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文武抱团和南北分离(1 / 2)

朱棣看着郑和在自己面前打开的地图,看着那个遥远的辽东。

他感到困惑,又感到某种理所应当。困惑的原因是,那里现在泽国一片,森林繁茂,居住在那里的人只能靠着狩猎和打鱼为生,就是这样的环境如何能诞生出一个能打穿中原王朝的部族了?理所应当的原因则是这样的历史的确发生过。不过他很好奇,如果说当年辽国的崛起是晚唐以后留下的烂摊子造成的,金国又是从辽国的尸体上爬起来的,那这个满清究竟是凭什么了?

萧盼盼关于大明边将的话语并没有停,“养寇自重保证了他们的做大,而所谓的畸形是指朝廷其实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他们。但默认了他们豢养私兵,贪污军饷,里通外国这样的事情,算是一种双方之间互相依存的默契。”

朱棣不用去想都能知道这些边将会是一副什么样的嘴脸。

“其实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局面。”

朱棣一愣,还有高手?

“最糟糕的局面是,武将和文臣形成了座主和奴仆般的双向互惠关系。由于大明中后期的兴文匽武,导致武将不得不投靠文臣来获得政治保护,因此他们也成为了某个文臣势力中的重要一环,这直接导致皇权再想去抓住军权的任何努力都会无比困难,可以说到了无法操作的地步。”

朱棣冷笑了一声。

“当然这还只是军事上,最严重的是迁都北京后造成的政治上的失误。”

“什么失误?”朱棣继续追问。

“对江南控制的减弱。”

此话一出,朱棣顿时怒火中烧。他的反应并不过分,因为他知道江南对大明意味着什么,他更知道整个南方对大明又是什么样的态度。

“由于南北的经济差距,决定了明朝的经济中心只能在南方,如果皇帝坐镇南方,那还能压制住整个南方的分离势力,让南方的文官集团尽可能地为朝廷服务,可当皇帝迁移到北方后,南方就成了脱缰的哈士奇,彻底撒欢了。”

什么是哈士奇?朱棣莫名的想到了这个问题,脱缰?马?狗?

萧盼盼并不知道自己的用词不当,引起了朱棣的思维跳跃,她继续说道,“为了保证南方的稳定和财政转移,您和您的后代都必须大力重用南方士子,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南方文官集团的做大,到了明末的时候更是出现了东林党和复社这样的怪物。”

党争!朱棣的脑中瞬间闪出了这个词。

而明末的天空下,发现自己被定义为怪物,东林党和复社的成员一时间全都群情激奋了起来。

“明朝中后期时,朝廷对南方的税收已经到了无能为力的地步,这也是明朝出现财政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从永乐这一朝开始,您就在大明财政收益方面制造了两个未来必然会爆发的严重出血点,一个是需要朝廷供养的大量藩王,一个是收不上来的南方赋税。”

此时的朱元璋也起了杀心,他和自己的儿子一样,很清楚这帮江南的士大夫是什么德行。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就一个统一王朝来说,江南的确不适合成为政治中心,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朱元璋先生会让太子朱标去考察洛阳和西安的原因之一。”

快速调整好了自己情绪的朱棣问道,“朕还有什么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