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乘12路公交车之前,李勃在路边找了一个箱包修理摊,修包的那个家伙只是用铆钉铆了一下,竟然要了李勃一块钱。为了修包带,还错过了一班12路公交车。
李勃回到学校,把此行的经历向元好佳讲述一遍。元好佳为自己得到李勃家人的认可感到欣慰,也对李勃一路的坎坷而感到心疼。
倒霉的事还在延续。
早上元好佳送李勃回所上班,李勃却发现放在教学楼一楼走廊下的自行车车把右侧被谁缠了一个破布条,车铃不见了。这是哪个缺德鬼干的事,这要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没有车铃,要开道只能靠嘴吆喝了。
李勃估计是元好佳的学生所为,也不便多言,只管骑车走吧。他想,凭借多年的骑车技艺,即便没有车铃,也不会出什么大事,反倒可以免得按车铃了。
骑车到嵩山路与中原路交叉口时,一个50多岁的老交警给李勃敬了一个礼,李勃忙停下,两腿跨着自行车,连忙还了一个礼。
老交警说:“你看你,行路不注意红绿灯,人多时也不注意按车铃,这可是存在安全隐患呀!”
李勃忙解释说:“我的近视眼镜刚摔碎了,还没来得及配,看红绿灯有些吃力。这车铃也是今天早上才发现不知被谁给拧跑了。”
老交警说:“眼镜暂时配不上可以理解,伙计,这车铃应该不难配吧?我看,绿城广场西南角就有一个修车摊点,你也别再骑了,干脆推车过去,为了安全,赶快配个车铃吧!”
李勃虽然心里不愿,但想想老交警说的很有道理,就按老交警说的照着做了。
有倒霉的时候,也就有交好运的时候。
李勃回到所里,还没进办公室,胡大庆就对他说:“给你的车钥匙,是卫生所的严大夫捡到交给我的,她还以为是我的车钥匙呢!我用过你的车,一眼就认出这是你的车钥匙了。”
说来也很奇怪,李勃这把车钥匙已经丢失一个多星期了,他把备用钥匙找出来用上,才没有耽误事。这把车牌少了一个尖的钥匙又回来了,想起那天前院、后院,办公室、食堂、宿舍、澡堂,到处乱找的窘状,真觉得有点可笑,真是应了那句古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李勃进了生产科的门,小车司机邹海勇正好来串门。邹海勇看到李勃进屋,就拉开张晓天没有上锁的办公桌抽屉,拿出来一双黄色绣花手套对李勃说:“给,这是你老婆的手套,是康军从陈政委家捎回来的。”
李勃想笑,他和元好佳刚谈得有些八八九九,直接称“老婆”似乎还为时尚早。但能把忘在陈政委家的手套再找回来,也够幸运的,这个老乡还真是一位有心之人。
晚上,李勃给元好佳打电话,告诉她手套已经完璧归赵。元好佳听后非常高兴,有说有笑的。她们学校的传达室门卫师师傅也一改往日的态度,故意把元好佳一人反锁在传达室,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入内,让元好佳充分地表达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