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你来了也是摆设,没了上皇的掣肘,正好这几天……
他打算在洛阳干些大事。
但叶清欢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说道:“朕虽然走了,但还是会留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亲王坐镇洛阳,代表朕监理国政。”
至少对林明也是一个牵制了。
但林明似乎并不在意,嘴上说好的好的。
等到次日女帝的圣驾离开。
马上给几位留守洛阳的老亲王,送上了自己的“礼物”。
一个白色花篮。
还有一副葬礼专用的挽联。
用意已经很明显了,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亲王,你们也不想“突然去世”吧?
吓得三位老亲王直接称病在家,上书林明请求让他一个人独揽朝政。
“好了,现在洛阳,是寡人的了。”
林明望着大端的江山舆图,露出了胸有成竹的笑容。
上朝第一天。
林明就颁布了几道重要的圣旨。
第一是,原夏国与端朝的边界线要重新划定,大夏与端朝确立为藩属国关系。
对这一点,新任大夏女帝南宫还是很不服气的。
把大夏国一半领土都交出去了,还要向端朝臣服,每年上交马匹一万匹,各类牛羊五万只,打劫啊这是!
不过,在经历了一晚上的翻云覆雨后。
两国元首又达成了新的共识。
签订《端夏互助共同条约》和《端朝敕封大夏皇帝书》
《端夏互助共同条约》:
大端帝国与大夏帝国,建立万年不改之盟,大夏皇帝对大端天朝二圣皇帝永久臣服,双方建立军事、经济、外交同盟,包括但不限于最重要的:
两国某一方遭攻击,另一方都需派兵进行保卫。
大端商人有权在大夏国内进行开矿、畜牧、养马等产业。
大端军队有权进入大夏国土。
大夏国外交官员的选定,必须得到天朝皇帝的批准。
大夏国重要政令的实行,需提前知会天朝……
《端朝敕封大夏皇帝书》:
今大夏国王李元璎(别名南宫),祈大端天朝皇帝林明加封,乃诏示天下,封李元璎为大夏皇帝,赐以金印,加以冠服,世统尔民,以忠诚报天朝……
天鉴有言,王章有赫,钦哉,故谕。
第二件。
不良人彻底由江湖组织,转变了拥有官府编制的特务机关,地位等同于之前的锦衣卫。
只不过,这支组织只对林明一个人负责,同时林明身兼不良帅。
第三件,可就比较耐人寻味了。
林明“请”洛阳城的各大世家,到早朝来。
当然这个请的方式,不是很文明,是由关宁铁骑强行闯入各大门阀家中,将他们礼送到朝堂上。
此时此刻,各大门阀世家的家主,正蹑手蹑脚来到朝堂上。
“见过下皇陛下!”
“下皇陛下,我等皆是大端良民,兢兢业业报效朝廷,不知为何要突然宣我等来这里呢?”
各大门阀作揖,想找位置坐,发现人家林明压根就没给他们准备坐席。
这是根本就不打算让他们坐下啊!
“呵呵!”
林明放下奏折,笑眯眯地直视众人,
“我也是长安世家出身,与大家是自己人,各位不必对我如此疏远。今天来呢,主要是想通知各位,从现在开始,朝廷颁布了民田法,规定世家大族以后不得拥有府兵,占田数量也必须限制。”
“大家都是洛阳有头有脸的人物,尤其是大端国都,天下瞩目,需要你们带头配合,以身作则,这样寡人才好方便推行改革。”
对于端朝而言,头等大事就是中央集权。
门阀世家的存在,对皇权和朝廷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和挑战。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端朝对外战争,是屡战屡败。
因为打仗要各大门阀凑钱凑兵,而那些人无利不起早。
要想得到他们出兵出钱,就得许以重利,这样一来,就慢慢坐大了他们的势力。
门阀世家有了大片良田,有大量不入户的人口,甚至还可以拥有自己的部曲府兵。
朝廷无法征税,也无法节制。
林家当年就是靠着头号长安门阀的地位,才跻身成为端朝权臣。
可现在风水轮流转了,自己当上了常务副皇帝,门阀世家的存在,就是皇权的眼中钉了!
一听这话,大家都哗然了!
各大门阀之主黑着脸,说道:
“陛下!此举太过于鲁莽了吧!”
“大端朝门阀世家,遍布各地,当年太祖能打下这不世之功,一半功劳都是我们世家大族拼死效命的!现在突然要飞出”
“这件事上皇知道吗?”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丝毫不给林明这个副皇面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身旁的骆风,见状,眼中寒意闪烁,紧紧握住了剑柄。
“把那些东西,抬上来!”
他大喝道。
几位关宁铁骑,抬了整整几个箱子的书信,丢在了朝堂中央。
“这是晋阳公主叶清月,这些年暗中写的书信,她把所有跟自己有联络的人,都备份了。”
林明浅浅一笑道,“今天把这玩意带过来,就是想请衮衮诸公看看,上面有没有自己熟悉的名字,或者说,有没有自己!”
见到这一幕,本来还在气头上的门阀们,顿时间吓得菊花一紧。
要知道,门阀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