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 / 2)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纵使心中有各种忐忑不安,眼下人为刀殂、我为鱼肉,只盼着牛继宗能按照他的诺言行事。

北静郡王府。

景田候之孙、五城兵马司副都指挥使裘良,拱手向北静郡王行礼。

“王爷,咱们真的要跟着义忠亲王殿下行那事?”

他问出这话的时候,神威将军之子冯紫英眼睛死死的盯着他。

“裘指挥怕了吗?

你和紫英都是泰始勋臣之后,要是算起来,本王这北静郡王一脉,也是泰始帝所晋封的,咱们算是同源而封啊。

可是后来昭武勋臣后来者居上,我等泰始勋臣不是被调到边疆,就是调往一些膏腴之地,美其名曰是要犒劳我等。

武将远离沙场,哪里还有立功的机会,不过是在地方混吃等死罢了,如今皇上想要一举拿下武勋,重建大周行伍。

呵呵,不就是怕边军坐大吗,我们这次要让皇帝知道,大周没有莪等武勋,就如同没有穿衣服的青楼头牌,只能任人亵玩。

至于义忠亲王殿下,那只能说随缘了,成了最好,不成也无所谓,正好可以踩下昭武勋臣,让泰始勋臣重新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海棠文学城

“王爷高瞻远瞩,我看呐,反倒是不如由您来坐了那宝座,以后岂不快活。”

“就是啊,王爷,属下以为紫英说的极是,若是王爷有这个心思,裘良愿意牵马坠蹬,甘效犬马之劳,为王爷尽忠。”

“嘿,你们俩啊,想的太多了,那位置是想做就有的,记住了,这次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节奏,千万不可陷入过深。

当然在紧要的时候,不妨出手帮助义忠亲王下下决心。”

“属下明白。”

“属下明白。”

“好了,都回去做做准备吧。”

送走裘良和冯紫英,北静郡王靠在椅子上,眯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良久之后,猛地睁开眼,叹了一口气。

“水亭,你放了三号信鸽,就说只欠东风。”

“属下遵命。”

看着水亭隐在暗处,北静郡王恨恨的拍了一下椅子的扶手。

“入你娘的,不就是因为你姓曹嘛,早晚有一天,让你后悔。”

十月十三,朝廷得到急报。

河北安国营统帅祁州候遇害。

阖府上下一共三百三十九口人,全部遭到杀害,鸡犬不留。

大周国候竟遭遇灭门惨案,朝堂上下无不震惊,这祁州候可不一般,初代祁州候乃是泰始帝亲封,因其心向皇室,特赐其三代袭爵不降。

而且,当代祁州候还是当今大皇子齐王的老丈人,其女为齐王正妃,若是顺当,日后其可能成为国丈。

可是戒备森严的祁州侯府,居然被攻破,遭遇全家灭门,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市面上竟然传出了,大皇子齐王预备谋反。

预备借其丈人之力,反被庆隆帝所破,因此才遭遇了灭门惨剧。

庆隆帝看着御案上的密奏,不禁有些头疼,这一段时间都中气氛诡异,透着一股不寻常的气息,自己已经做了很多准备。

可是远离都中三百里开外的安国营却出了乱子,看来这背后一定有高人啊,这事肯定还有后续,但是安国营可是有八千精锐,不可一日无统帅。

“来人,宣内阁诸阁老、忠顺亲王和兵部尚书王子腾前来议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半个时辰之后,几位大臣都到了东暖阁。

庆隆帝将密报递给内阁首辅夏炎。

“夏爱卿,看看吧,这该如何是好?”

“谢皇上。”

接过一看,脸色也是大变。

“皇上,此事可是当真?”

“确凿无疑。”

夏炎将密报递给其他几人,相互传阅,看完之后无不瞠目结舌,国候被灭门就已经让朝堂震惊了,如今出了这事,恐怕要闹翻了天了。

“皇上,如今之计,最要紧的就是安国大营不能出了乱子,眼下营啸之事虽说已经压下来了,但是大军一日不可无统帅。

请皇上下旨,早日派遣统帅稳定军心,要不人被有心之人所趁,倒是就要酿出更多祸端,另外臣坚信此时与都中齐王殿下谣言有关。

臣请皇上下旨彻查,并且加强都中防卫。”

“臣等附议。”

庆隆帝坐在御座上,稍微思索了一下。

“拟旨,调京营土字营统领、定城侯谢玉之孙、世袭二等男谢鲲,前往安国任安国营统帅,即刻启程,一定要稳住安国营,不可出了乱子。

另着兵部、大理寺派员彻查祁州候遇害一案。

忠顺亲王听旨,即刻调动五城兵马司,协同龙禁卫彻查京城内外,扫除关于齐王之谣言,还都中一个郎朗乾坤。”

“臣等遵旨。”

两个时辰后。

德王府,庆余殿,书房内。

曹龙象坐在书桌之前。

“王爷,皇上下旨了,要调京营谢鲲去安国赴任,另外忠顺亲王已经派了五城兵马司,开吃彻查关于齐王的谣言。”

“看来暴风雨就要来了,妙玉,你传令下去,其他人全部蛰伏,这京营已经闭营三四天了,只许进不许出。

这个节骨眼上,要调动谢鲲,恐怕要出了乱子了,让盯着京营的人,盯好京营,有什么消息,即刻报与来喜,传与本王。

老高,守好德王府,本王可不希望这才建好的王府遭了劫难。”

“属下遵令。”

“属下明白,人在王府在。”

“你们去吧,本王等下就要回宫,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你们都是本王的左膀右臂,千万不可出了任何闪失。”

就在曹龙象回宫的路上,宣旨的太监已经到了京营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