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熬鹰熬得鹰上门(1 / 2)

云鹏第一次遭到秦玉拒绝,心里很不舒服,怏怏地回公社了。

公司一成立,苏青加快了给碱锅和双城砖窑的设计,他要为施工队首战成功做出贡献。

前文说过,他为建风孔窑上通风设备有顾虑,怕施工队挣不到钱。那一个大烟囱就得5万砖,20米高,施工难度大,得5000元才能拿下,剩下的5000元建5孔窑,砖就得7500元,加上5000元的通风设备,光建窑就得2万2500元,孙英敏只算了砖钱,没算工钱和设备钱,虽然后四个1万都有水份,但是也就只够建筑材料钱。

他知道,孙英敏受了建于家窝堡砖窑经验的影响,认为只要有砖就能建成窑,才报出这个价的,她还是太嫩了。

他抹不开指责这个鞍前马后为自己奔忙的干亊,因为她势必不是科班出身。那就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去想法解决这个问题了。于是,他反复修改设计思路,以保证施工队挣钱。

他思来想去,釆用了方孔窑和馒头窑结合的方式,在方孔窑内设炉子,一孔一个烟囱,下加地炕,间隔用火墙,共用一个烟道,外烤内燃,墙壁设通风口,用排风扇散热。这样有20万块砖连砖棚和办公室都够了,炉具、风扇、烟囱等设备有2000元足矣,扯电1万元,推土机5000元,木料及推车子5000元,3万5就能下来。而储煤和用工及修路是流动资金,这一工程可赚1万5000元。

但是霍林河煤能否烧出砖来,是这一设计的关键。他知道黄祥在窑洞储了10万砖坯,便想开窑试验。云鹏和孙英敏一回来,他便把想法说了。

孙英敏为自己的莽撞羞愧不已,云鹏在她最脆弱的时侯为她鼓气说:“先实验,如果不成功的话,你的熬鹰策略或许能起作用,逼他们加钱不就行了吗?他们的链轨、安电、修路可以不花钱的。”

为了达到燃值,苏青实验中用了两吨霍林河煤,把上层篦子塞满了,结果经过24小时的烧制,他们成功了。

不过,耗煤量太大了,按这个实验,5万块砖得10砘煤,烧制500万块砖得1000吨煤。按孙英敏的报价得4万元,而500万块砖才能卖25万元,人工脱坯也需5万元,加上其他费用,单砖成本得2分钱。

苏青说:“这次实验,我们没有活土封窑,自然煤耗大了,按我的设计还有地炕和火墙,而窑壁是砌筑密封的,那地烧和火墙烧一次窑只需一吨煤,各孔用煤仍是1吨,500万块砖是50窑,只多出50吨煤来,煤钱可减少到2万5000元。”

云鹏说:“如果煤能降到每块砖5厘钱,碱锅的生产队日值都在3毛钱左右,用工比于家窝堡会少30%,一块砖坯有2厘就够了,一个脱坯工一天脱500块坯,就挣1元钱,加上铲土、提水、和泥,每块砖2厘钱,装窑出窑1厘,总成本就能控制在1分钱了。”

孙英敏露出了笑容说:“双城的土可以机加,修馒头窑,年产200万块砖,和咱们的窑一样,有3万元就够了。”

于是,苏青便开始设计了,孙英敏当了他的助手。云鹏则和王虎臣、祝联营、冯贵合计起办营业执照的事了。

已经20多天没信了,雷鸣熬不住了,来找孙英敏了。

孙英敏经过参与设计,心里有数了,和雷鸣周旋起来了:

雷鸣:大妹子,你一走,我就开始筹钱,你说的那5万块钱我带来了,你数一数。

孙英敏:不是钱的事,我们一设计才发现,你们缺人啊!

雷鸣:缺什么人?

孙英敏:缺电工、推土工、挑水工、和泥工、脱坯工、装窑工、出窑工、烧窑工,仅脱坯工就得100人,全算上得150人,你们那里人少地多,能招得到吗?

雷鸣:都用劳力吗?

孙英敏:那倒不是,妇女也可以,但是得培训。

雷鸣:只要不全用劳力,别说150人了,300人也没问题,可是培训我们做不了啊!

孙英敏:我们可以出人给你们培训,但是需要有场地、工具才行啊!那场地得有10个5米宽、20米长的工棚子;每个工棚子里得有两个5米长,3米宽的脱坯案子;一个5米长、5米宽的水泥地面和泥场;余下的是晾坯架子,能晾开1万块砖坯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