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喝茶聊天(2 / 2)

越来越多的老臣心里没底,他们对二郎的新政,心里都不服气,想要来自己这里讨一个公道。

必要的时候,拱着自己重新登基。

只是,他们这些人不了解二郎啊。

事情哪会这么容易,真以为这大安宫是什么世外桃源,在这边不管做什么,宫中都不管呢。

实际上,但凡有外臣来大安宫,不出一刻钟,两仪殿那边就能知道消息。

这宫中发生的事情,没有什么是泄露不出去的。

从他还是皇帝的时候,这宫中,就已经是四处透风了。

“是啊,难做啊,在困难的时候人家能伸手帮忙,的确是一份情谊。”李复也认同李渊的话:“但是大唐天下,此一时彼一时了,若是世世代代都念在当初的功劳上,一直不变的供养着那些功臣,甚至是功臣之后,对于国家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国家的财政支撑不住啊。”

不说功臣,且说皇室宗亲吧。

明朝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如果说封王不削,功臣不削,莫说世袭罔替,便是祖孙三代,躺在功劳簿上吃饭,对于国库财政来说,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而且,与朝廷争利,也有他们的影子。

大唐人分为两种。

“课户”和“免课户”。

如今大唐实行“租庸调”,朝廷分配给百姓土地,因为如今人少地多,“租”到每个百姓手里的地就多。

课户就是普通老百姓,种国家地,就得当差纳粮。

而“免课户”拥有大片的土地,比如,有爵位的贵族,或者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分到五顷到一百顷的永业田。

是有军功的军人,根据级别,可以分到六十亩至三十顷的永业田。关键是,这些都不用交税。

除却贵族和官员不用交税,还有一个被忽视的避税大户。

寺院。

寺院的僧尼也不用交税,而他们名下,也有大量的田产。

有的人想要躲避税款,会将土地挂在寺庙名下,或者是挂在当地乡绅名下。

一旦朝廷封出去的爵位过多,且不回收,那么,累积下来的,需要供养的,且不交税,两者叠加,将是一大笔巨款,甚至足以媲美朝廷半数以上的税收。

这笔钱,就是朝廷损失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