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启程香港!(2 / 2)

流行元素跨度起码要两年半起。

毕竟港风穿搭不被内地人观念所理解,包容没有那么大,自然在很多细节上就会‘简化’和‘变通’。

特别是流往北方,甚至京城的衣饰品类。

苏木不得不让尤凤霞在车里等着。

他则带着赵小惠拎着行李包裹重新回了一趟楼上。

把大部分衣物鞋子都丢下,只拎了一个手提包。“出门带着钱,比什么都强。轻装上阵的去,回来时才算得上满载而归。”

贺红玲在旁边捂着嘴笑。

换做是她,绝不会像小惠这样麻烦。

穿一身过去,当天就去超级市场购物消费了。

咱家男人又不差钱。

何必为难自己呢。

福特烈马到了京郊某军用机场。

车子就要暂存在这边。

等回程再开走。

苏木此次是搭乘专线南下,再通过轮渡去对岸。

一行三人,为期两个月,以海关落地的那一天为准。

……

陈瓦儿经过一夜休息后,身体的创伤虽然还在,但已经能够适应了。

吃饭和在屋子里走路并没有让家里人看出异样。

被问了一声,也用昨晚走路太多,脚跟有点酸疼为借口糊弄了过去。

陈瓦儿来到大院门口,没瞧见苏木的福特烈马大吉普,心中的失落更重了一些。

刚要转身去公交站,就看到远处跑来的熟悉身影。

陈瓦儿心态不复往昔,一日之隔后再见到李樯,心理波动不再自然,反而带着一点点……厌烦。

只不过陈瓦儿没有表现出来。

她过往对李樯的殷勤也是绷着一副冷脸默不作声的接受。

在李樯看来,陈瓦儿这样也很正常。

如果陈瓦儿爱笑,就不会有‘玉面狐狸’的称呼了。

玉面,除了白皙到不像真人的意思外,还有冰冷的含义。

李樯喘息声很重,他跑了好长一段路去买了饼干。

昨天李樯就准备了一切应考的东西,包括遮阳的雨伞,一水壶的凉白开,扇风纳凉的扇子……

到了陈瓦儿楼下才恍然想起,万一瓦儿要是等太久饿了怎么办?

就赶紧跑去街头供销社,买了一袋黄油饼干。

差点错过陈瓦儿出来。

“瓦儿,你坐公交车,我骑车过去跟你汇合,放心吧,我肯定不比你慢多少……”

陈瓦儿没找到借口呢,李樯就提前帮陈瓦儿想到了。

天气太热,坐公交车比坐自行车后座要舒服一些。

不必要浪费面试前的精力和体力。

如果没有苏木的突然介入,没有昨天从中午到傍晚的一锤定嘤……

李樯此时此刻的表现,算得上是陈瓦儿不错的选择。

当然,也仅仅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已。

前提还得是陈瓦儿没机会报考文工团,落入凡尘化为平庸。

现在的陈瓦儿,心里已经容不下李樯了。

俗话说暖男不如舔狗,而舔狗排在狗后面。

李樯又是献殷勤的舔狗,还在努力做一个暖男形象……

不淘汰他,淘汰谁呀。

礼堂外面。

有乌央乌央的人群在等候喊名字。

李樯夹着饼干,拿着水壶,举着伞,亦步亦趋的跟在逐渐烦躁的陈瓦儿身边。

“瓦儿,喝口水,润润嗓子,待会儿进去别紧张,相信自己,你唱歌那么好,一定没问题的。”

李樯喋喋不休的宽慰着,后背早已经湿透了,有汗味儿萦绕着,陈瓦儿轻微皱起的眉头就没落下过。

陈瓦儿皱眉不是担心文工团面试环节,而是闻到了寸步不离身侧的李樯身上的味道。

跟苏木身上的味道比,差的可太远了。

莫名有点留恋,甚至还有些贪婪是怎么回事?

陈瓦儿走来走去,沉默不语,屏蔽掉了身旁李樯的聒噪,而心情也越来越烦躁。

自己快要进去了,苏木竟然真的不过来找自己。

难道就没有一点争取的意思吗?

就没想过哄一哄?

太气人了。

陈瓦儿可不知道苏木一大早就忙公务,这会儿都快要到京郊机场了。

又有穿着文工团军装的干事拿着名单出来。

小主,

“一三二三号!陈瓦儿!一三二三号,陈瓦儿,在吗?”

陈瓦儿望过去。

她抿着嘴,没有吭声。

其实这一刻,她脑子突然就陷入了巨大的纠结。

进,还是不进?

进去,就意味着放弃了那个男人,哪怕身体都变成了他的样子。

不进去的话……

他今日没过来,如果我放弃了这个机会,他会再次出现吗?

是否还有继续的可能?

好乱。

“在,在这里呢。”

李樯扬起手臂,一边摆动一边大喊。

陈瓦儿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走了过去。

接过李樯递过来的圆牌,穿过观望的人群,走上了台阶。

她进门之前,突然停下脚步。

回头望去,依旧没有那辆福特烈马的踪迹,没有想看到的那道身影。

“去那边排队,等里面的人出来就轮到你了。到时候直接进去就行……”

被安排明明白白后,陈瓦儿站在了小型会议室的门口。

“好好努力,加油!”

陈瓦儿错愕的转过头。

看到了一个笑颜如的漂亮姑娘。

认识。

那日来交报名表,跟她遇到过。

记得她叫贺红玲。

也是苏木的女朋友。

咦?

为什么说也?

陈瓦儿强颜欢笑,咧出一个僵硬的笑,算作礼貌回应。

会议室门打开,一个麻辫姑娘走出来,陈瓦儿吸了一口气,下意识迈步,走了进去。

二十分钟后。

陈瓦儿从会议室走出,脸上没有任何喜色,看上去波澜不惊。

贺红玲很好奇,就问了一句。

然后……

两个人就不知不觉的聊了起来。

同样漂亮的女孩子凑在一起,总会是有话题能聊的。

何况一个唱歌好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