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庆隆帝:我看你才是我爹吧(2 / 2)

庆隆帝无语至极,这哪是儿子啊,简直就是自己的爹,兔崽子,才干卓绝,虽也恭顺,但毫无敬畏之心。

但是此时自己确实需要一个太子稳住朝局。

“孽障,说你混不吝,你倒真是上头了,滚回去闭门思过。”

“儿臣遵旨,要不儿臣也去宗人府。”

“滚。”

“遵旨。”

出了东暖阁,夏守忠在门口等着了。

“哎吆,我的爷,您这是闹的哪出啊,太子殿下,请回宫吧。”

“老夏,本王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希望驾轻舟,游览天下,过上醉梦不知天在水,满船星梦压星河逍遥日子。

当王爷的时候,还能勉强,要是当了太子,想想父皇天天处理的政务,本王都要看一遍,想想都望而生畏。

还是让别人干吧,闭门思过也是好事。”

“太子爷,老奴不懂那些文绉绉的,只知道为皇上尽忠。”

“好了,先去一趟大明宫,再回宫吧。”

“这,这可是抗旨,老奴不敢。” 海棠文学城自由阅读

“听本王的没错,父皇不会不让本王去的,要不你回去问问?”

“呃,老奴什么都不知道?”

一行人穿过层层宫门,不多时就到了大明宫。

“孙儿给皇爷爷请安。”

“起来吧,当了太子倒是有礼节了。”

“谢皇爷爷,都是皇爷爷教的好。”

咸宁帝看着曹龙象,好像知道曹龙象所想一样。

“怎么,皇爷爷封你为太子,你不愿意?”

曹龙象走到咸宁帝身后,帮他按着肩膀,一边回答。

“皇爷爷,孙儿真不想当太子,要不你再下个旨意,撤了孙儿算了,孙儿一心为大周谋算,当不当太子有什么区别呢?”

“呵呵,没想到当太子委屈了朕的龙象儿了,要不你直接当皇帝好了,这样就不委屈了,到时候咱们祖孙三代来个三阳开泰,也是一段佳话。”

艹,这老头仗着自己岁数大,是真敢说,还三阳开泰,怕自己过的太舒服了吧。

“皇爷爷,您可就别臊孙儿了,孙儿还小,要不晚几年再说,父皇正是春秋鼎盛之年,这点朝政算什么,用不着孙儿帮衬。”

“龙象儿,多说无益,怎么只能想着自己,朕知道你的担心,身为皇家子弟,有多少身不由己,朕很清楚。

还有,那道圣旨朕已经发了,就不能撤回来,而且也撤不回来,这你应该懂的,朕劝你好好的做好太子才是。

至于你父皇如何去想,重要也不重要,当年你父皇做太子的时候,朕就很喜欢,做事滴水不漏,你可得好好学。

朕老了,活不了几年,以后啊,常来看看朕,朕就满足了,朝中之事,龙象儿,天予不取,必遭其殃,懂吗?”

“孙儿明白,只是。。。”

“没有只是,只有一往无前,朕阅人无数,你啊,只能当皇帝,你那几个皇兄要么志大才疏,要么心思阴沉,大周如今正值关键时刻,容不得这样的人君。

若真是他们继位,谁能容你,朕相信你父皇,虽说他被朕压制多年,但是作为皇帝的胸襟还是有的,而且朕相信你可以处理与你父皇的关系。

乖孙,朕能做只有这么多了。

将来的路,你要自己走,答应朕,一定要将大周发扬光大,威震四海。”

这是铁了心了,曹龙象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自己以前是挡箭牌,现如今还是挡箭牌,真是躲不过去。

斗,真没有必要,但是样子还是要做做的。

“孙儿知道了,多谢皇爷爷。”

“谢什么,你不怨恨皇爷爷就好了。”

“孙儿不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爷孙俩聊了一个多时辰,咸宁帝又给曹龙象说了不少为君之道,临走时给了他一个名单,上面不少都是五六品的官员。

真是操碎了心。

两个皇帝都不简单呀!

东暖阁的庆隆帝知道曹龙象去了大明宫,只是皱了皱眉,但是并没有说什么,人老了,舔犊情深,自己又能说什么呢?

曹龙象回宫之后,永福宫的大门就被看管起来了,庆隆帝让人送来了孝经,让他亲自誊抄百遍。

贾元春是懵的,看不透曹龙象的心思。

好好的封了太子,为什么不愿意做呢,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事情。

但是也只能是在心里想想,不敢说什么。

而曹龙象则像是没事人一样,该吃吃,该喝喝,该发起造人运动,也绝不软乎,一切看似平静,只有贾元春承受了生命之重。

曹龙象自从封了太子,就没有上朝,这肯定于理不合,这时曹龙象拒绝担任太子的事情,传到了宫外。

为此他闭门在家誊写孝经的事情,也传了出来。

大臣们心思各异,很多人都很难理解,为啥他会拒绝当太子。

只有极少数的了解曹龙象过往的人,看明白了事情的端倪,也明白此时他这个决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林如海更是给妙玉传了话,一切稍安勿躁,也给其他人传话,安心办事即可,至于几个女人,虽说有些惊慌。

但是发现曹龙象只是不出宫,但是所有的产业和人都没有被动的意思,也就静静的等待他出来的一天。

随着不时有人被义忠亲王牵连,统统被捉拿下狱,庆隆帝对朝局的控制也更加牢固,大臣们也逐渐适应了没有太子的朝堂。

时间一晃,又是两个月过去了,快到了小年祭天时候。

“太子如何了?”

“回皇上,自从太子殿下闭门思过之后,再也没有出过永福宫,一心在誊写孝经,老奴曾去看过,都是太子殿下亲笔书写,已经抄了五十多遍了。”

“嗯,就这样吧,传旨太子东暖阁觐见。”

“遵旨。”

夏守忠这老货,屁颠的去永福宫传旨,心里还在想着,这位太子爷是真能沉住气,还真的就不出门了,甘之若饴。

就这点,比起自己跟着的主子,强了不是一分两分的。

“太子殿下,皇上有旨,东暖阁觐见。”

“遵旨。”