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汉语拼音(1 / 2)

“关于教育问题,作为奠定后世两千年制度基础的时代,您要做的事比其它的时代都要多。”萧盼盼先定下了一个基调,“首先就是字体简化的工程。”

小三三配合的调出了整个先秦时期出现的,各诸侯国的文字样本,然后是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对比演化过程,最后是简体字的出现。

“知识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即可传播性和共享性。”萧盼盼解释道,“从共享性这一点来说,您推行的书同文,车同轨是具有无限历史意义的。因为只有文化表达方式的相同,才是一个民族能聚合成一体的根本。”

始皇帝赞同的点头,他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本来也准备让李斯去推动,但因为光幕的出现,这个想法就暂时搁置了。

“接着就是可传播性,在历史上,您将大篆改为小篆,作为国家统一的字体,这是由繁到简的一个基本体现,符合知识可传播性的规律。但小篆还是过于繁琐,所以汉朝建立后开始推行隶书。”

看着光幕上那些逐渐变得平直,简洁的字体,嬴政也着实感叹后人们的这种改变。

“所以,就推进教育来说,您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定一种更简化一些的字体,来降低知识传播的难度和学习成本。”

萧盼盼提议道,“其实最好能直接用我们这个时代的简体字,但从小篆到简体字之间的跨度太大了,若干年后可能会造成文化断代的现象。”

说到这,她自然的想到了那些解读甲骨文的专家,她很好奇他们的头发,每年掉落的比例速度是多少。

“所以您可以尝试把字体定在楷书这个阶段,同时召集一批学者,系统的将字体的演化过程编写成书,流传后世,免得以后的人们看不懂先秦时期的典籍文章,那可真就麻烦了。”

秦始皇看着光幕里的楷书样本,觉得这样的字体也挺漂亮的,可以推广。

而其他时代的帝王将相,特别是一众文臣们瞬间就找到了新的理论学术方向。

立德,立功,立言,谁不想做到了,只是太深奥的东西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但搞一下文字研究他们觉得自己还是能做到的。

“第二个普及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拼音推广。”

这个新鲜的词汇让古人们思考了片刻,根据字面意思的理解,他们很快将这个词跟传统的直音法连接到了一起。

“你们的时代学习认字,大部分采用的是直音法和反切法。”萧盼盼顿了顿,“这两个方法最大的问题是,它需要通过认识更多的汉字来进行解读。”

嬴政听到汉字这个名词时,心里格外的不得劲儿。

“比如东汉经学家高诱给《吕氏春秋》中,相与私哄的哄做注时,就说,哄,读近鸿,缓气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