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秦营中张述偶然察觉此事,暗自心惊,料知范雎此举绝非为秦国长远谋划。范雎若借机割地求和,表面虽似助国稳局,实则另有所图。他那目光阴鸷、阴险果断的性情,岂会真正放弃对赵国的彻底控制?张述察此情形,思绪一闪,不敢怠慢,急急将此消息密报给白起。
白起接信,略一沉吟,便将手中密信摊于案前,目光冷峻,透出一丝不悦。此时帐中仅张述与白起两人,白起低语道:“范雎居心难测,非吾所愿。张兄可知,若以割地为求和之策,赵国尚未降,后患未除,反而予其喘息之机,终为大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述亦心中暗忖,深知若赵国侥幸得存,其必待时再起,终将为患。然范雎之谋甚巧,表面看似为秦国解困,却暗藏私利,显然他希望一场妥协,亦便于其声名而非国势。张述遂拱手,劝白起道:“范雎用意无非为取利一时,而非深谋远虑。白将军当当机立断,提防此人。”
白起沉思片刻,长叹一声,眼中神色忽而黯然:“秦王对范雎信任有加,若在此时违逆其意,怕是亦难成。然为大局计,暂且忍耐,待时再寻其隙。”
翌日,秦军如常操练,弓马整齐,刀戟森然,一派强盛之势。张述见白起虽对范雎的计谋心存忌惮,但依然按兵不动,心中不免暗自思量。范雎此计虽隐密,然其中关节犹如暗线,稍有不慎,便会令全局崩塌。
张述离开营帐,望向遥远的赵国城池,青山连绵,河水奔流,然而在这壮丽的山河之下,却隐藏着无数尔虞我诈。只听他长叹道:“王侯将相,不惜权谋,牺牲者不过草民。而今我等亦陷入这权力纷争之中,如何自保自安?”
白起站在高处,察看赵国军情,心中亦思绪纷乱。若范雎之计成真,虽能暂解当前之困,却恐终究是饮鸩止渴。正当他沉思之际,忽见张述登阶而来,便抬手示意,低声道:“张兄,可有良策破解此局?”
张述眼神深邃,片刻方道:“将军,若赵王受了范雎之言,恐难免城池割让,然此等求和乃临时之计,非长久之策。莫若加重军势,使其惧而降,方能保全秦军之利。”言罢,张述看向白起,心中却未尽言出,眼中流露一抹担忧之色。
白起沉默良久,抬头望向辽阔夜空,月影微弱,似也暗含无尽忧虑。此一战事牵动甚广,不可贸然行事,唯有静待时机方能定夺。片刻后,白起缓缓点头,道:“张兄所言有理,我自当再行思量,明日更商议。”
张述略一颔首,旋即退去。帐外寒风刺骨,然张述内心却无半分寒意,反而愈发冷静。他深知,若不处置范雎之计,秦国终将承此恶果,故而步步为营,暗中观察范雎的下一步动向。
次日清晨,邯郸城内,赵王召集重臣再议和议之事。众臣各执己见,或主战或言和,争辩不休,赵王愈发烦躁,便低声道:“秦军久战必疲,若今我等暂割城池以解围,难道便是不可之策?”言罢,目光转向众臣,似在寻求支持。
赵国丞相叹道:“王上所言极是,然而,割地换和未必长久。秦国若得寸进尺,赵国日后又将何以自立?”赵王闻言,面露愁容,心中踌躇难定,犹豫不决。
而殿外,范雎的密使在暗影处悄然消失,带走了赵国的犹豫,也带走了赵国的屈服之心。最终,赵王微微颔首,似乎心意已决——倘若秦国割地求和,便暂且妥协。
此时,秦军营帐内,白起接到密报,得知赵王有意割地求和,面色忽而变得冷峻,眼中神色愈加复杂。纵然他心中对范雎有所忌惮,但此时亦难再贸然行事,只得暂且隐忍,以期大局之定。
白起望向远方的赵国,似是看透那城池内一切权谋算计,口中低语:“范雎啊范雎,你之谋虽暂解一时困,然日后赵国若非尽归,恐祸起萧墙。”张述站于帐旁,眉头微蹙,心中清楚,暗流涌动的权谋远未终结,而他亦将置身这场风暴之中,无法逃离。
于是,秦营之内,一派冷然肃穆。邯郸城中,阴云密布,权谋算计仍在暗中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