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龙象自顾自的爬起来,笑嘻嘻的爬起来。
“皇爷爷,您放心吧,可靠的很,再说了,孙儿不是双保险嘛,薛家大房和二房都一个姑娘,与孙儿年龄相仿,到时都进了孙儿府内,还愁他们不就范。
孙儿从古书内找了几个方子,一个海盐的晾晒提纯成精盐,一个是香皂制作,另外一个就是香水制作。
都是稀罕物件,还愁赚不到银子,孙儿不求别的,只求当一个富贵闲人,那差事怎么会有天天花银子来的痛快。
较之父皇,孙儿更喜欢忠顺王叔的日子。”
咸宁帝听完曹龙象的话,变着法子坑忠顺王,又是大权在握,又是在家悠闲的,这踏马不就是有异心嘛,伸手揉了揉他的头,语重心长的语气。
“乖孙,你若用这种方法自污,看来真是想一世富贵,皇爷爷会助你一臂之力的,不过你说的那个海盐晾晒提纯精盐的方子,是怎么一回事?”
“皇爷爷,据说炎黄时期就有煮海为盐的传说,那夙沙氏便为盐宗,海耕盐田,盛满海水待其水干,余下的粉末便为粗盐,虽味苦亦可食用。
但是孙儿发现的方子,粗盐可经过秘法熬制过滤,再经熬制过滤,便成了精盐,没有异味,用之更加鲜美。
而且这种盐都是从盐商手中收购,专门卖给富人,价格嘛,自然要贵上几分,也是应该的,毕竟粗盐熬制过滤会有损耗。
那薛家本就在盐纲之上,也不违反大周律法,又不坑害普通百姓,只是让富人多花点钱而已,孙儿要赚就赚富人的钱。”
咸宁帝想了一下。
“若是朕想天下百姓,都能吃上没有异味的盐,当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皇爷爷,大周当下盐政为纲法,盐商领引编制成纲,一册十纲,每年一旧九新,几十年下来盐就成了民制、商收、商运、商销,盐商也成了世代相传的专职。
大周年产盐量四千万担,产盐淮扬第一,其次解州、两浙、川蜀、晋豫、闽越、冀州等地,以上占产盐量十之九九。
若真想都吃上精盐,就要改制,不能让盐商把持收运,中间加上一个环节,收运者提炼精盐不能散卖于民众,只能卖于盐商。
但是根据收运的成本核算,制定盐商的售卖区域和价格,这样不但能控制盐商,又能盐行天下。
还有就是盐的产量要增加,还要严格控制收运者的数量,两者缺一不可。”
咸宁帝沉吟了一下,突然想到自己好像掉进了曹龙象布置的口袋里,越想越气,伸手又是一个臂兜子。
“看来,你有意薛家来做这个收运提炼之事了?”
曹龙象摸了摸头,虽然不疼,好没有面子啊,听见咸宁帝问话,还是陪着笑脸。
“嘿嘿,皇爷爷,物尽其用嘛,这薛家本来就是做货行天下之事,不过就是加加担子而已,赚的也都是辛苦钱。
另外,盐价官定,正好也能清理一下人口黄册,一举两得啊。”
“你的雄心倒是不小,你可知这要砸了多少人的饭碗,不过确实是一个法子,戴权,你去请皇帝前来。”
“遵命。”
“皇爷爷,孙儿的王府是不是可以自己挑个地方建啊。”
“怎么,你有喜欢的地方。”
“孙儿倒是真的有一个相中的地方,就在宁荣二府后面的清泉山,听说那里的泉水不错,正好可以建一座花园,算是有了活水的源头。”
“嗯,你倒是想的好事,那清泉山四五里方圆,高有一百多尺,位置倒是合适,就是规格有些高了,当年首代宁荣二公倒也生过这个念想。
可惜的是先帝并未批准,嗯,这样吧,朕可以答应,不过建王府的银子你要自己出,甄家的那一百万两,算做买地的钱吧。”
操,真够狠的,一百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没了。
算了,谁让你是爷呢。
“孙儿谢过皇爷爷恩赐。”
等了不到一刻钟,庆隆帝就匆匆的来了。
一番见礼之后。
咸宁帝笑了笑,对着曹龙象。
“龙象儿,关于盐政的事情跟你父皇说一遍。”
“孙儿谨遵旨意。”
曹龙象说罢,转身看着庆隆帝,开始将刚才跟咸宁帝说的盐政措施又说了一遍,庆隆帝听的连连点头。
“父皇,儿臣已经说完了。”
“皇帝,你觉得如何?”
庆隆帝思索了一下。
“父皇,儿臣以为龙象儿这个盐政核心有两个关隘,一个是盐田的产量,一个是盐的运转速度,这两个至关重要。
至于是精盐,还是粗盐其实并不重要,整体上来看是不错的方法,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大周盐政之所以用纲法。
就是因为黄册在册人口远远低于实际人口,这样表面上看盐的产量非常富足,但是远远不够食用,从而造成了盐价居高不下。
引用此法倒是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但是父皇您是知道的,大周盐商等同世袭,而且每个盐商的后面都不简单。
若是一刀切,恐怕会生祸乱,龙象儿,你可有解决的谋略。”
曹龙象想了一下,这个可就太简单了,阴暗的事情多了,那就把它放到明面上,这样一定程度能遏制盐商的盐价霸权。
“皇爷爷,父皇,在上书房读书的时候,钱先生曾经提过在前宋时候,有一种买扑制度,可以在这个制度上完善。
将大周各个省份的售盐权限分别标价,由盐商竞价而得,根据情况,每三到五年重新竞价一次,另外对竞价人要严格要求。
有官籍者不得参与,无抵押物者不得参与,无担保人者不得参与,而且每个竞价省份必须要有三个竞标者以上参与。
另外所有竞价过程必须公开公正公平,这个方法适用于朝廷各司衙门,不过可以从盐道开始进行试行。”
咸宁帝和庆隆帝相互看了一眼,都转头看向曹龙象,这个方法可以啊,虽说避免不了一些人从中渔利,但是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遏制了这种行为。
龙象儿大才啊,就是岁数有点小了。
二人心中不禁盘算,要真是把这小子扶上去会如何?
仔细一想,都摇了摇头,不行。
虽有才,但太过剑走偏锋,不是治国之道啊,可为宰辅,不可为君。
二帝又互相看了一眼,一个眼神都已明了,这小子得压着,要不谁当皇帝都难受,出的招数虽然算不上新奇,但是好用。
若是不姓曹就好了,可以放心的用,到一定程度杀之祭天便是了。
咸宁帝看着有些纠结的庆隆帝,有些开心。
“兔崽子,知道儿子太过厉害,头疼了吧。”
庆隆帝揉了一下太阳穴。
“父皇,这个法子是好,但还需要完善,需要一个对盐道极其精通的人来掌舵,容儿臣与内阁商议之后,再请父皇定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盐道国之赋税根本,不可轻动,若乱必回伤筋动骨,务必小心谨慎,宁可不做,不可出错。”
“儿臣遵旨。”
庆隆帝转头面对曹龙象。
“龙象儿,等会去东暖阁见朕。”
“儿臣遵旨。”
庆隆帝告退而去,曹龙象看着咸宁帝。
“皇爷爷,孙儿也告退了,若是父皇揍了孙儿,还请皇爷爷救命。”
“嗯,去吧,好好跟你老子谈谈,你皮糙肉厚的,皇爷爷对你有信心,能扛得住,对了,一成半,一定办好了,要不然就是欺君之罪。”
“遵旨。”
等曹龙象走后,咸宁帝笑开了花,臭小子,活该。
当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