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和敬回宫(2 / 2)

馨澜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众人的心上。她们面面相觑,似乎都在思考着这句话的深意,都在反思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整个宫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终于,舒妃率先打破了这份宁静。她站起身来,走到馨澜身边,语气坚定地说道:“皇贵妃娘娘说得极是,我们若再这般争斗下去,只会便宜了旁人。嫔妾愿意听从娘娘的吩咐,共同谋求出路。”她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慎嫔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见舒妃已经表态,也不得不勉强点头。她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心里却明白,馨澜的话确实有道理。在这后宫之中,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共同抵御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算计与陷害。

庆贵人更是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附和道:“嫔妾也愿意与娘娘携手共进,共同守护我们的底线与尊严。”她的声音虽然轻柔,却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决心。

馨澜见众人皆已表态,心中不禁暗自点头。她深知,要想在这后宫中立足,单凭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方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之中求得一线生机。

她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好,既然诸位妹妹都愿意与本宫同心协力,那本宫便也不再藏着掖着。本宫打算从皇嗣入手,只要我们能够保护好皇嗣,不让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得逞,皇上自然会对我们另眼相看。毕竟,没有一个皇帝会嫌自己的皇嗣多。”

舒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原本以为馨澜会有什么高明的手段或计谋,却没想到竟然只是如此简单而直接的想法。但仔细一想,这又何尝不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呢?保护好皇嗣,不仅能让皇上对她们另眼相看,还能在这后宫中树立起她们的正直形象。

馨澜轻轻抬手,朱唇微启,带着一抹深意提点道:“还有一事,和敬公主要带着小世子回宫了。你们可曾想过,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她的声音不高,却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慎嫔闻言,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她瞬间想起了那段尘封的往事——当年和敬公主作为皇室联姻的牺牲品,被迫远嫁蒙古科尔沁。这一决策背后,正是继后如懿的推手。和敬公主心中那份对故土的眷恋、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继后深深的怨恨,如同被冰封的火焰,虽静默无声,却从未熄灭。如今她带着小世子回宫,必然会引起后宫的动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哼,和敬公主回宫,继后可有的忙了。”慎嫔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中既有对继后即将面临的困境的幸灾乐祸,也有对自己在这后宫中如何把握机遇的盘算。她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个能够让她在后宫中崭露头角、提升地位的机会。

馨澜轻轻颔首,目光深邃而睿智:“和敬公主此次回宫,必然带着对继后的不满与怨恨。我们或许可以借此机会,为她提供一个倾诉的出口,让她感受到这后宫中还有人愿意倾听她的心声、愿意站在她这一边。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赢得她的信任与支持,还能在后宫中树立起我们的正义形象。”

舒妃与庆贵人闻言,皆是眼前一亮。她们从未想过和敬公主的回宫竟然会成为后宫格局变化的一个契机。她们开始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如何利用这次机会为自己在后宫中谋取更多的利益与地位。

然而庆贵人却面露难色,心中虽有蠢蠢欲动的念头却也深知这并非易事:“可是,和敬公主毕竟贵为公主,我们如何能够接近她呢?”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与担忧。

舒妃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和敬公主虽贵为公主,但她心中那份对家的渴望、对亲情的依恋却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入手用真诚与温暖去慢慢靠近她的心。比如我们可以多关心关心永琮小世子他是和敬公主的亲弟弟也是我们接近和敬公主的最好媒介。”

馨澜含笑点头补充道:“永琮是孝贤皇后的嫡子也是和敬的亲弟弟。虽然以前一直养育在太后那里,但今年开始他就要在尚书房读书了,也搬进了乾西五所。我们对他一直关照有加,这也是我们接近和敬公主的一个好机会。”

慎嫔点头赞同,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没错,我们可以利用小世子来接近和敬公主。他是和敬公主的心头肉也是我们在这后宫中的一张王牌。只要能够让小世子感受到我们的善意与关怀和敬公主自然会对我们另眼相看。”

馨澜轻轻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告诫:“但切记我们要做的是倾听与理解而非煽风点火、挑起事端。和敬公主心中自有分寸我们只需在她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即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赢得她的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