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无语道:“既然蜀王殿下你这么厉害,敢不敢接受我的考究?”
李恪道:“有何不敢?”
李渊想拦已经拦不住了。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孙子了。格物和算术方面他可以。但是孔颖达可能考就这个吗?
李渊皱起了眉头,心也提了起来。
如果李恪在众人面前丢了脸,那他以后就没办法在这里上课了。
当然了,这也是孔颖达的目的。
只要在众人面前撕下你的真面目,以后,谁还来听你上课啊?
孔颖达心里乐开了花,说道:“行,那你就随便作一首关于劝学的诗吧!”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李恪的身上。李恪的那些学生都为他担心了起来。
他们也知道,吟诗作对这种东西不是李恪擅长的。孔颖达让他作诗,这分明就是为难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恪一听是作诗,笑道:“孔先生,你也太小看人了吧?用这么简单的东西来考我?行,那今天我就给您作一首吧!古有七步成诗,我是张口就来。
听好了,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怎么样,孔先生,还可以吧?”
李恪的身后,顿时响起了啪啪啪的掌声。
这么快就做出一篇质量这么高的七言绝句,而且还应题。这已经不能说是厉害了,而是太厉害了。
李渊也是愣了一下,不可思议的看着李恪。
他只知道李恪数学和格物好,没想到,作诗也行。
孔颖达嘴角抽了抽,说道:“还行,你再来一首写春的诗。”
李恪张口就来: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么简单的东西,也叫做考究吗?来我再送你一首。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一首名曰《咏柳》。
我再送你一首。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够了没有?没够是吧?那我们再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怎么样?孔先生,够了吗?我还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