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权势能保家,但也能灭家(2 / 2)

司马懿见司马朗固执己见,岔开话题:“兄长,你认为,谁会是一统中原的最终胜 利者?”

司马朗沉吟道:“之前,我看好的是曹操,但现在,我认为袁绍比曹操,更有魄力。”

“我一向认为,袁绍好谋无断,色厉而内荏,徒有贤臣猛将,数十万雄兵,但成不 了大事。但如今袁绍称帝,霸王之姿尽显无遗。”

“袁绍称帝,必然会攻破许昌,先擒曹操,如今的曹操,天子优势荡然无存,是绝 对打不过袁绍的。”

“徐骁虽然有传国玉玺,又是第一个称帝的,但徐骁此人,以勇武打天下。”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但徐骁身为主公,每逢战事,却都是冲锋陷阵,身先士 卒,是早夭之相。”

“再加上。徐骁此人,用人不论出身,糜竺只是一介商人,其妹却成了徐骁的正 妻。”

“其余文武,也都不是世家贤才,短时间内,徐骁可以倚仗勇武,跟袁绍交锋。”

“但时间一长,徐骁必然会因为钱粮民意而苦恼。”

司马朗口中的民意,是世家的民意。

就如同孙策以武勇打江东,却要被江东世家限制一般。

在司马朗眼中,徐骁看似强大,但实际上是外强中干。

一但徐骁有了意外伤亡,凉国境内世家,必反!

司马朗有理有据,试图说服司马懿。

虽然司马朗是族长,可以绝对司马氏的未来。

但司马朗对司马懿的才智很看重。

只有说服了司马懿,司马朗才会对自己的决定有信心!

司马懿见司马朗言辞之间,都是对徐骁的蔑视,忍不住提醒。

“兄长,倘若徐骁,真能百战百胜呢?”

“你的观点,都是建立在徐骁会因为身先士卒而死亡的基础上0 …… ”

“认为徐骁只是一介莽夫。”

“但据我所知,徐骁出道至今,从无败绩!”

“不论是刘备,吕布,孙策,还是袁术,徐骁从未败过!”

“甚至于有传闻,那骁勇无双的吕布,都不是徐骁对手!”

“赢一次,是侥幸;无败绩,就是真本事了!”

“袁绍虽然这次有称帝的魄力,但一个人不会因为偶然的一次转变,就会改变本 性。”

“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袁绍的性格,就注定了不是一个明主。”

“否则,像荀彧荀攸郭嘉等人,又怎么会舍弃袁绍,转而投效曹操?”

司马懿顿了顿。

“兄长,我依旧坚持我的意见。”

“司马氏一族,韬光养晦,不参与任何一方势力争端。”

“只等一统天下,司马氏再以正常的出仕方式出世。”

“只有这样,司马氏才可以再传承几百年!”

见司马朗还在迟疑,司马懿将白子棋罐递到司马朗手中,笑道:“兄长,既然犹疑 不决,那就对弈一局吧!”

“反正这也不是一天就能决定的事。”

“等袁绍真灭了曹操,再决定也不迟!”

司马朗无奈摇头:“等曹操被灭,哪还有我司马氏出仕的机会啊!”

“罢了,那就先对弈一局吧!”

司马懿目光如炬,虽然是在对弈,虽然在劝司马朗韬光养晦。

但司马懿脑海中,却是再次将袁绍和徐骁两人,进行对比!

“徐骁麾下,猛将很多,但并没有什么谋臣。”

“倘若徐骁在武力上被压制,谋略不足以弥补武事,必败无疑。”

“但,徐骁此人,太过于神秘了。”

“无敌的八百大雪龙骑,豫州战场上忽然出现的背嵬军,还有彭城天降铜雀台!”

“莫非这徐骁,真的是天命之子?”

司马懿渐渐陷入沉思.

荆州。

荆襄之地,因为战乱较少, 一向是各地贤士避难的最佳选择。

鹿门山。

荆襄名士庞德公躬耕避难的地方。

刘表再次驾车而来。

虽然知道庞德公不会出仕,但刘表还是想要试一试。

如今局势,已经不容刘表再高谈阔论的,在荆州吟诗作赋了。

徐骁和袁绍先后称帝。

刘表也感受到了压力。

此时。

庞德公的庭院中。

两个俊朗青年在为某件事而争得面红耳赤。

“士元,兵法之道,以正为主,奇为辅,袁绍兵精将广,纵然谋士弱于曹操,但袁 绍大势足以弥补谋略的劣势,大兵压境,曹操必败无疑!”

“孔明!此言差矣!若打仗比拼的是兵多将广,还要我等谋士干什么?若不能以弱 胜强,奇策破敌,妄称谋士。若我是曹操谋士,必定以奇策,先断袁绍粮道,纵然袁绍 有百万大军,也不足为虑!”

“粮道又岂是能轻易断的?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袁绍又岂能不防备。 兵行险着,是对将士的不负责任,谋士一计失败,可以再升一计;但将士因为计策的失 败,却没有第二条可以活命的机会!我若为袁绍05谋士,必然以正策为主,辅以奇策, 如此一来,防御水泄不通,任你有再多奇策险计,也是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