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领圣命,奔赴江南(2 / 2)

“母亲、敬大哥、大哥,这王家内兄今日恐怕是有些不痛快吧。”

贾母还没有说话,贾敬接过话茬。

“哪有那么多如意的事情。”

“就是,总想着占贾家的便宜,这不是自找的不痛快吗?”

贾赦跟着也补了一句。

贾母见状,赶紧说道。

“好了,都是自家人,没必要针锋相对,敬哥儿,你既然回来了,东府的事情也要好好的理理了,别的且不说,珍哥儿你可要好好管束一番。

他怎么会掺乎到义忠亲王那边,你忘记那年我们两府挂幡的事情了,在城外你是清静了,可是东府,唉,你自己处理吧。

我看蓉哥儿就不错,也已经十六岁了,也该娶妻生子了,身为祖父,总不能袖手旁观吧,叫外人看了笑话。”

“老太太,子孙只有子孙福,不过这次回来,我会清理一下东府的,您老尽管放心,总不能坏了贾家的门风。

听说二弟马上要升了营缮司的郎中,旨意估计不日而下,不过,大家都知道,这跟德王有关。

另外这次升任与太上皇陵寝修建有关,二弟日后还是要谨慎一些,免得被人抓了把柄,到时伤了太上皇的心,可就不好了。”

贾政赶紧站了起来。

“敬大哥,此事当真?”

“确有此事。”

贾政双手相互敲击,脸上的笑容有些止不住,贾赦冷笑一声。

“老二,莫要开心太早,太上皇的陵寝修建银子可是山河海汇,莫要出了纰漏,连累了贾府才好。”

“老大,你就不能盼着弟弟点好,不过,领了这等肥差,确实要谨慎一点,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啊。”

几人又聊了几句,两府虽是亲兄弟传下,但是时间久了,也有一些龌龊在里面,又细细谋划了好久,方才散去。

永福宫内曹龙象听着贾元春读书,有些困了。

“歇了吧。”

“是,王爷。”

贾元春说着就要朝床前走去,散了被褥,又起身要伺候曹龙象入眠,看着她端庄的模样,曹龙象轻轻一拽,便倒在怀中。

“王爷,不可。”

“有何不可?”

“王爷息怒,皇后娘娘千叮万嘱万万不可坏了王爷的身子,奴婢早晚都要伺候王爷的,也不急于一时,免得皇后震怒,责罚下来,奴婢承担不起啊。”

“哈哈,放心,爷醒的,我只是与你躺下聊聊天,什么也不做。”

“当真?”

“千真万确。”

窸窸窣窣,伺候曹龙象睡下,元春也躺在一侧。

突然惊叫一声。

。。。。。。

“王爷,这要是皇后娘娘知道了,该如何是好啊?”

“这有什么,将来你是要做我侧妃的,早晚不都要有这么一遭,好了,今夜暂且如此,其余的给你留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嗯,就睡这吧。”

“谨遵王命。”

曹龙象看着躺在身边的贾元春,就是太过端庄了,甚是无趣,还是要好好调教一番,才能有些味道。

接下来的日子,曹龙象极其乖巧,按照礼制,给各宫请安,早午朝也准时上朝,下午在上书房读书,一改之前的到处捣乱的模样。

宫里的贵人们,都有点不适应了,不过他依旧我行我素,有空就会出宫,约着柳湘莲在醉仙楼喝酒,唯一优点遗憾的是那红阳教的人,再也没见过。

不过他的威名倒是在坊间传开了,德王怒惩神拳门的评书段子传开了,不少说书先生在京城茶聊酒肆轮番开讲,越演越烈。 小说免费大全

这一过,就是半年多,到了咸宁七年的二月。

江南一封奏疏飞抵都中,庆隆帝看了奏折,心中有些喜悦,就差拍手叫好了,转念一想,即刻起身去了大明宫。

礼罢。

“父皇,朝奉夫人此番大去,可谓喜丧,还请父皇节哀顺便,莫要伤了身体,太妃处该如何是好,还请父皇示下。”

咸宁帝看着奏疏,是现任钦差江南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上奏的,甄家老太太朝奉夫人没了,上书告丧,并申丁忧。

唉!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咸宁帝有点说不出话,这朝奉夫人可是当年自己的乳娘,要说感情深厚,倒也深厚。

但是最难受的是,昭武一朝的老人就剩下自己一人了,那些过去的岁月随着人离去,会被渐渐的被遗忘,直到无人问津。

人生大恐怖,莫过于此,咸宁帝挥挥手。

“此事朕亲自与甄妃详说,休朝三日,以示哀悼,其余事情皇帝自行做主,朕有些乏了,退下吧。”

看着虚弱了一截的咸宁帝,庆隆帝内心也有些难受,谁不会老呢,但是马上心就坚硬下来,甄家这颗毒瘤,少了一个靠山。

大势在我,要是太上皇,嘶。。。

那可就太好了,应该距离那一天也不远了吧。

想着美事,庆隆帝都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赶紧低下头叩拜。

“儿臣遵旨,父皇还请保重身体,儿臣这就去照办。”

礼后起身出了大明宫。

咸宁帝看着庆隆帝的背影,眼光凝聚,照之烁烁,起身去了甄太妃处。

回了东暖阁的庆隆帝,仔细盘算了一番,便召了内阁几位前来议事,经过激烈的商讨,最终达成了决议,报请大明宫允准之后。

傍晚时分,便有圣旨颁下,传旨各方。

“敕建朝奉夫人甄氏碑,并钦赐碑文八十一字,驳回了甄应嘉丁忧之请,并给甄太妃的妃位晋升一等,休朝三日以示悼念,并指派亲王前去江南祭拜。 乐可小说

满朝文武皆要着服路祭,举国上下七日之内不可嫁娶,并赐下不少珍贵物件,和金银珠宝绫罗丝绸等等。”

这样的礼遇可谓大周一朝绝无仅有,给足了太上皇和甄太妃的面子,不过太上皇以甄太妃心情不好,让其交卸了统御六宫的权柄,交于了皇太后张氏。

经过商讨,太上皇力排众议,钦点了德王曹龙象,代表皇家奔赴江南吊唁。

其他几位王爷闻此表情各异,但是也无可奈何。

多好的拉拢甄家的机会,就这么没有了。

接到圣旨的曹龙象,虽然懵逼,但是非常开心,这可是美差啊,江南可是个好地方,隽永灵秀,人杰地灵,十二钗的发源地。

当然要去看看,那甄家英莲还等着甄家搭救呢,时间紧迫,面辞了诸宫,领了太监女史,并龙禁卫三百人车舟并举。

直奔江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