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出,在南平县的大街小巷,百姓们和商贩们的生活因王府军的兵临城下彻底乱了套。
街边的茶馆里,平日里高谈阔论的茶客们,此刻都压低了声音,神色慌张地议论着。
“听说了吗?王府军放话,两天后要是咱县不交出城池,就要攻城了!”一个中年汉子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旁边一位老者端起茶杯,手却微微颤抖着,抿了一口后,长叹一声:“唉,这可如何是好?打仗受苦的还不是咱们老百姓,家里的老小可怎么办呐。”
茶馆角落,一个年轻的商贩满脸焦急,来回踱步:“这生意是没法做了,要是真打起来,货物都得砸手里,一家人的生计都没了着落。”
在集市上,一位卖菜的大娘愁眉苦脸,对着旁边的摊主说道:“希望这守将能赶紧拿个主意,别让咱这小老百姓遭罪。”
此时,南平县的守将与谋士正商议着对策。而百姓们和商贩们的心里,充满了恐惧与不安。
他们害怕战争的残酷,担心失去家园、失去亲人,更忧虑往后的生活没了指望。
当听说守将准备假意投降拖延时间时,百姓们的心情十分复杂。
有的人暗自庆幸,觉得能多争取些时间或许还有转机;有的人却忧心忡忡,害怕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一旦被王府军识破,后果不堪设想。
在南平县的一家布庄里,老板娘一边整理着布料,一边唉声叹气:“这假意投降,能行得通吗?要是王府军真发起火来,咱们县城可就完了。”她的丈夫在一旁沉默不语,只是不停地擦拭着柜台,眼神中满是担忧。
孩子们也感受到了大人们的紧张与恐惧,他们不再像往常一样在街上嬉笑玩耍,而是躲在家里,透过门缝偷偷张望,眼神中充满了迷茫与害怕。
第一天。
南平县看似平静,城门紧闭,不见异常。但卫小宝的眼线发现,有几队骑兵趁着夜色,从偏僻小道疾驰出城,朝着京城方向奔去。卫小宝得知后,冷笑一声:“果然不出我所料,他们在向京城求援。”
第二天。
王府军开始在南平县外集结,摆出攻城架势。卫小宝站在阵前,目光如炬,注视着城楼。城楼上,守将望着城外严阵以待的王府军,心中焦急万分,不断派人打探援兵消息。
傍晚时分,天边突然扬起滚滚烟尘,一队骑兵疾驰而来。守将心中一喜,以为是京城援兵到了。可定睛一看,竟是王府军的伏兵。
原来,卫小宝早就料到南平县会求援,提前设下埋伏,拦截了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