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认亲
何雨柱可以陪孩子们嬉笑打闹,也能玩到一块去。
但原则问题上,何雨柱还是能拿捏一下的。
毕竟都是孩子,张嘴要钱不合适。
他自诩为棒梗的半个家长,帮秦姐管管孩子,也就顺理成章的问出来了。
“这其中的两块五,我要交学费。剩下那三毛,我买炮。”
听棒梗这么解释,何雨柱脸色立刻缓和了下来。
耳边传来胡同其他孩子们放鞭炮的动静,又看到不远处站着看别人放炮的小当和槐花。
何雨柱的心也软了下来。
“我呢,先给你三毛,剩下的,我直接交给冉老师。”
棒梗接过三毛钱,脸上喜色一闪而过,又佯装怀疑的问道:“要是你不交怎么办啊?”
全小虎想坐李大娘对面来着,被李大娘喊住了。
陈雪茹倒并不太尴尬,只不过觉得今天被苏木领着见长辈,自己激动之余有些地方做的有些唐突了。
别说人干女儿了,孙女,重孙女的年龄都足够。
棒梗、小当和槐花帮着一起归拢这一锅。
“大奎叔。”
苏木做鱼的手艺,真的很绝。
雪茹也说了她的顾虑。
因为能吃到好吃的,拿到好玩的。
这会儿她跳出来说自己有裁缝铺,更专业,是干啥?
这样孩子如果搁在苏木手里调教几年,等改开后,一定能在社会上大放异彩。
苏木心里一团乱糟糟。
老太太,你难道不知道我俩关系么,这不添乱嘛。
徒弟侍奉师傅师娘,师傅师娘把徒弟当亲儿子看待,都是正常现象。
“关了门,雪茹就是我给你选的童养媳,必须是大妇,以你后院的那档子事儿,就归她管。”
天忒冷,两人共用一个被窝。
说是仨小只跟着帮忙,实则也就是棒梗真的在卖力气干。
是厘清两人关系的一种牢笼。
“哥,哥,再给我几个呗……”
等老太太回了她自个儿屋。
苏木也在旁边,他刚提来了烧开的水。
已知条件1:傻柱想要见冉老师。
右边是陈大奎和全英子。
男人三妻四妾再正统不过。
李大娘家的晚餐非常热闹。
这一夜,姐弟情深似海。
刚才回来的时候,遇到打窝子捞鱼的几个老头,当场收的,还新鲜着呢。
明年要上初中。
这两人关系苏木都告诉她了。
实际是一种初级资源整合的案例。
好久没去看英子了,顺道给李大娘那边送两条鱼。
连个孩子都对自己相媳妇上了心,还能有跑?
何雨柱美滋滋的回家了。
另一面。
“咱们一人三分。”
棒梗志得意满的带着妹妹回胡同。
可不是今晚叫来嘛。
陈雪茹他不想放弃,想要拥有。
符合三者之间的供需关系。
太好吃了。
一锅爆出来不少,他们口袋里还有小鞭呢,塞满了也不过一小层而已。
小当强调了妹妹比自己还多一个呢。
只不过,才转过身,他就又不走了。
如果过了年,苏木工作稳定,有可能她就会帮苏木物色合适的对象也不一定呢。
“好了,你们千万别跟妈说,不然妈肯定会骂我的。”
苏木听到话锋不对,看向陈雪茹。
老太太一边吃菜,一边偷瞄苏木和陈雪茹。
小当追着棒梗屁股后面,一边走一边哀求道。
还能吃干麻净不认账了?
说谢谢的是槐花。
苏木随口说道。
如果苏木越来越好,自己压力会大,哪怕苏木不在意,可自己会不在意吗?
不可能的。
就见陈雪茹也是惊喜和意外的表情在脸上此起彼伏。
只不过他还没开口呢,李大娘的话就给截胡了。
看到的不是一个九十多的老人,而是五六十的真大娘。
雪茹这丫头的心意,老太太自负也琢磨透了。
心中曾有过酸涩,但那都是好久之前的了。
“妈,以后我就是你亲闺女,咱不当干的。”
“哥,放糖精了,甜的。”
三人喝了一会儿茶,老太太乏了。
可,自己这时候是不是要拿捏一下,不能表现的这么驾轻就熟的感觉?
再怎么会筹算,也只是孩子,有了小鞭自然是要显摆一下的。
所以呢,今天六年级所有没交学费的孩子都返校了一次,被通知让家长在家等着,班主任会家访。
一下午跟雪茹这个小姑娘相处,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陈雪茹也是建国前就懂事儿的姑娘,商场上摸爬滚打见识不凡。
也并没有交浅言深。
苏木打心眼里替大奎开心。
小当和槐花都只顾着往自己嘴里塞爆米花呢。
“等会儿,这是哥应该做的,知道了吧?”
实话说,他有了金手指之后,确实有点游戏人间的感觉。
于是,这一晚。
“好。”
小孩子容易糊弄,越是夸他饭量大,他就越是强撑着多吃,好显得自己名副其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棒梗带着两个妹妹去了北新桥百货商店,买鞭。
既然现在世道变了,可这俩娃娃又都有情有义。
现在看来,性格有点内向,话不多,但眼里有活,做事儿挺麻利的。
但也算瑕不掩瑜。
陈雪茹在一旁挽着李大娘没插话。
老太太的神来之笔,陈雪茹也是满意的。
“娃儿呀,以后在外面,雪茹就是你干姐姐,这个闺女,我认下了。”
缺钱的压力最好还是外人感受最好。
李大娘刚认下的干女儿陈雪茹自荐枕席。
陈雪茹格外关注李大娘。
虽说苏木考虑跟陈雪茹领证结婚,但实际上,他也确实没有下定决心为了一棵树而放弃广袤的森林的念头。
老太太坦然的坐在主位上看着陈雪茹给她泡茶。
部队里接触相对简单,只要有能力,生存和生活都要比他滞留老百姓中柴米油盐要好一些的。
这小丫头也是个鬼机灵。
嘭!
随着老头一脚踩下,爆米花随着锅子的气压炸到蛇皮长条袋子里。
倒是觉得,认了这个干女儿也挺好的。
这事儿吧,换了别人拦住,还真不合适。
全英子说过两天过来给老太太翻一下两床褥子。
就不知道以后谁会帮着她建立法治观念了。
傻柱开心的不行,棒梗走了,他还愣在当地琢磨了半晌。
既然都是如此,那一纸证明,在她陈雪茹而言,反而是个枷锁。
应该是个不错的贤内助。
毕竟是老了,精神头不如年轻人。
是两次婚姻之后的经验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