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遇仙楼(2 / 2)

汴夏 李火韦 1259 字 2个月前

赵榛方逮到机会细细观察沈家宅子。

却见院子前后两道门都上了锁。阿黄也不见了踪影。屋里屋外,静悄悄地没有人影。

观察片刻,见毫无结果,赵榛只能与董策、朱大泰远远地下到地面。

时辰已经不早了。既然此地见不到沈充,先到遇仙楼再说。

遇仙楼在内城东面,正对着宫城的东华门。

由于宫中采买多在此地,慢慢成了汴京最繁华高档的地方。

遇仙楼装饰一贯辉煌奢华,是京中贵人争相光顾的地方。赵榛当时约在遇仙楼,本要体现对沈充的重视之意。现在,因刺杀郭京一事已经成了钦案,只怕皇城司与开封府都在暗中侦办。遇仙楼反而不大安全。

“目下别无他法,先去一遭再说。我们要随机应变,切不可让人发现蛛丝马迹。”

虽然担心,赵榛亦只能照此安排。

三人又往回走。过保康门时,守城的士兵见三人行伍打扮,看也没看,挥挥手便让三人进了内城。

这回,过了城门往东走。

沿着东大街走了一会,往北穿街走巷。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赫然在前。街面宽阔,骑马也不必担心撞到人。两旁商户林立,旗幡招展。人来人往。喧闹繁华,无与伦比。

正是遇仙楼所在的马行街。此处可谓汴京的中央商务区,位置绝佳。正北,对着皇家园林艮岳,也即万岁山。西边是宫城。东边是粜马的马市。南边是大街。

街道巷陌,纵横交错。人烟商铺,稠密至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遇仙楼在马行街中间右首边位置。门面极大。南北临街修建了五座三层高楼。

楼高与城楼几乎不相上下。据说在三楼登高远眺,可以看见宫里的景象。楼宇间修了天桥。故毫不影响桥下小巷的行人穿梭。抬头只见酒楼的屋檐、窗阁、天桥的栏杆上,挂着五彩缤纷的珠帘绣额、彩条宫灯。可以想象华灯初放时,灯烛摇曳、纸醉金迷是何模样。

三人不待招呼便进了遇仙楼。

酒楼大堂乃挑高的二层模样。二楼悬空的栏杆上,横竖倚着一群红红翠翠的酒妓。摇着罗扇,嚼着香糖,见三人穿着普通,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兵,一个个懒得招呼。只顾着互相咬着耳朵,说说笑笑不停。柜台后面几个年长的伙计,都是只看衣裳不看人的主。又见董策、朱大泰二人有些彪悍,怕惹上麻烦。便着了一个年轻的小厮上前招呼。

赵榛不便出头。让董策依约以李公子之名要了个雅间。三人低着头,随那小厮往里走。看他虽是个小伙计,身穿的衣料服饰也颇为考究。酒楼的实力可见一斑。

要说这遇仙楼确实不同凡响。穿过前门的楼面大堂,后面是一堵照墙。绕过去,内里别有一番乾坤。墙后,一片占地极广的院子,突入眼帘。假山楼阁应有尽有。当中挖了一方数十丈宽的湖子。栈桥曲曲折折,通到湖心的一尊凉亭。正值寒冬腊月,湖面上一片残柳孤荷,却没有人迹。不过,亦有一番冬日寂静收敛气象。

小厮将三人带到湖边一个雅间。赵榛见四下开阔,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