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进位总督(2 / 2)

援明传 不必尝 1819 字 2个月前

然后进来的是各地的官吏,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隐士大贤。

再加上顾炎武,阎应元等人招来一些文人。

普及教育中一些佼佼者,新文化的精英分子等等。

新旧两派精英聚头。

不一会儿便济济一堂。

黄良忠江北的战事还没结束,所以没有赶来。应天城的残敌全部赶进了他的地盘,他得慢慢的收拾。

许久溟现在升任少将,镇守池州,最近会分出一部渡江,然后分南北两路收复安庆,所以也没赶来。

如今得了应天,卢传廷进位总督,这么大的事情,不派人来不合适。

小主,

黄良忠派的是杨兴华,许久溟派的吴应箕。

当听到吴应箕来了应天,卢传廷还是很高兴的,本来这人最多再过半个月就要战死,如今小爷又救了一条命。

而且这人真的是个民族英雄,忠肝义胆,为人周正,还有才华,是这一代复社的领军人物。

小爷救了他的命,虽然他本人不知道,但是既然来了,就别想走了,该是做贡献的时候了。

正在胡思,下面的人已经站成了两排。

文官以阎应元为首,武将以张楚为首。

汉家军不能行跪拜礼,所以齐齐的拱手朝卢传廷弯腰一礼。

“参见总督大人。”

虽然差了点意思,但这样才是最舒服的。

礼毕,由花二娘宣读进位檄文。

如今进了大城市了,提高女性地位迫在眉睫,这是卢传廷要求的,建立一个新世界要从方方面面考虑。

檄文宣读完毕,又是一套恭贺的流程。

接在后面还有嘉奖,赏赐,祭祀等等流程。

卢传廷不由皱了下眉头,他也才进城,根本没来得及商量,就坐上了龙椅。

因为不能错过吉时。

加上少年人猎奇心理,自然先在皇宫逛逛,见见世面。

倒没想到这一套封建糟粕这么繁琐。

等大家要进行下一步流程时,小爷果断的叫停。

“如今百废待兴,还有大片国土没有光复,搞这些玩意作甚。”

这是卢传廷走下龙椅的第一句话,然后目光锐利的看着众人。

“若是众位想在我这里博一个公侯万代,临风就不留诸位了。”

“打这个江山是让农民有地种,工人有事做,百姓不再挨饿,女人不再受欺负,幼有所养,老有所依。”

然后指了指后面的龙椅。

“我坐这个位置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开展工作,而不是要当什么劳什子的皇帝。”

“我三令五申要建立一个新世界,你们就是这么理解的。”

目光有些阴沉,从来没有领教过小爷发威的一众人等皆都低头不语。

阎应元当先出班,文官之首不好当,没错也要先顶上。

“主公恕罪,是我考虑不周。”

卢传廷挥挥手,阎应元其实是上了报告的,只是太忙,被他丢在了一边,没仔细看流程报告。

有些过分了,只好悻悻然坐回龙椅。

这是现代人的通病,太过务实,不重虚礼,所以有时候怎么得罪人的,自己都不知道。

小问题,瑕不掩瑜!

“那个,因为事情实在太多,所以呢,我打算组建内阁。把各部的职能也划分一下。”

然后朝站在队尾的陆清招了招手,这是他的速记官,因为写字快,卢传廷讲完,她就能记完。

“你记一下。”

陆清点点头,又是一个女性,这倒让吴应箕这些没见过卢传廷的人有些新奇。

“要想建立一个新世界,就不能因循守旧,首先要做的就是推翻前朝的所有制度。”

此语一出,众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但是没有一个出言反对,大家都在各自的交流中,知道这位督爷很有才华。

都在耐心的听他说下去。

“首先要建立的是政府系统,由阁部牵头,阁员人数不定,但最多不能超过十人。”

“阁部下面分出个二十五衙门。”

“分别是军部、国防部、财政部、税务部、商务部、治安部、武装部、律法部、民政部、司法部、教育部、通讯部、外交部、工业部、农业部、科技部、安全部、交通部、建设部、水利部、妇女保障部、社会保障部、文化部、银行部、政治部。”

“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管理职能。一切以宪法为基础。”

这是卢传廷思虑良久后做的决定,小爷还有大把的事情要做,不能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限的政务上。

而一步到位走伟人的路线,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要想改变这个世界,封建制度肯定更加的不适用。

所以‘以封建制度为皮’,‘新文化思想为骨’的政策方针就出台了。

有点像君主立宪制,但比君主立宪制更加先进。

很适用这个年代。

君主只需要抓住立宪权,以宪法约束阁部。

不丧失君主权力的同时,又能从繁琐的政务中脱离出来。

而且还能保证国家不走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