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民生是大事(2 / 2)

宋人的骨头 黄泉红花 1694 字 8个月前

“是啊,我们肯定要管他们的,只是人太多了,城里安置得下吗,韩通判?”

“最多五万人,起码有一半安置不了,这还是要把张潇家宅子用上。”

“张大哥,你看这样行不行,流民中老弱病残的先安排进来,其他青壮暂时还住在外面,如果房子不够住,看是否可以发动他们到周围山里砍一些树木,搭一些临时住房。”

“可以是可以,只是他们的吃食怎么办?大多数人家里都没有多少余粮的,只怕很难挺过这个冬天。”

“阿翁,咱们粮食怎么样?”赵龙吟问李仲达。

“我们自己的粮食要留给种虎,房陵城官库的粮食在保证厢军的用度之后估计能多出三万担。这次打掉张潇,从他的私家仓库预计能弄到两万担粮食,加在一起每人分不到五十斤。”

“这就难办了。”赵龙吟头疼起来,当即就觉得屁股痒,这个主位不好坐啊。

“你们看这样行不行,”赵龙吟沉吟了一下说道,“咱们以官府的名义向城里的大户,乡间的地主借粮食,能借多少借多少,以一年为期,明年秋粮下来后全额归还。”这个赵龙吟有把握,土豆到明年秋天,估计能产出二十万担。

“然后呢,粮食不要分下去,官府出面熬粥,粥不要太稠,也不要太稀,饿不死人就行。”

“也只能这样了,这事我去办,张行首协助我维持秩序就行。”韩通判应承了下来。

“行,只要不饿死太多人,我鼎力相助。”

“那就这么办,阿翁和韩通判先将这些流民登记入籍,明年开春咱们要引导一部分人去开荒,可以告诉他们,谁开出来的就归谁,但是种什么须由官府来定,赵家军负责收购粮食,有多少收多少,让他们不要担心,当然,他们需要跟其他农夫一样,需要向官府交税。”

“有手艺的,或者妇人这些可以安排到赵家军作工匠,明年作坊肯定要大面积铺开的,需要大量的人手。”

对于流民开出来的土地归他们所有,李仲达和房志成有些意见,在他们心里,土地要捏在自己手里才好。

赵龙吟给了他们一个方法,让他们去试一下,按照前世统计学的说法,叫参照组。就是安排一组人,土地归他们所有,交两成税之后的产出归他们,一组人只是租给他们种,交三成租给赵家军,剩下的归他们。然后看看三年里赵家军从哪组人那里获得的收益高。

李仲达和房志成像看白痴一样看着赵龙吟,这不是明显的吗?还用试?

赵龙吟也不解释,他很想看看最后的结果,看自己到底是不是白痴。

“张潇家土地如何处理,有五千多亩。”李仲达见赵龙吟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心里没底,就决定去试一试,然后转移了话题。

“这些土地不能动,赵家军要自己留着,以后将士们立了军功,拿来奖励他们,这个可以定成律法,多少级军功奖励多少钱财,多少土地。”

种虎和张仲熊听了连忙点头应和。

房陵城的民生问题讨论的差不多了,接下来要讨论政治上的问题,而这才是最迫切要去解决的。

他们把房陵城打了,把张知州给杀了,怎么向朝廷交代?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他们上面说的那些都是空中楼阁,都是吹牛逼,都是自娱自乐。朝廷如果不承认他们,那他们的这次行动就是造反,他们就是匪寇,迎接他们的就是朝廷无情地围剿,大宋的军队打金人、西夏人不行,剿匪还是手到擒来的。赵龙吟甚至能猜到朝廷会派谁来征讨他们,没错!就是正在南边大杀特杀的岳帅!

岳帅会来砍他的头,谁叫赵龙吟偷他的满江红。

听到赵龙吟提到政治问题,种虎拉着张仲熊离开了,他们武人负责征战杀敌就好了,头疼的政治问题交给读书人去处理。屋子里只剩下韩通判、房志成、李仲达和赵龙吟了。

“未开战前呢,我就和韩通判,李当家就这事有所讨论,得出上中二策,给行首斟酌。”房志成一边想一边说。

“上策呢,就是趁机把赵家军推荐给朝廷,让赵家军正式登入朝堂,将坏事变好事。韩通判以房州官府的名义给朝廷上书,就说是伪齐人在流民中的奸细接应下,偷袭了房陵城,杀了知州一家,赵行首带着乡军在厢军的配合下奋勇杀敌,将伪齐军击退,夺回房陵城,并阵战数百敌军。

“而我呢,亲自去一趟临安,首先要解决张潇小舅子的问题。之前我跟行首介绍过,张潇妻弟陈均在朝廷礼部任职,之前我们已经打上这个关系,只是我们这次杀了张潇,他少了许多进贡,肯定不肯善罢甘休。所以,我建议咱们谋得的张潇五千亩地,按市价折成银钱给他,我们再许诺每年给他照常进贡。”

“给他的好处是不是多了些?”赵龙吟有些心疼,当家了才知道柴米贵啊。

“给他这么多好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张潇的问题,行首,我和李当家的商量过,也想一并解决你的户籍问题。行首你家乡遭了灾,整个村子都没有了,族谱估计也找不到了,越州当地的户籍我也让人去查了,也查不到。我们这次就想把你的户籍往皇室宗亲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