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倒数第二
这老二也太倒霉了。
第二场就分了个破号,第三场更惨,谁能想得到好好的号舍,半夜能被风吹跑半个顶。
唯一幸运的是卷子没湿,好歹考是考完了。至于能不能上榜,四人都没什么把握。
苏明时的水平是四人中最好的,偏偏三场考试两场都遇到了问题,最后一场更是倒霉透顶。
虽然苏明时觉得最后一场的策论他写得还不错,甚至超出了平时的水准。但他有点不敢确定,他意识里的好,是真的好,还是他风寒高热脑子不清楚臆想的好?
至于苏明遂,第二场分到臭号,对他有一点影响,但也不大。毕竟他可是在家经过十多天熏陶。
小的两个,苏明思和苏明磊倒是四平八稳,三场考试都没出什么幺蛾子,但他俩的天赋平平,水平还不如苏明遂和苏明时。
再一想,离京前老爹(大伯)苏慎的话,估摸着这次考试就是来长个经验的。所以很大概率是不录?
算了,不录就不录吧。
苏明时叹口气,最后道:“白鹿洞书院的师长经验丰富,咱们按照爹说的,好好在书院磨两年,再出去游学增长见识,以战下次。”
苏明遂:“行。下次继续努力,实在不行,还有老六呢。”
“老六,这还有老六什么事儿?”苏明思诧异道。
苏明遂将苏明言写的那篇文章说了一遍,最后道:“老六写的文章父亲都夸赞了,我和老二都看过,是真还不错。有魂有骨,虽说还有很多不足,但老六还小,才十二岁,磨一磨,练一练,很快就能拿得出手了。”
“原来如此。”苏明磊长吁一口气,“这可好,要是我们这几个哥哥不行,还有老六能担起发扬光大苏家的重担。”
苏明磊说完,苏明遂和苏明时都笑了起来。
不愧是苏家人,想法都一样。
苏明磊见苏明遂和苏明时笑得奇怪,狐疑道:“大哥二哥,你们笑什么?”
苏明遂顿时把苏明时看完苏明言文章后说的话说了出来,“老二当时说的话可真是一模一样。”
苏明磊也笑:“难怪我们是兄弟呢。”
苏家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识时务,不为难自己。觉得自己不行,就赶紧把机会让给行的人,绝对不会死磕到底为难自己,为难家人。
这边苏家四兄弟说着秋闱时发生的事情,那头汴京周家也在说解试的事。
苏家四兄弟参加的是地方试,由地方州县长官主持的地方试,需回原籍进行秋试。
周邑参加的是国子监试,在汴京城里科考,由国子监主持,合格后由国子监解送礼部。第二年二月,同样可以参加春闱。
周邑科举也不算特别顺利,但都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并且发挥出自己该有的水准。
和苏家四兄弟觉得自己要落榜不同,周邑默出答卷,给周父以及他的师长们看过后,众人一致觉得如无意外发生他能拿魁首解元。
周父将周邑默出的答卷丢进火盆里,拍了拍周邑的肩膀:“继续保持,明年春闱若能榜上有名,到时便是双喜临门了。”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人生三大喜事,周邑同时能享其中之二。
是的,尽管苏虞这个当事人都不在汴京城,但她和周邑的婚期已经定了下来。
就在明年三月,春闱出榜之后。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目前苏家众人还有周家人都怀着期待且忐忑的心情等待秋闱放榜。
放榜日一般是寅日或辰日,寅属虎、辰属龙,故而又名“龙虎榜”。
苦等一月,九月十五,甲寅日,秋闱放榜。
苏家人一早就驾着马车赶往贡院,等待放榜。贡院附近再一次人声鼎沸,全都是等待放榜的考生及其家人下属。
苏虞能看得出四个哥哥的紧张,有心想鼓励他们,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算她对几个哥哥有亲人滤镜,觉得他们哪哪都好,但也不能无视周围环境盲目自信不是?
江州郡,隶属江南西路,也就是后世的江西,两宋时期便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唐宋八大家里江西就有三位。
根据《江西省人物志》等书统计,江西历代有姓名可查的状元就达到五十六人,其中武状元七人。榜眼四十五人,探花四十人,进士一万余人。
整个明代产生了九十名状元,不包括武状元,江西就有十九名。
此外,江西省吉水县还出现过“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的人文盛况。故而便有了“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说法。
这个时代,历史在后周时拐了个弯,大熙朝不是她前世那个宋朝。但大熙朝的许多事情都与宋相仿。
这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现在的江州郡文风鼎盛,才子辈出。和她这几个哥哥竞争的人,都是有好几把刷子的能人。
咱们再来说说科举取士的录取率。
苏虞前世就喜欢看书,各种杂项都有涉猎。她就曾看过一篇讲解两宋时期解试举人以及省试进士录取率的文章。
小主,
北宋前期,太·祖朝的省试,参加者大概有两千人。至太·宗继位,第一次开科,省试人数达到五千三百人。
第三代皇帝真宗第一次开科时,参加者激增至两万人。按照当时每一百人发解二十人的录取比例计算,参加秋闱解试的举子人数就有十万之多。
但这一年的登科者,除了特奏名外,只有两百人。录取比例,五百取一。然而这仅仅还是解额稍宽松的北宋前期。
后期为了缓解省试的压力,便开始规定解试时的解额。尽管各地解额略有不同,但根据数据显示,解试录取比例激降至百人取一。
待至南宋朝,领土降低了三分之一,然而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未减反增。科举参加者人数日增,然而乡试发解额却没有实质性增加。
依然拿江西举例,当时的江南西路吉州,北宋末年应试人数在四千人,解额四十五,录取比例大致是九十取一人。至南宋,应试人数增至万人,然而解额却只有六十八。录取比例降低至一百五十人取一人。
然而这种情况还算是好的,据说有的州甚至达到“或五六百人解送一人”。“鹿鸣今日宴佳宾,六万场中一百人。”南宋末年的一首诗便可以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