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熬药(1 / 2)

夜深人静,明月高悬天际。

临时药房里,几十口半人高的大瓦罐同时熬着药,热气沸腾,白色的雾气里满是中药特殊的酸苦味,让人心也跟着变酸苦。

苏虞戴着口罩,目光沉静地看着这些瓦罐。

她手里拿着一根长木做的搅勺,时不时在这些大瓦罐里搅动,看似专注,目光却有些涣散。

耳边再一次传来病人痛苦的呻吟声,亲属沉痛的哀嚎声,还有一缕从很远处飘来的似有若无却连这浓郁药味都无法掩盖的皮肉灼烧后的气味。

那是死人尸体灼烧后散发出的味道。

为了减少疟原虫的扩散,去世的病人都要集中烧毁。

天将明,邢巧娘撩开门口的布帘子,走了进来,“苏大夫,药熬好了吗?”

苏虞很快回过神,点了点头:“都熬好了。”

她将手中的长勺放到一侧,打起精神,一一交代道,“这三罐是治疗正疟的柴胡截疟饮,其中第一罐加了葛根和石斛,适用于口渴甚者。

第二罐去了参、枣,加了理气化湿的苍术、厚朴以及青皮。第三罐去参、姜、枣,加了石膏和花粉,适用于烦渴、苔黄、热盛津伤的病人。”

“第二排是小柴胡汤合截疟七宝饮加减……,第三排三罐是截疟七宝饮。”

“再下面那两排是治疗寒少热多、头部疼痛的温疟患者的白虎加桂枝汤……,后面是治疗寒疟的柴胡桂枝干姜汤,再后面是针对热瘴病人的青蒿素合清瘴汤以及治疗寒瘴病人的青蒿素合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倒数第二排是给倦怠乏力、短气懒言的劳瘴病人的何人饮。最后那几罐是治疗疾母的鳖甲煎丸。”

这些药,都是根据不同病人呈现出的不同症状开出的药。

邢巧娘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见苏虞神思不属,邢巧娘叹息一声,张了张嘴,想出声安慰她,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从她们来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一旬,十天,拉到焚尸坑的人越来越多,有老人,有壮年,有妇女,有孩童。

有老父健在,却眼睁睁看着儿女离去。有夫妻情深,却无奈生死相隔。有孩童长泣,丧父失母,沦为孤儿。

死亡的阴影如影随形。

即便是他们这些大夫,也不能逃脱疫病的威胁。

刚来时整个队伍有一位御医、五位医士、十名医生以及四十名民间大夫,总共五十六人,如今还健康的只有寥寥二十三人。

其他人,有些由医者沦为被医者,时刻感受着死亡的威胁,而另外那些早已沦为一抔黄土。

邢巧娘咳嗽一声,摸了摸貌似有些发烫的额头,微微苦笑。

苏虞听见邢巧娘的咳嗽声,连忙上前,拉过她的手开始把脉。

屋里灶火旺盛,映照在人脸上,会让人的皮肤显得红润有气色,但邢巧娘的脸色还是红的有些过分了。

苏虞的手碰到邢巧娘的手腕时,她下意识地瑟缩了下,年轻女大夫指尖的薄茧平日里并不觉得怎么,此刻却仿佛带了刀子般,格外的刺手。

夜深人静,明月高悬天际。

临时药房里,几十口半人高的大瓦罐同时熬着药,热气沸腾,白色的雾气里满是中药特殊的酸苦味,让人心也跟着变酸苦。

苏虞戴着口罩,目光沉静地看着这些瓦罐。

她手里拿着一根长木做的搅勺,时不时在这些大瓦罐里搅动,看似专注,目光却有些涣散。

耳边再一次传来病人痛苦的呻吟声,亲属沉痛的哀嚎声,还有一缕从很远处飘来的似有若无却连这浓郁药味都无法掩盖的皮肉灼烧后的气味。

那是死人尸体灼烧后散发出的味道。

为了减少疟原虫的扩散,去世的病人都要集中烧毁。

天将明,邢巧娘撩开门口的布帘子,走了进来,“苏大夫,药熬好了吗?”

苏虞很快回过神,点了点头:“都熬好了。”

她将手中的长勺放到一侧,打起精神,一一交代道,“这三罐是治疗正疟的柴胡截疟饮,其中第一罐加了葛根和石斛,适用于口渴甚者。

第二罐去了参、枣,加了理气化湿的苍术、厚朴以及青皮。第三罐去参、姜、枣,加了石膏和花粉,适用于烦渴、苔黄、热盛津伤的病人。”

“第二排是小柴胡汤合截疟七宝饮加减……,第三排三罐是截疟七宝饮。”

“再下面那两排是治疗寒少热多、头部疼痛的温疟患者的白虎加桂枝汤……,后面是治疗寒疟的柴胡桂枝干姜汤,再后面是针对热瘴病人的青蒿素合清瘴汤以及治疗寒瘴病人的青蒿素合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倒数第二排是给倦怠乏力、短气懒言的劳瘴病人的何人饮。最后那几罐是治疗疾母的鳖甲煎丸。”

这些药,都是根据不同病人呈现出的不同症状开出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