就听见村外有马达的声响,张胜没在意,起来和往常一样,出去到院外的茅子撒泡尿,正往院里走看见远处来了一队穿军装的人,仔细一看,是日本人打着太阳旗正往这边走来,张胜赶紧跑进院子关上院门,从门缝往外瞧着,看这队人马走远了,才喘口气回屋了。

张胜见拉来的木头晒得差不多了,找来了几个瓦匠,按照每天二十个铜板算工钱,他和自己的几个弟弟当小工,先把房子垒起来,四间房子盖的宽宽大大,上梁这一天,张胜让二妮儿在家做饭,二妮儿买了几斤肉回来,做了几个菜,把爹娘和保长也叫来,连干活的一起吃了上梁饭。

二妮儿不敢耽误集市卖土豆和鸡蛋的生意,那是他们俩生活的来源,也是盖房子所用之需,第二天又去集市了。这些天二妮儿也很辛苦,除了每天卖土豆,还要去收,收回来再去卖,鸡蛋是捎带着收回来卖的,生意也算不错。

三个瓦匠加张胜哥四个,用了四天时间全部垒起来了,上梁后上了椽子和破开的板材,上面又上了厚厚的房泥,房泥上面盖了瓦。村里的乡亲们看张胜盖新房都来观看,见张胜的房子盖的气派,院墙高大。

都羡慕的很道:“你看人家张胜家的房子盖的那叫一个气派,恐怕全村就此一家了。”“人家做生意赚了钱,才盖的起这么好的房子。”“啥时候咱们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算是烧了高香了。”同村的周氏往常见二妮儿回来待答不理,看二妮儿盖了新房,老远就和二妮儿打招呼道:“张家侄媳妇啊,回来啦,今天的生意不错吧,卖了多少钱,跟俺说说,赶明俺们也去卖土豆行不?”

二妮儿说:“土豆不值钱,卖不了几个钱。”“那你们咋把房子都盖起来了?”周氏道。那是前些年在外边干伙计积攒的一点钱,这回都花完了,还借了些钱,要不是二弟要娶媳妇也不会这么急的盖房子。

周氏撇嘴道:“花完了再挣嘛,你是怕我借你钱咋地,不带这么小气的。”二妮儿不搭腔回了自己家。

把牛车卸下来喂上牛就回屋做饭,等张胜哥几个回来,张胜回屋对二妮儿说:“房子盖完了,里外的墙泥也抹完了,今天就可以结工钱,我手里没钱,差不多要八十个铜板吧?”

二妮儿道:“这些天卖的钱差不多能够,主要还买了些东西,要不应该还有富余。”张胜两人吃完了饭,二妮儿收拾停当,两人把钱袋子倒出来数了数,还真是刚够付瓦工的工钱。

张胜道:“明天我去找柳木匠做门窗,一个窗户是四十个铜板,一个门是五十铜板,院子的大门要一百个铜板,这几天卖的钱都攒着,后面还要打几件家具。”

张胜家的房子除了没安门窗,基本就绪,张胜就等柳木匠把门窗做好装上,再粉刷一下就大功告成了。刚盖好的新房子里面墙壁都是湿的,要晾几天,等干了再粉刷白墙,这些天张胜把院子里的地翻了翻,浇上水,种了些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