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还是在零阳等等再说(2 / 2)

“等等吧,一个零阳县就出了这么大的贪腐案,我想其余县或许有更多相同问题。不解决根本矛盾,难道真的要将几十个县令一锅端了?”

庞统深有同感:“是啊,若是太平时节,秉承无为而治数年,便能恢复民生。可是主公心怀大业,很快就要用兵,郡县官吏只能各出奇招。某些贪婪之辈便有可乘之机了。”

庞统作为传统士人,治政理念可以说是代表了两汉几百年来的普世准则。

汉朝立国之始,便以黄老之说,无为而治作为治国策略。

就算后来改为以儒治国,也是换汤不换药,基层管理并没有改变多少。

因为即便到了汉末,整个国家有编制的官吏也仅仅只有一万人左右,官民比差不多1:8000的样子。

在这种背景下,官员自然不可能像后世那样事无巨细治理百姓。

于是便有了皇权不下乡的粗放型治政模式。

县一级官员按照户籍人口派税征赋,任务下达到乡啬夫手里就可以了。

至于底下人怎么做,他们是不会管的。

这样做法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劳民,可以让普通百姓自然发展,慢慢恢复民生。

但如今是群雄割据的混战时期,刘备要对外用兵,就需要兵员,需要钱粮,怎么可能允许这种治政模式。

他又为了吸引流民,充实人口,下达了免赋税三年的政令。

那么作为底层官员,怎么在众多同僚中脱颖而出,提升自己的政绩呢?

这可不是光靠嘴巴说说,喊几句口号就能做到的。

明面上不能收税,老百姓就暂时指望不上。

只能将主意打到那些家有资财的士绅富户上去。

但是士绅富户家里的钱粮又不是白来的,也不可能像鲁肃那样,连眼都不眨一下说捐就捐。

没有好处,谁脑子进水了白白捐出家财啊。

所以说,马元做法绝不仅仅只是个例。

只不过他太贪婪了,将来必定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让李源一眼就看出不对劲。

虽说李源熟知历史,知道刘备在荆州期间并没有出什么大事,将来还顺利出兵益州,成为蜀汉之主。

但是不要忘了,刘备去了益州,代替他镇守荆州的关羽可是很快昙花一现,进攻曹魏樊城的时候被东吴抄了老家。

荆南四郡没有做任何抵抗便投降东吴,给前方作战的关羽当头一击。

这其中的蹊跷之处,令李源不得不警惕起来。

不错,他是想抱刘备大腿,在蜀中安安稳稳过自己小日子。

可要是能够帮刘备做些事情,稳固他的基业不是更好吗?

没看出问题所在也就罢了,但他既然已经看出来隐患,不去帮着刘备解决,李源心里总有些过意不去。

老刘其实对他不错,力所能及帮一把,李源自认为这是他做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